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色叙事思想--十个背德故事
没有人能够超越基耶斯洛夫斯基哲学思考中的艺术表达,贴一段库布里克对《十诫》的评语: 我一直不愿意说某位电影人的作品具有某个特质,因为这无可避免地简化了作品本身。但对这部基斯洛夫斯基和克日什托夫·皮尔斯维奇的剧本,这么评论理应是合适的:他们的确具有一种很罕见的能力,能戏剧化地表达他们的观念,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它们。他们用戏剧化的情节呈现观点,并得到了一种新的能力,使得观众自己去探索情节内涵,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他们用如此炫目的技巧做到了这一点,你永远不能看出他们的观点,直到这些观念已如此深刻地直达你的内心。
Roger Ebert 《十诫》影评同样无法超越,他这样介绍这套剧集产生的背景: 在华沙他那间烟雾腾腾的小房间里,基斯洛夫斯基连坐数月,与一位他在八十年代初团结工会判案时认识的律师一起创作了十诫的剧本。基斯洛夫斯基记得,克日什托夫•皮斯维兹并不懂写作,但他很健谈。他们可以连续数小时谈论波兰的动荡。1985年他们还一起创作了“永无止尽”的剧本,那部电影讲述了三个与战争法有关的故事。电影拍好后,当局认为这样的故事缺乏同情心,反对党认为它是妥协的产物,教会则挑剔它的不道德。在一片争议和挑剔声中,一个下雨天这两位合作者又撞见了彼此,这位皮斯维兹大概还嫌麻烦不够多,叫道,“有人应该根据十诫拍一部电影。”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80年代末期东欧社会已处在裂变分化的前夕,意识形态高压受到泛民主主义冲击,而新思维远未诞生,尖锐的社会问题此起彼伏。西方一直在找寻代表现代文明的法律体系、人本主义如何水乳交融的中间道路。先行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过卓越的尝试,纷繁复杂、矛盾重重的精神危机造成社会个体的自我分裂,描绘人物内心全部隐秘,以开放性和未完成性达成宗教探索成为一种叙事内视角。基耶斯洛夫斯基遵循这一宗旨,并以独创性的带有神秘主义、悲怆情感的影像视觉予以呈现。
剧集的十个故事并非一一对应摩西十律,它展现的是现代波兰社会的总体道德焦虑。基耶斯洛夫斯基极其擅长语言系统能指和所指的整合实验,并在文本空间内符号结构化、意识形态再作用人物主体以及精神分析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再次超越,结合时空环境、情绪景象、文化背景构建独特文化语境。
本文不作整体归纳,伊伯特珠玉在前。只对每个小故事简单分析,水平有限,权当习作吧。
一、生命无常
关于理性陷阱。
起画三个镜头似乎无关宏旨,这个年轻人眼神冷冷,身边燃着一堆火。
男孩很萌,有双灵动的眼睛。父亲是个语言学教师,平时教儿子计算和设计。在他看来,一切尽在掌握。
姑妈代替了母亲角色,男孩问起死亡,父亲说:死亡留下记忆;而姑妈用一个拥抱给了男孩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据。
男孩死了,死在父亲断言不会破裂冰面的湖底。父亲无声诘问,圣母无言悲泣。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冷酷的,他以姑妈的视角回忆了一出最烂漫的死亡。她刚刚对他说:生命是个礼物,应该温柔以待。
细节是电影若隐若现的副线:溺亡的狗、突然迸裂的墨水瓶、电脑上莫名的“我准备好了”,拉起警笛的救护车。但在刚愎自用的理性世界,敬畏不复存在。
上帝存在于温度,这是姑妈的理解。父亲认为上帝始终缺席,以至于他在夜间冰上面对那个燃火的年轻人,无动于衷。
上帝已离去,在救援现场还有残留的余火。其实他从不曾缺席,起画第一个摇起的镜头扫过溶解的冰面,他燃起一堆火,告诉你,这是我的预示,信我得永生。
生命无常,唯神能救。
二、进退维谷
她是敏感的,顾忌别人感受使她背负极重。她点烟,烟灰弹在自己手里,也许太烫,弹入火柴盒簇燃一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植入一个两难困境,丈夫死去就保留腹中别人的孩子;丈夫好转则堕胎。关乎道德,关乎人母天性。两个第一诫中陌生男人镜头一闪而过,冷静注视不发一言。
电影色调青灰,喻指伦理灰色地带。天主教义不可妄称神意本意为心怀畏惧、静听神谕、袒裸相对。女人的焦灼在正反打中清晰可辨,而医生模糊背影另怀深意。
看似多余的镜头在基氏语法中通常是情理之中的符号填充,它使人物主体在某些场合的态度缺席具有一种叙事逻辑上的平衡。医生给保姆讲的两个故事即为一例,它使观众在进入电影,重构意识形态,自己生产影像意义的同时接受概念置换。
那么道德/爱情的进退维谷只在文本表层充当宗教质询的箭靶,两个未曾谋面的孩子被以天主教众生博爱之名实证医生谎言道义上合理性,刷新上帝爱人的高点。
三、黑夜漫游
李宗盛唱过: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炫神迷,忘了自己可以而忘了你却太不容易。
忧伤无力挣脱,女人眼神闪烁。圣诞夜漫游,整个城市熣灿冰冷,大光圈镜头中所有背景都离焦,只在人物身后留下迷离的光斑。
婚外情无疑是背德的,女人的神秘感成为剧情牵引,或许你我都不会拒绝,哪怕是安息守灵夜。
孤独无可救药,她的内心仿佛墨镜絮语:如果你在圣诞夜陪我到凌晨七点,我一切会好起来,否则,我将在这个夜里永远离去。
应该庆幸吧,尽管只是欲念纵使,可在顽童敲开房门唱起圣歌她靠向他怀中温存一笑,这份爱已经剥离了身体符号,成为守护安慰的超脱升华。守灵夜不止家人团聚,更是传导上帝宽爱到达每个绝望的灵魂。
天亮分手,彼此闪亮车灯示意。从此天涯陌路,愿你温柔如初、愿你和睦安康。
四、父女迷情
目前最好的一部。
照明的阴影布局、低角度“天花板”摄影奠定心理探索人格变异的影像基调,它在疑似“乱伦”的叙事表层展开。女演员极好,光线辅助之下面部多角度多层次的诠释了这个哀而不伤的逐爱故事。
《十诫》系列故事通常都有代码符号上的缺省,“母亲”这块遗失的拼图在女孩潜意识中对自身定位产生偏差。电影文本模拟出的现实与相象关系逐渐将父爱转向欲念亲密方向。她不仅具有替代母亲的潜意识,而且影片断裂式的伦理越位把父女双方刻写到人伦跨界的座标之上。
谎言的引入印证了女孩的心理逻辑,而现实最终被绑定在模棱两可的朦胧情绪之中。没有真相,没有越界,也许他/她恪守的原非道德,而是没有出路、放弃挣扎的心理安全。
敬爱父母作为诫律无可指摘,但是现代文明可以厘清社会行为的边界,却无法隔断精神畸变的渗透。
“不要告诉我你想怎么做都可以,我要你说你不开心”。
是不是父女不重要,而是彼此关系的实践,红线到底在哪里。
五、关于杀人
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十诫》每一部分都会换摄影师,《关于杀人》风格与前后作品差异明显。滤镜+遮挡+低照度使画面阴郁失真,与广角镜中特写/促狭吊诡的视角共同构成导演意图的影像先导。
另一处不同在于道德困境让位于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的法律探究。故事双线平行,律师提岀法律作为报复性惩戒行为的自审失位,而一个游荡少年在戾气逼人的生存环境步步反噬。
如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诘问恶之根源,最终无计可施归隐至宗教母题一样,基氏无一字提到“勿杀人”的诫律约束。片尾律师法庭抗辨失败,痛苦失声:我恨你们。死刑真的是电影控诉的对象吗?
法律旨在惩恶,并不能预防犯罪的发生,宗教旨在扬善,消弥犯罪动机,对世界宽容以待,这是西方三个世纪以来关于严苛律法统领、意识形态争端带来的尖锐对立给岀的药方。
六、关于爱情
第一次出现吉他配乐,用来撩拨爱情心弦再合适不过。
很聪明的选取了偷窥视角,前半部女人都在框景构图中出现,象征她某种囚徒身份,有几个无声片段,画面叙事功能非常强大。
基耶斯洛夫斯基使用对称结构,影片后半部转向女人偷窥。两种偷窥,却奇怪的并不以情欲刺激为目的,男孩是靠近,女人是关心。
女人钢丝般的金色长发具有兽性的表意,她说没有爱,只有作爱。她并不因为男孩偷窥干挠私密空间而动怒,她把这理解为另一种侵入,她是欢愉的。
男孩恶作剧的拨打煤气报警电话中止女人与男性作爱,他也是欢愉的,他理解的爱是柏拉图式的,看着你,听见你就好。他在女人身体陷阱中一败涂地,勿施淫邪,这是天主教的专制,基氏于沉沦世界的思考。
色彩在《十诫》中非常稀有,但本片中的红色寓意深刻。女人床单是红色,它是诱惑;两人在楼道里对谈墙壁也是红色,那是危险。
摇移为主的摄影罕见的用了一个环摄镜头,那是男孩邀约女人吃一客冰淇淋成功后幸福的奔跑,疑似上帝的陌生年轻人,看着他第一次露出微笑。
七、真假母亲
不由得想到《唐人街》,做自己女儿的姐姐是什么感觉?梅卡最后的出走放弃了双重身份,那些无法决断的伦理亲情。
“不可偷窃”,“七宗罪”引盗窃为人类原罪之一。基耶斯洛夫斯基摒弃是非黑白的道德审判,在现实语境中将找回母亲身份与“偷窃”行为交织,从而将两难选择交给观众。
母亲无疑是狭隘的,“丑闻”发生于十六岁女儿是过错,对她是耻辱。她选择泯灭女儿母性天理,以家庭之名维持血缘关系。过火的是,她将干瘪的乳头塞进外孙女口中,这样的移情不止对外孙女的疼爱,更是对女儿的遗弃。
越往后看越发悲观,基氏罗织的人类“本我”全部陷入困局。律法无能,宗教亦无能,如本片所示,可能社会宽容度会是个答案。但是宽容度没有教/法双重监管,又会失去社会环境的平衡。
梅卡跳上没有终点的列车,外孙女追着跑了很远,始终没有叫一声“妈妈”。
八、心灵之罪
基氏《十诫》前七部并没有构建一个交叠/穿插/互文的谱系,第八部的突破不仅在于它把第二诫作为剧情展开的引子,而且在时间向度上串起了关于生命与诚实的现实悖论。
第二诫“进退维谷”被女教授归结为“孩子最重要”,犹太遗孤却切身体验到被“遗弃”的命运,表面说词或是宗教“不可作伪证”或是盖世太保的追踪,无论哪一种,她的生命没有被特别对待。
如果此间的悖论可以理解为基氏宗教伪善/局限的文本空间,那么犹太女人“为什么有的人是救世主而有的人只能被救”则将此文本再次移出,它意指天主教自身的排它性,犹太民族两千年的流徒是对神的忠诚不弃,这背后有多少天主教的驱逐之罪。
心灵之罪,人如蝼蚁,罪在神灵。
九、婚姻之锁
“勿愿他人妻”,不仅是基督“十诫”之一,亦是江湖法则,可以理解为女性“物化”的标志,也可以用来诠释男权。
基氏当然不会让我们痛快,他给女人出轨设置了一个逻辑通顺的缘由:男人性功能障碍。似乎关于爱情的母题再诠释,就像那句圣洁的台词:爱不是每个周末呻吟的五分钟。
电影第一个情境产生,道德与欲望。朱子教导我们: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这不成问题。电话在本片充当中介的作用,男人偷接了副机,电影另一个情境转入窥视/跟踪/猜疑。
信任,对,因爱之名。波多野老师主演过关于性障碍丈夫窥视妻子偷情的动作片,以受辱的快感激起性欲,本片稍稍涉及又荡漾开去。丈夫绝望失落、妻子欲海回头,性让位于信任,这是基氏的强拗,并不自然。
困境中夫妻双方的隐瞒与迁就非常无力,婚姻是把锁,钥匙却不在上帝手中。
十、遗产风波
“不可贪恋他人财物”,如果这财物是遗产,你会是怎样的姿态?
金钱败德几乎是所有宗教的诛伐对象,原因在于其泯灭人性,而古人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才是这故事的焦点。
《十诫》拍到这看到这都有点疲惫,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个摇滚现场开篇,颠覆意味较强。电影着力点已不是宗教督导下的人性挣扎,虽然两兄弟各有打算,却并末成为金钱的奴隶。哥哥甚至割肾已图补全父亲留下的邮票。
对待财富的态度才是关键点,得而复失后两兄弟相视一笑。似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东方哲学移植到西方行为准则之中。此一过程中对陌生的父亲渐渐了解留下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