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追Justin就是她的诗与远方


敲完方案的最后一个标点,我长舒一口气,又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手机响起提示音,一条未读微信,来自我深交10年的好友L。
“亲爱的,今日份儿的投票别忘了——来自一个老母亲的卑微请求!”
好吧,又是为了她“儿子”。
叹了口气,我认命地点开桌面上那个绿色的APP,熟练的打开投票界面,选了那个长相清秀的16岁男孩,按了投票键。
4个月了,一天不落的提醒,如果不是10年的友情,L早就在我的微信拉黑组了。
L,女,30岁,新晋追星狗。
本命爱豆Justin,16岁,来自最近的大热综艺《偶像练习生》。
两人相差,整整14岁。
自从入坑以后,这个30岁“高龄”的女人,几乎抛开了以往所有的矜持和稳重,每日与00后粉丝线上battle,只为维护爱豆的各种数据和好评。
我偶尔上个微博,整个主页都是她屠版的各种照片和新闻,附赠留言不是散发各种爱心,就是大喊着儿子我爱你。
以致于,L每个月都能收到2、3条提醒她微博被盗的微信,3、4个劝她年纪大了回头是岸的电话。
对此,她一律不置可否:我国哪条法律规定,30岁不能追星的?

一个月多前,L获得了去现场录制的机会,她当晚就定了飞北京的机票和酒店,不看价格的那种。
我问,你从没去过北京,一个人去不害怕吗?
她回了我一个仿佛看智障的眼神,有什么可怕的,北京有我的“儿子”在等着我呀!
我翻了个白眼腹诽,你曾经明明就是一个晚上不开灯就睡不着的胆小鬼好嘛……
从北京回来后,L和我眉飞色舞的说了很多这次追星的见闻。
她告诉我,原来他的粉丝里有许多年纪比她还大的“妈妈粉”。
她们中有企业OL、有公务员、甚至是全职妈妈,这倒让我有些意外。
我一直以为追星都是些十几、二十岁小女生,原来像L这样的高龄追星狗,居然还有不小的规模。
L说,其中有个全职妈妈粉,每天在柴米油盐中熏着,明明才35岁,眼角的皱纹却多的三层粉底液也遮不住。但看着她拿着灯牌,望着舞台的时候,眼中却隐隐闪着青春少女的光芒。
“难道追星,是你们逃避现实的树洞吗?”我问道。
L想了想,摇头道:
“我们并非想逃避现实,只是人活着,总有那么几个瞬间想忘记年龄这件事。什么时候该结婚,什么时候该生孩子,我们总是被年龄催着跑,急哄哄地开始人生的下一步,而我们又无能为力。对于我来说,追星的那刻,才是我真正体会到无龄感的时刻。”

无龄感,多令人神往的一个概念。
从L嘴里说出来,真让我感到一阵眩晕,她明明就是最早结婚的那个啊。
对此她解释道,结婚早,那是因为我想结了,并不是因为自己年龄差不多,应该结了。这有本质的区别。
对呀,你多好,他不仅不反对你喜欢一个比自己小一轮的男孩,还给你买票价离谱的演唱会门票,活该你嫁给他!
她笑嘻嘻。
L的老公和她同岁,我曾经和他聊过关于L的疯狂举动,当时我就惊讶于他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我问过他:“你的老婆喜欢一个比你年轻比你帅气比你有钱的小鲜肉你怎么可能不生气?”
他当下愣住,笑着回道:“你不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她也问过我。”
“那你怎么回答的?”我疑惑道。
他笑着把他的微信背景给我看,赫然就是那个16岁少年的照片。
他说:
L粉上他之后,就不再患得患失了,也学会了自己独立坚强的面对一些事情。以前我出差都害怕和她说,怕她一个人在家会害怕。现在倒好,她巴不得我出差了哈哈。我觉得这男孩子简直是我的救星!
我嘴角微翘,对啊,那个独自在家就会瑟瑟发抖的L,好像真的是上个世纪的人了呢。
追星,真的让她变了一个人。

当然了,L的追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被现实打击那是常有的事。
不久前,她爱豆的团体来杭州出席某品牌发布会,作为本地人,L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怀着一腔热血的她,开着自己那辆小破车,哼哧哼哧地来到了杭州大厦。
然而,一进门就傻了,原定下午3点的活动,上午10点大厦里就挤满了人。用她的话来说,当时的杭州大厦简直就是现实版“釜山行”,一点儿都不带夸张的那种。
在大厦的两个专柜来来回回转了10次,站在她前面的人越来越多,L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追星也有令人绝望的一面。
徘徊了4个小时,L一无所获,红着眼眶回了车库准备离开。
可当她刚准备启动的时候,眼前突然停下一辆商务车,跳下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清秀少年。不是她的Justin,又是谁?
L回忆说,当时的心情不知该如何形容,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笑笑:
”不就是个赶了个巧,瞧你高兴的,都背起古诗来了。“
L正色道,你不懂,追星这门学问也是有人生哲思的。这件事告诉了我们,生活不会将任何一个人的希望之门关死,绝望之处,绝处逢生!不是很酷么?
嗯,有无龄感的人,心态真好。

前几日,是L爱豆出道后的首场演唱会,她和几个小姐姐一起去了魔都。
她说,亲爱的,你说好不好笑,我30岁了,这是我看的第一场演唱会。
我说,放心,一点都不晚,你还有40岁、50岁、60岁,你喜欢的少年会一直站在你看得到的地方。
她笑了,回道,你说的对。下个月底,Justin在杭州还有一场演唱会,我也买了票嘿嘿。
仔细想想,年龄真的束缚了我们太多的可能。
30岁学钢琴太晚了,要不算了? 40岁考大学太晚了,要不算了? 50岁学英语太晚了,要不算了?
我们总是被这些固有印象捆绑着,循规蹈矩地过着和别人一样的生活,放弃了很多能让自己生活变得更不同的机会。
就如高晓松的母亲曾说的那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本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
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就像L一样,追星是她的“诗和远方”,你的呢?
如果有天你厌倦了现在的生活,不妨抱着“无龄感”的一颗心,去看看你的诗和远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