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宝石所代表的六大电影元素

无限宝石贯穿了漫威世界的主线,连接着每个英雄板块,它们其实可以看成电影中常用的六大元素,是蒙太奇中的拼接PS技术的次序维度和技巧要素。 时间宝石,空间宝石,心灵宝石,灵魂宝石,力量宝石和现实宝石,就是时间,空间和内心三大叙事维度和视角,以及魂灵,暗能两大超自然元素,和虚实反转的电影叙事技巧,最后一个可以说是"不讲理元素"或"不用讲逻辑元素"。

时间宝石对应时间,体现了事物的变化走向,历史走向,事物的时间背景、时间性坐标,时间穿越(背景切换),因果连锁变化(改变历史); 空间宝石对应空间,体现了多线事物描述中宏观性、俯视性的视角,事物的空间背景、空间性坐标,或空间穿越,宇宙空间或微观世界; 心灵宝石,对应心灵或者意识等内心。体现了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走向,情感情绪变化走向,也就是内心活动、思维等,也体现了意识所凝练的记忆、观念等,习惯性思维所反映的性格、人格,或纯意识世界、精神世界、梦境等; 灵魂宝石,对应魂灵。体现了生命走向,表现为灵魂出窍,借窍还魂,起死回生,灵魂升天入地等,也可以体现为信仰及传说中的事物,天堂,阴间,魔幻世界等人们想象出来的世界,实际是人类最强烈感知、感情和想象的综合表现; 力量宝石,对应暗能。在古希腊就被成为以太,体现了改变事物的隐匿能量,绝大多数是毁灭性的威力,也可以体现为神秘物质、超能量或超能力; 现实宝石,对应虚实颠倒等全剧情反转,是最为抽象的概念。体现了讲故事的手段,或事件随心而动的结果,是抽象化的现实或具象化的思维,本身与描述之间对照,虚实对照,也可以表现为时空交错维度中所形成的一因多果的切换效果,利用异次元空间、平行世界、多重宇宙等概念瞬时将任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下面将具体讲述: 意识或说人物内心是故事的核心,是打动人,引起共鸣的关键。好的电影必然有鲜活的内心表达。一般体现为演员的行为举止表情语调等,在科幻、魔幻、惊悚、悬疑、儿童、动画或某些爱情电影中很多都直接以人物精神世界、意识、记忆、性格和人格的具象化方式表达内心。如骇客帝国,盗梦空间,神探,你好疯子,头脑特工队,暖暖内含光等等。另外,讲述记忆、心理、催眠的片子也擅长刻画内心,并利用蒙太奇,形成很好的悬疑和反转,如记忆碎片、杀人者的记忆法。电影中的心灵宝石也是最强大的,是灭霸最后一个获得的压轴宝石,基本贯穿复仇者联盟1-3,它能注入观念,控制心智,是所有故事的源头,一切都源于一个想法,想法决定行动,决定对立与同盟,引导事情的发展。但它需要人物,并且需要借助空间与时间共同作用,好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

时间是电影中最常用的元素。很多电影只是把时间作为电影叙事的逻辑轴,仅代表独立事件发生前后的逻辑关系,或事件发生的年代背景等。 如果一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形成时间切片题材,如机器管家,时光尽头的恋人,无姓之人等,此类电影主演以时间为坐标,把主人公放到不同的年代中。 近几年比较火的穿越剧是纯切换时间背景的电影,现代人到古代,不用举例,古代人到现代,费城实验、古今大战秦俑情等,或者意识穿越到年轻时,如时间倒流70年,近两三年类似题材国产剧超多,如夏洛特烦恼、乘风破浪、重返20岁等,这些电影承载着关于过去的怀念。 因果类时间电影,就是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电影,如回到未来系列、终结者系列,X战警逆转未来,蝴蝶效应,大话西游,等等,随便一举一箩筐。 预见类型题材,如预见未来。 专门讲时间旅行、时光隧道或多次穿越类的题材,如时间旅行、时间机器、穿越时空的少女、哆啦A梦等。 关于时间无限循环的电影,如源代码,明日边缘,恐怖游轮,有完没完等。 另外,还有一种是处于不同时间的人之间发生交流的电影,如黑洞频率、触不到的恋人、不能说的秘密、解忧杂货铺、你的名字等,这类题材主要是描述交流,常见于爱情片中。 不得不说的最后一类时间题材电影就是,时间停驻题材,如被掩盖的时间。 总之,时间既是叙事轴,描写变迁的背景,也是重要的科幻主题。摆脱时间束缚与摆脱生死束缚都是人们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奇异博士中,时间宝石,是用来进入无限循环、回到过去和预知未来的利器。

空间同样是电影中最为重要的元素。空间代表了距离感,距离和时间有时是融合的概念,如星之声(新海诚动画)。空间也是科幻电影中常用主题,并且很多更加硬科幻。将遥远变为临近或穿越空间的题材,如虫洞题材的经典作星际穿越,心灵传输者等。还有微空间题材,是进入一个在身边,但却是微观世界的题材,如神奇旅行、蚁人等。电影中空间宝石主要在美队和复仇者联盟中,主要也是用于打开两个空间的虫洞。

魂灵,是脱离肉体的人物存在方式,与外星人,机器人,超能人,魔法人,怪物僵尸(可以参照漫威英雄电影里的各类主人公)等相对应的生命体。远古就存在鬼神魂魄的概念,他们都是有着异于常人能力或存在方式、却具有类似人类思维的想象中人物,与宗教信仰或远古传说相关。此类题材存在悠久和数不胜数的故事,且随着民族、国家、文化、文明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很多种多样。最集中的题材在于生死之际,阴阳两隔的故事,此类故事能诱发出强烈的情感。因为人类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再见到已经去世的人,或者自己死了还能进入另一个世界,而不是意识的虚无。人鬼情未了,就是此类题材的经典。其实,此类元素有其原始的恐怖气息,所以多用于惊悚恐怖片,如闪灵、死神来了系列、小岛惊魂、幻影凶间、午夜凶铃、咒怨、双瞳、异度空间等。这也是为什么灵魂宝石直到复仇者联盟3才出现,因为有点不太搭调。

暗能,主要体现了纯自然界的、人类难以感知、理解和控制的能量。单纯此类题材的科幻片不多,且多用于灾难片。但是作为各类科幻电影中被争夺的对象,或者可以毁灭一切的可怕力量,常常用到。

最后讲讲叙事过程中的现实与虚幻的反转。如果说时间、空间和内心是主要的素材或背景,魂灵算是主体概念或故事中的人,暗能算起客体概念或故事中的标的物,那叙事手法本身就是连接一切的媒介,随着连接方式的不同,就会出现真与假,实与虚。很多电影情节不断反转,不管之前有没有梗,都是叙事手法切换完成此类效果的。科幻电影本身虽然就是虚构的,但电影中仍会有叙事的真假之分,以此创造矛盾,带动情节。有这么几种,一是观众知道真假,而片中人物不知道,此类影片没有悬念,还有可能是倒叙,形成观众与人物之间的情绪差异;二是人物知道真相,而把悬念留给观众,通过人物表情举止或逻辑线索透露出剧情的真假;三是观众和片中人物都不知道真假,这种片子具有代入感,观众可以随着片中人物获得各类线索,和人物一起思考分析悬疑,最后揭示真相,很多侦探案情类的电影都是按照这种视角拍的。电影在描述情节时,有时会将一整段情节作为干扰式表现,一是描写的是某个人物内心反映的情节,比如想象自己情绪爆发了,实际没爆发,在悬疑片中不会很快回归现实性叙事,如小岛惊魂中完全按照鬼魂自身角度描述悬疑,反而形成别人才是鬼的效果,很多心理障碍者、精神分裂患者都会在电影里都有可能形成这种干扰性情节,使观众产生错误判断,随着对主人公精神状态的否定,形成大反转;二是按照他人描述的话所形成的想象式情节,此类反转就更好实现了,因为人会说谎嘛;三是出于隐瞒做戏型所形成的情节,其中另有隐情,片中人物都是演技高手,比如一个人没死,但描述成死了,两个人之间是同谋,但描述成对立,等等,似乎反转得合情合理,但要考虑人物有没有这种能力;四是编剧为了增加悬疑,无原则故意让所有人都当恶人,这比从好人里找坏人难上很多。还有很多电影里的反转就像灭霸的一个响指,毫无逻辑,毫无道理地就完成了,造成观众的沮丧甚至厌恶。好的推理型悬念片,一定是有线索的,不用充分,但一定逻辑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