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影院|《土拔鼠之日》之终结心灵大幻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是否哪些刹那,我们感觉似曾相识?又有哪些刹那,我们感觉,哎,下一秒的剧情,我心头明明有数啊,你瞧,我好似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你这般动作,我如此回应,啊原来,——这一切人生剧情分明已然演绎过!
于是诗言志,歌咏言,我们表白曰: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这是很多人心中的一见钟情,这一见,此一刹那,即饱含了无始劫相识时光,刹那即永劫。
今日,我们相逢于这部电影之下,想来也可算得老友重逢。《土拔鼠之日》,这部电影,74971人评价,豆瓣评分高达8.5,是很多人心目中灵性电影的NO.1。
比如,心灵小说大作家葛瑞雷纳,就曾经如此点评它:
此部灵性电影应该是大家的最爱,《土拔鼠之日(Groundhog Day)》。这部电影有许多成为最佳灵性电影的元素。片中的故事,是关于你必须重复做同样的事,直到将事情做正确为止,很类似大家熟知的轮回观念。男主角比尔莫瑞,因为每天都得重活,一次又一次,终于学习到改变与成长,过程感人。我喜欢几年就看一次这部电影,它能提醒我自身的进展到哪里了。确实,我几乎难以将过去年轻的我,与现今的我,两个自己连结起来,我几乎不再是同一个人了。我们好比都在一次梦境人生中,拥有多次不同的转世人生似的。我从未想到自己竟能活到请领医疗保险的时候。真的是一场梦啊。
电影上映于1993年,由哈罗德·雷米斯执导,比尔·默瑞、安迪·麦克道威尔等主演。二十多年前的电影,却如此幽默,新潮,思想丰盈:电影讲述了一个有关“轮回”的故事:气象播报员菲尔,执行任务偶遇暴风雪后,停留在前一天却始终无法再前进一步,开始了他重复的人生的故事。
第一阶:人生大幻梦
男主人公菲尔,其名与片中土拨鼠名字一样,这也是一道幽默双关。他自大傲慢,自认气象播报大明星,然则他厌弃工作,难堪油腻生活,更不喜周遭芸芸俗人,甚至,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感。于是,这样的人,有谁爱他呢?有谁喜欢他呢?
你有没有感觉这个人似曾相识,反正我感觉分明有那么一种熟悉意味,咦,这不就是我么?
然而,关键不在让世界看重你,关键在于你看待这世界的眼光。
譬如德蕾莎修女,她以爱与宽恕的眼光看待所有人,最后,她是什么信仰背景已完全不重要了,甚至她这一生中所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的信仰背景都跟她不同。她一点也不在意。在她眼中,每个人都配得上主之爱,无一例外。她的爱与宽恕是普世性且一视同仁的,从不排除任何一人。她不批判或责难任何人。因此,她的心灵已全然由圣灵治愈,因而觉醒。
然而,可怜的菲尔呢?他正经验日复一日之重复生活。电影以极巧妙极端方式呈现了这种“轮回”:在美国传统的土拨鼠日(2月2日)这一天,菲尔去小镇报导土拨鼠的新闻。却在之后发生了非常神奇的事情,就是每当他早晨醒来,都是相同的一天:永远都是2月2日,土拨鼠日!!
当天所历诸事,仿佛如录像带反复不停播放一般:每天早上六点,菲尔于温暖被窝中,准时被电台同一首歌曲叫醒:今天是土拔鼠之日!永远都会出现相同的人,发生同样事情,有个人会和他搭讪,老太太会和他聊天询问他早餐和天气,路上遇见乞丐和卖保险的旧朋友,报导节目…………等等等。
影片一开头,即以荒诞手法讲述出了我们人生大幻梦的真谛,事实上,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看似有时间的流淌,然而,我们经历的人生课题,却只是换了个形式,内涵都大同小异,实质上,我们也在经验着日复一日一模一样的生活。时空只是个幻觉。
你不知道自己如何睡过去的,也不知道自己何时醒来。同理,你不知道自己如何生下来的,也不知道自己何时离开。梦中的你只拥有梦境的世界,白日的你只拥有白日的世界,白日的世界不出现在梦中,梦中的世界也不出现在白日里。梦中的你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白日的里也如是认为。这说明什么?两个都是梦。
现代哲学,量子物理学,佛法,西方灵修,都道出了这个真谛:你在梦中。这个观点并不稀奇,难的是如何从梦中醒来。
梦与现实,都是你心识体验,与意识的相续,梦境中的你,自我感受同样真实,为何你认为梦仅仅是梦?因为短暂!如果你的梦维持一百年,你还会认为梦境是虚幻吗?死亡也是现实的梦醒?你说,梦境中,我获得的体验,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那么,如果现实中你完成了梦境中感受的一切,现实是否就是梦境?
然而,只有菲尔get了这个技能,其他人仿佛都给格式化了,对于其他人每天都是今天,他们感觉不到任何不对劲,只有菲尔发现了这个大bug,他保留了记忆,因此渐渐洞察了这个慧见:我在一个荒诞梦中。
发现在梦中的我们,又会如何反应呢?
第二阶:时空次元与放飞自我
菲尔刚开始时,简直懵懂迷茫,抓狂了几天后,他,忽然发现:咦,既然一切都是梦,那么,让什么道德法律都见鬼去吧!哇塞,我可以为所欲为!
菲尔开始了放飞自我:
他和两个醉鬼,熏熏然开车在肆意妄为大道上,撞垃圾桶,挑衅警察,抢银行,哦对了,当然还有泡妹子,搭讪了解对方底细,第二天装着熟人,把妹成功!反正一切都会清零,眼睛睁开,音乐响起,又是一个土拔鼠日。
这个幽默喜剧片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假如没有任何惩罚,惩戒,我们会如何行事?看到菲尔在影片中,大啖甜食,而不必顾忌任何发胖问题,这大约是许多姑娘们心中的野望吧。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了这个关乎内心之质询:你有一个指环,戴上它就可以隐身,可以为所欲为,而不为任何人所知,这时,你还选择正义吗?唯有此时,选择正义,才是真正选择了正义。
无所求,无所得,无所获取。否则,那便是为了逃避惩戒,抑或为获取外界认可,获得声名。
儒家曰:慎独。义同此理。
节制,是为内省而已,向心看。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只是我们自己和心灵之间的对话。
菲尔打开了无数重时空次元,体验了种种人生剧本。然而这些出于放飞自我的选择之中,他没有体验到心满意足。很快地,他体验了欲望之后的空洞无聊,那才是巨大的噩梦。
他开始试图用“爱”来填补这个空洞,来掩盖这些匮乏感。不过,此时的他,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又如何可能知道什么是“爱”?
他找了一个难题:追求一个心爱的姑娘——丽塔!
第三阶:选择宽恕
丽塔是我们心灵中纯洁部分的化身。在影片中,她是女主角,是制片人,是菲尔的同事,菲尔一见钟情的姑娘。
菲尔试图用“套路”套路这位妹子。影片在这一部分做足了功夫,就像菲尔在套路上做足了功夫:细细打听女主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努力把自己演成她心目中的“他”。
然而套路居然都失败了,这位姑娘跟他共度装出来的美好一天,然后总能及时醒悟菲尔的“假”,因为他有所求——这个求,就是追到姑娘。心怀目的都不是真正之爱。于是日复一日追求中,菲尔品尝了姑娘扇过来的无数个巴掌。
人生如此无趣,菲尔终于开始尝试死亡。他尝试了各种自杀大计:绑架了土拔鼠开车冲下悬崖;撞车,自焚,从高楼一跃而下……第二天,他又在温暖的被窝中给音乐吵醒了:今天是土拔鼠节日!
真是绝望啊。
影片在此区分了头脑和心灵,套路属于头脑把戏,而真爱出自于心灵,真爱没有任何矫饰与伪装。
菲尔于万念俱灰之际,终于向女主人公透露了这个秘密,祈求她帮助自己。而善良的丽塔却为他的真诚打动了,决定留下来陪他做这个科学实验,到底这个时空幻境是个什么玩意儿?上天借丽塔之口告诉菲尔:这并非是个诅咒,关键在于你看待世界的眼光。
那晚,丽塔困得忍不住滑入了梦乡,菲尔真诚地与她表白,也就是这打心眼里之真,开始改变了他。这一幕堪称催泪弹,如此让人动容:



那晚之后的菲尔,终于开始决心改变自己:既然世界不可改变,那么,至少我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
他开始选择宽恕,宽恕人生中,种种课题,积极阳光去爱每一个人。
第四阶终结幻梦
影片一开始,菲尔见到他的老朋友,一脸冷漠不耐;“放飞自我”后,他赏给了这位卖保险的朋友一顿胖揍;后来,他开始学会幽默,他轻轻抱住老朋友,用一种肉麻语调跟他倾诉,吓跑了老朋友;再后来,他买了这位老朋友推销的所有保险……
菲尔宽恕人生的部分即为感人,我把这些留给你们自己去欣赏,把菲尔的结局也留给你们。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然而我们可以改变内心,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
这个人生看似有无数种选择,其实也不外乎两种:选择自我欺骗,或者选择去爱。同理,菲尔看似有无数种度过那一天的方式,然而真正“度过”那一天的选择也唯有一个:无条件地去爱。
人不是靠死亡脱离这世界的,而是靠真理。
真理并非在外界,世界中流传的一切经典。都在描述心灵深处,真理原本的样子。
摒弃自我的贪欲,宽恕对自我的憎恨,彻底原谅拥抱了自己,也就彻底原谅,拥抱了世界上的仇敌。
冰释了憎恶与仇恨的情绪,恐惧的体验将会融化。
恐惧融化中,爱是自然展现的。
爱是与生俱来的禀赋,爱未曾遗忘一人。
欢迎关注乐施公众号(leshiwenhu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