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狼二》到《红海行动》,中国电影的春天还远着呢

大早上花两个多小时看完了电影,忽然有一些话想说。这部电影从上映到现在一直关注豆瓣评分,到今天(4月1日)为止虽然稍有回落,但是依旧保持在9.1分的高位,毫无疑问又是一部口碑佳作。至于能不能成为爆款倒是不敢预测,不过几十块钱的回票价绝对值得,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放心前往影院支持。眼看豆瓣和知乎把电影的细节都挖得差不多了,也不敢再班门弄斧,只能转换一下角度做一点其他的感想。 首先,恐怕要借此对国产电影泼一点冷水。过去半年多我们连续产出了《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口碑爆款,票房市场也一副欣欣向荣。许多人都觉得,国产电影的春天恐怕就要来临。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虽然国产电影在过去几年以来所产生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就凭我们现在的电影工业水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拍不出《头号玩家》这样的作品的。甚至于如果只论工业水准的话,恐怕就连《变形金刚5》这样的烂片我们也拍不出来。 先别急着喷我,论爱国我未必比你差,近年来每一部让我觉得能称得上优秀的国产电影我也都有去电影院支持,以下只是实事求是地分析。 其实不用太细心我们也能发现,《战狼2》和《红海行动》的成功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其中固然离不开创作团队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其背后的国家机构的支持。而且这两部电影的很多细节打磨体现的根本不是我们的电影工业实力,充其量体现的是我们的军工实力。说到底,即使只谈特技的话,我们现在也就只能做到《寻龙诀》的份上而已,进步虽大,但是远未成熟。 不过所谓的特技、场面在资本面前都是可以得到有效快速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是利益不够、票房容量有限。中国电影看似欣欣向荣,但是即使所谓爆款实际也只能在国内发酵,走出国门的接受度依旧十分有限。这也是目前限制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因素,仅凭国内的票房容量是支撑不起上亿美元的制片风险的,所以很难出现真正的国际标准的大制作。 而从《头号玩家》中,真正让我感觉到巨大差距的,是我们的市场嗅觉和我们的制片统筹。斯皮尔伯格今年已经过七十了,但是依旧能拍出洋溢着二十岁气息的电影。而我们在国际上最知名的第五代导演们,进入新世纪将近二十年来,几乎没有交出过什么像样的答卷。这不禁让我们深思,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这恐怕都源于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完善的市场机制。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里,新人不会永无出头之日,也不会沦落到买房举债才能拍出一部电影。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我们的电影投资是盲目的,我们的人才培养是不系统的,我们的政策目标是不清晰的。一部电影的成功,背后是一个团队,其核心是导演,灵魂是编剧,演员也是关键一环,既可以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也可以锦上添花。但是现在国内电影圈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真正对电影掌握生杀大权的,既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甚至不是寻常意义的制片人,而是投资人和广电总局。网上说得太多了,这里就不对广电总局再多做指责。但国内就投资人这个角色而言,目前真的只需要拿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对电影指手画脚。但这恰恰是中国电影目前最显著的特点:不懂电影的一群所谓大老板指手画脚,懂电影的所谓专业人士低三下四哑巴吃黄连。并且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电影业目前严重的缺乏一个角色,就是专业制片人。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投资方都充当了制片人的角色。很多人每次看电影都能看见类似于王中军、王中磊这样的角色,他们可能不具备优秀的剧本统筹能力,可能也不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甚至可能对自己出品的这部电影一无所知。但是他们背靠资本,充当了一部又一部电影的制片人。很多人觉得这并无不妥。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不只是大为不妥,甚至因此导致的后果严重。这群所谓的制片人把持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只凭个人喜好和私人关系分配电影圈资源,不做市场调研,不做剧本统筹,一不考虑市场,二不考虑新人。所以我们看见,我们所谓的大导名导们将大把大把的钱花在没有意义的场景里,而我们的年轻导演们一边买房一边举债一边拍电影;我们的大导演们剧组车队可以声势浩大到如同小型军队,而我们的年轻导演们只能手持DV拍摄,甚至用会声会影进行电影剪辑。中国的电影人,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合适的生长土壤,既不能随心所欲拍出独特的艺术片,也不能摸清市场拍出成熟的商业片。 我想这就是现状。 我想,中国的资本,即使被这些所谓的名导演名演员嚼烂了、吃吐了,吐出的一口渣子,也能养活一大群年轻导演、编剧。我一直觉得,国内不缺好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国产电影很多时候只是面临太多的妥协。选材要妥协,剧本要妥协,演员也要妥协,大部分情况下创作者似乎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不只是小导演小编剧如此,大导演大编剧也一样。当我知道,冯小刚拍完一部《1942》需要拍一部《私人订制》还债的时候;当我知道吴京在《战狼》票房过五亿的前提下依旧只能靠抵押房产才能拍完《战狼2》的时候,我就知道,中国电影的春天还远着呢。 我想中国电影目前的症结,恐怕分级制度尚且还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些万恶的出资方如果不能有序化、理性化的话,未来恐怕依旧还任重道远。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悲哀的是,宁浩这样的七零后在中国算是年轻导演。在中国,对年轻人似乎永远这般苛刻。当然,还是很高兴能看到越来越多像忻钰坤、毕赣、不思凡这样的年轻导演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国产电影一直在向前跑,有时候作为旁观者反而免不了心急,就像皇帝不急太监急一样拙劣。谁管他呢。 以上。
归根到底是环境问题,土壤贫瘠怎么能长出参天大树。
内容乏味,说明美国不行啊。
环境是由人创造的,特别是人文环境
其实不错,但是说9.1分确实虚高了。近几年不论国产还是欧美电影评分都开始虚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