我们要捍卫生命还是捍卫专利?

天价药让穷人无路可走?
先简单剧透几句,不影响观影:电影主要讲述了主角程勇穷困潦倒时为生病的父亲凑齐手术费而不得不铤而走险走私印度山寨药物赚钱并交了几个患者朋友的故事。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真的很纳闷,这炸裂的评分是哪里来的。
诚然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一起去的两个妹子都在默默抹眼泪,我一脸茫然。其实平时看电影我是哭的最凶的那个,到底是什么让我变得冷血无情?
因为我不相信现在还是那个为劫富济贫而拍手的年代。
先讲一个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 里面提到的小故事:
我们假设伦敦有一位非常得体的绅士,这位绅士听说,远在东方中国发生了一场地震,这场地震让中国人全死了。这个消息传到了伦敦,传到了这位得体的绅士的耳边,听说全中国人都因为地震死了,你猜这位得体的绅士会做什么?
他会首先拿出地图来查一下,中国离伦敦有多远,先看看这场地震会不会波及到伦敦。一看,半个地球呢,很远,伦敦很安全。
然后他会做什么?他会哀悼一下死难的中国人,他会到微博上发一个蜡烛,感叹一下人的脆弱,大自然的强大。
然后他再去干什么呢?
该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会回到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起居饮食。这时候,如果他自己的手指头被刀割了一下,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远远比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更重要了。
这样一个得体的英国绅士,他的爱心也就这么一点。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应有的反应,也就这样了。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我们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呢,要不要去抢盐呢?然后才去微博发一个蜡烛。
是的,我们终其一生,花一辈子时间,都很难赢得和维持几个人对我们的友情和爱情,更何况全世界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要怎么办?
电影告诉了我们:
主角程勇为什么要去走私山寨药?是因为爱心?当然不是,因为他想赚钱。制药公司为什么要雇佣许多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花费很多钱和很多年做一项可能会失败的研究,是因为爱心吗?因为他们想赚钱。

我们之所以每天能吃上饭,穿衣服出门,不是因为厨师爱我们,不是因为裁缝同情我们,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想赚钱,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电影里一瓶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正版“格列宁”售价3万7,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是倾家荡产后再等死,还是直接等死的区别。而印度山寨版的零售价只有2000块人民币,接近20倍的差价。电影中把制药公司塑造成一副草菅人命的奸商形象,这一点也让我觉得怪怪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是什么让“格列宁”成为了天价药。下表是一些国际知名制药公司统计数据。

药品专利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保护期限均为20年,而研制新药不仅花费巨额现金,往往还需要十多年,以及失败的不确定性。所以制药公司不仅需要尽快在这20年中收回成本,还要盈利来研发新药和维持公司发展。
电影主角和印度山寨制药公司的行为,就是在从这些制药公司手里抢钱,即便主角后来不以盈利为目的,行为也依然对制药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
我们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是不是主角程勇的行为虽然侵犯了制药公司的利益,但毕竟是为了救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原谅?在我看来,他只是用更多人的生命来换身边人的生命。
为什么?
我们想象一下,我们不去捍卫制药公司的专利和定价,容忍山寨药的制造和销售,世界会怎样呢?
制药公司无法盈利,没钱雇佣科学家们研究治疗人类疑难杂症的药物,今天山寨“格列宁”,明天山寨什么?
那会死多少人呢?
你支持制假卖假,就是在加害那些本应该被新研制出的药物治疗的病人,也在推迟这些药物在人类社会普及的时间,这是连子孙后代都不放过的做法。
有些人会说,只要不成规模就好啊,我们让富人买贵的药,穷人买便宜的药,不是不给制药公司赚,少赚一点总可以了吧。
假设,明天老板对你说“今天开始你的工资减少20%,我们准备给公司产品降价,因为那些穷人太可怜了,我们要让更多人享受到我们的服务。”
你会继续积极工作吗,丝毫不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吗?
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资金每减少5%,研发动力就会下降10%。药价不会因为制假而便宜,只会因为制假而变得更贵了。
令人欣慰的是,主角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
电影最后说天价药进医保了,然而这和主角的走私没有丝毫关系。
那我们到底是捍卫生命,还是捍卫那些制药公司的专利权?
捍卫专利就是在捍卫生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就像主角说的:“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部分内容来源于: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薛兆丰
《开发一个抗癌药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新浪医药新闻
Ps:电影是好电影,引人思考,但这故事可能会引起观众对知识产权的不理解不尊重,为了救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一个吃不上饭的人为了活命就可以去马云家抢劫吗?
虽然从来不缺告诉我们世界很残酷的人,但偶尔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脆弱也不是坏事。
珍惜活着的每一刻。
可惜没有价值观引导,所以我给6.5分。
徐峥演技超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