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看过的推理电影中最完美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看过这部电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推理电影爱好者。当然,我也并不是一个多么狂热的发烧友,只是觉得推理、犯罪之类的电影更能给我带来感官上的刺激,让我感受到沉浸于电影之中的乐趣。
这部电影,一直是强迫着自己一口气看完的。然而,依旧分了两次看完,因为时间不允许。
说实话,开始时,我也怀疑男主是凶手。因为之前看过看不见的客人这部电影(啊哈,终于找到这部电影的原型啦),对开始就要洗脱罪名的人,总抱着别样的怀疑。然而随着电影的推进,相信大部分的观众都会像我一样,跟着电影中的辩方律师,放松了对凶手的戒备。而这一情感在他妻子的信曝光时达到了巅峰。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倒霉透顶被冤枉又背叛的可怜虫。
当然,剧末的反转也是有迹可循的。从开始律师对他的不信任就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对有钱寡妇的刻意接近,对妻子的隐瞒,以及对那个黑发的娇小女人的含糊其辞,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这件事并不简单。而他从德国救回来的妻子的奇怪态度,没头没尾的情夫马克思,仔细想想,疑点确实很多。但是放在当时的情景来看,律师对于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能慌不择食,平时机警的大脑也起不了作用了。整个情节设计的巧妙也在于,最后真相揭晓时,让人感到的是恍然大悟,细小的疑点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而不是生掰硬扯,漏洞糊漏洞。现在的很多悬疑推理的电影都是这样了。
同时,这部电影的巧妙还在于台词和人物的设计,以及剪辑。我没看过阿加莎的原著,不知道书是什么样的风格,但是这一ip估计在当年也不亚于现在国内的鬼吹灯,盗墓笔记。书和电影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相信这部电影中的大部分台词也并没有照搬书。编剧的功底实在是深厚啊,整部电影真真做到了没有一句废话。剪辑也是十分干净利落,不给路人甲乙丙丁和各种没用的东西一个多余的镜头(这才是推理片应该有的风格啊摔),看的人时刻提心吊胆,也诱导人向着导演希望的方向走,在观影体验上,可以打满分了。
最后,这部电影真的很英国呐,每个出场人物,包括陪审团的甲乙丙丁,都穿着整齐的西装,从头到脚一丝不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妻子被愤怒的陪审团弄得一身狼狈,进到法庭后,拍拍身上的灰,拿出小镜子整理仪表,涂上了口红。
时刻,都要活得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