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活下去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这部剧,我是坂元裕二的粉,台词和细节太深刻了。
这个故事的设定是个悲剧,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山上放风真被还是中学生的少年A锤击而死。这件事情被媒体称之为“日月山湖少年A事件”,成为当年的一大新闻热点。
第一集
最开始的视角是从受害人家里开始的,小女孩亚季死的那一天,妈妈被理发店叫去临时帮忙,爸爸在游戏室里玩着赌博机,本来留在家里照顾妹妹的大哥哥洋贵跑出去和朋友偷偷借了人生中第一盘A片影碟。和生活中的一切日常一样,只是没想到亚季一个人跑到山里放风筝,还遇上了少年A。家人在焦急等待了几天之后,得到的却是亚季已经惨死并被抛尸湖中的消息,顿时撕心裂肺。
镜头一转,就是十五年后。
十五年后,亚季的家庭彻底分崩离析,爸爸和妈妈离婚了。那天没有好好照顾妹妹的哥哥洋贵成了颓废青年,二十九岁还和父亲守着山里的一处没什么人的钓鱼屋,也没有恋爱过,完全不好好整理自己。
一个年轻女孩的出现,又将另一个家庭带入了视线——少年A的家人们。
原来少年A的家人们,一直也饱受这件事情的折磨,被迫不停的搬家,多年来都受到传单和电话的骚扰,生活的不得安宁。看似平静的样子,其实都是在苦苦支撑,这一次又因为新的住处被曝光,不堪流言的一家人不得不再次搬家,但是年迈的奶奶不能再跟着家人到处流浪,爸爸只得决定将奶奶送到敬老院,即使这个敬老院的条件非常之差。这让不想和家人分开的双叶非常伤心,她决心找到一直骚扰家人的人,让他们收手,还自己家人一个宁静的生活,即使需要自己去偿还哥哥犯下的罪。
双叶隐瞒身份,去钓鱼屋找到了洋贵。
两个气质想通的年轻人相遇了,没有相处很久,洋贵就表现出很信任双叶,因为“总感觉我们都是受害者”,并在交谈中对她说出自己无法忘记十五年的事情,甚至痛苦的表示“总感觉杀死妹妹的人是我”。双叶在洋贵当面说出十五年之前的事情给他造成的伤害,羞愧、难过、伤心让她无地自容,但是更虐的在后面。
原来,洋贵的爸爸看似对这个事情已经放下了,但是其实他一直都在追查少年A的下落。他不仅查到了少年A的可能下落,还知道少年A完全没有意思悔意,在少年A心中杀死亚季是他的美好回忆而已,所以这样的人一定还会杀人。而他自己多年来一直受到一个想法的折磨,在亚季死去的那一天,他其实看到了亚季的风筝飘在空中又突然落下,他明明感觉有问题,确因为天气热没有及时去阻止,他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救亚季,她才会死。已经身患重病的洋贵爸爸,为了复仇,也为了除掉这个杀人魔,洋贵的爸爸决定去东京杀死少年A,也就是双叶的哥哥文哉。但是事与愿违,他被警察拦下,并且在对儿子说明心中想法的时候,因重病晕倒,此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洋贵的爸爸死后,洋贵决定按照爸爸留下的线索杀死文哉,但是却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被双叶阻止了。双叶这才表露身份,她是文哉的妹妹。
第一集最喜欢的对话是洋贵在餐厅门口对双叶说:“总感觉我们都是受害者。”

最喜欢的镜头是,双叶听到洋贵爸爸说出自己的痛苦和杀死文哉的计划时,双叶在旁边捂着脸又惊讶、又痛苦、又羞愧的样子,这一段演的真的是传神极了。

还有第一集最后一幕里,双叶拼死保护哥哥,让哥哥逃走的情节,也让人瞬间泪崩啊。

第二集到最后一集,是一个真相在慢慢被拨开,痛苦在慢慢被揉碎的过程,每个人都被迫勇敢接受已经发生的悲剧,接受自己的人生在这件事情的影响之下不可逆转。
受害者家人这边,洋贵在父亲死后,终于正视到,不是自己对妹妹的冷漠和那天的失职杀死了妹妹,是文哉杀死了妹妹。知道这一点之后,洋贵更加坚定了杀心,他要给妹妹报仇。与此同时,洋贵的妈妈在看到了验尸报告的时候,也终于放下了自己多年不愿面对的恐惧,女儿没有被性侵犯,知道不是因为自己让亚季穿了短裙才让她被杀的。就连看起来已经走出来的洋贵弟弟耕平,其实也一直对这个事情无法释怀,只是为了正常生活和鼓励妈妈而假装没事而已。
凶手家人这边,在看到哥哥种的丽春花在十五年前的案发地的时候,双叶也终于在内心承认凶手真的是自己温柔的哥哥。虽然她因为哥哥的事情在学校备受欺凌,还因此丢了工作,丢了男朋友,她应该最恨哥哥。但是因为是家人,她恨不起来,也因为恨不起来,而加倍痛苦。同样文哉的父亲其实也一直活在痛苦中,曾经在东京偶遇儿子的他,却没有相认,为了守护现在的家庭,他只能选择放弃寻找文哉。
十五年前的案件,到现在都让受害者和凶手的家人痛苦不堪,那么凶手又过得如何?
文哉他一直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做着体力活,用着另一个名字,活得非常安静。他甚至还有过一段恋情,有过一个孩子,有一份在农场的工作,真的就像洋贵父亲所说的,在城市的某个地方,人模狗样的活着。看似人畜无害的文哉,十五年中没有再犯事,但是这样的样子,让人不禁疑惑——他到底是为什么杀了亚季?

这个谜底到最后才揭晓,在文哉再次伤人之后才慢慢浮现。

原来文哉和双叶都不是现在母亲亲生的,他们的亲生母亲在生下他们之后就一直处于抑郁,把文哉关在壁橱里,只要还是双叶一哭她就觉得厌烦,总是说:“要是你们没有出生,我都不知道我去过夏威夷多少次了。”最终不堪心里的压力,在孩子面前跳楼自杀了。这些还是婴儿的双叶毫无印象,但是却给小时候的文哉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从此“你要是没有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好了”这句话,成了他心里最大的痛苦。亚季就是因为和他说过这句话,让他精神失常,杀掉了亚季。后来被伤害的悠里的妈妈也是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让他发狂。是母亲的行为,在小小的文哉心里扎下对生命的彻底漠视,和对生命理解的绝对扭曲。

这部剧结束了,最让人玩味的是在最后找寻真相和解开谜底的过程中,作者对人性理解的精准让人敬佩。
杀人的逻辑,总是让人费解,正常人的逻辑也让杀人者理解无能。

曾经和文哉同居过一段时间的护士,一直以为文哉已经痊愈了,直到看了文哉的日记,也被文哉害的流产之后才意识到——她在文哉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盛放金鱼的鱼缸,不是女人、并不是母亲,甚至都不是一个人。文哉根本没有痊愈,而是一个彻底的心理扭曲患者,他身体里住着一个杀人犯,他时时刻刻都在忍着杀人的冲动,甚至冷眼旁观着杀人犯的自己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善良的人,会把杀人的刀变成救人的刀,但是杀人者身边的一切都可能是杀人的利器。

洋贵和双叶最后救出准备自杀的,那把洋贵本来准备杀死文哉的刀,成了解开绑在文哉身上胶带,救出他的刀。洋贵在对文哉吐露心声之后,文哉只是漠然的说:“饭还没做好吗?”然后洋贵惊呆了,转而大笑,这一段真的很绝。他的想法可能是:我好傻呀,为什么要期待一个杀人者可以理解正常人的痛苦,他就是因为理解不了才会杀掉我无辜的妹妹。真庆幸我没有因为杀掉他也成为杀人者。
结局,仿佛事情是更糟糕了,文哉的手里又多了一个受害者,悲伤的人更多了。但是最后的结局似乎在说,虽然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但是每个人的状态都更好了,因为终于活着的每个人都可以活下去了。双叶决定为了赎罪而活着,自愿去到被文哉伤害的果园社长家里,照顾年幼的悠里;文哉爸爸在看守所帮忙找了个辛苦的汽修工的活,每天都去探望文哉,重新担负起多年没有承担的文哉父亲的角色;受害者家庭和凶手家人终于互相谅解,放下了仇恨的执念。变化最大的是洋贵,他终于开始收拾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正常生活的青年,也终于还掉了案发当天借的那一盘影碟,彻底放下往事勇敢向前。
每个人的生活,终于开始真正的向前进。

这部剧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应对悲剧的启示,直面那些让人痛苦的真相把,去承担那些沉重的压力把,去寻求真正的谅解吧。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逃避,即使过了十五年也无法躲掉;不要恐惧真相,不知道真相其实比真相更折磨人;不要亲信凶手,漠视生命的人即使只家人,虽然依然要守护但是也同样应该受到惩罚;保持善良吧,善良是我们和凶手的最大区别。
这个故事的设定是个悲剧,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山上放风真被还是中学生的少年A锤击而死。这件事情被媒体称之为“日月山湖少年A事件”,成为当年的一大新闻热点。
第一集
最开始的视角是从受害人家里开始的,小女孩亚季死的那一天,妈妈被理发店叫去临时帮忙,爸爸在游戏室里玩着赌博机,本来留在家里照顾妹妹的大哥哥洋贵跑出去和朋友偷偷借了人生中第一盘A片影碟。和生活中的一切日常一样,只是没想到亚季一个人跑到山里放风筝,还遇上了少年A。家人在焦急等待了几天之后,得到的却是亚季已经惨死并被抛尸湖中的消息,顿时撕心裂肺。
镜头一转,就是十五年后。
十五年后,亚季的家庭彻底分崩离析,爸爸和妈妈离婚了。那天没有好好照顾妹妹的哥哥洋贵成了颓废青年,二十九岁还和父亲守着山里的一处没什么人的钓鱼屋,也没有恋爱过,完全不好好整理自己。
一个年轻女孩的出现,又将另一个家庭带入了视线——少年A的家人们。
原来少年A的家人们,一直也饱受这件事情的折磨,被迫不停的搬家,多年来都受到传单和电话的骚扰,生活的不得安宁。看似平静的样子,其实都是在苦苦支撑,这一次又因为新的住处被曝光,不堪流言的一家人不得不再次搬家,但是年迈的奶奶不能再跟着家人到处流浪,爸爸只得决定将奶奶送到敬老院,即使这个敬老院的条件非常之差。这让不想和家人分开的双叶非常伤心,她决心找到一直骚扰家人的人,让他们收手,还自己家人一个宁静的生活,即使需要自己去偿还哥哥犯下的罪。
双叶隐瞒身份,去钓鱼屋找到了洋贵。
两个气质想通的年轻人相遇了,没有相处很久,洋贵就表现出很信任双叶,因为“总感觉我们都是受害者”,并在交谈中对她说出自己无法忘记十五年的事情,甚至痛苦的表示“总感觉杀死妹妹的人是我”。双叶在洋贵当面说出十五年之前的事情给他造成的伤害,羞愧、难过、伤心让她无地自容,但是更虐的在后面。
原来,洋贵的爸爸看似对这个事情已经放下了,但是其实他一直都在追查少年A的下落。他不仅查到了少年A的可能下落,还知道少年A完全没有意思悔意,在少年A心中杀死亚季是他的美好回忆而已,所以这样的人一定还会杀人。而他自己多年来一直受到一个想法的折磨,在亚季死去的那一天,他其实看到了亚季的风筝飘在空中又突然落下,他明明感觉有问题,确因为天气热没有及时去阻止,他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救亚季,她才会死。已经身患重病的洋贵爸爸,为了复仇,也为了除掉这个杀人魔,洋贵的爸爸决定去东京杀死少年A,也就是双叶的哥哥文哉。但是事与愿违,他被警察拦下,并且在对儿子说明心中想法的时候,因重病晕倒,此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洋贵的爸爸死后,洋贵决定按照爸爸留下的线索杀死文哉,但是却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被双叶阻止了。双叶这才表露身份,她是文哉的妹妹。
第一集最喜欢的对话是洋贵在餐厅门口对双叶说:“总感觉我们都是受害者。”

最喜欢的镜头是,双叶听到洋贵爸爸说出自己的痛苦和杀死文哉的计划时,双叶在旁边捂着脸又惊讶、又痛苦、又羞愧的样子,这一段演的真的是传神极了。

还有第一集最后一幕里,双叶拼死保护哥哥,让哥哥逃走的情节,也让人瞬间泪崩啊。

第二集到最后一集,是一个真相在慢慢被拨开,痛苦在慢慢被揉碎的过程,每个人都被迫勇敢接受已经发生的悲剧,接受自己的人生在这件事情的影响之下不可逆转。
受害者家人这边,洋贵在父亲死后,终于正视到,不是自己对妹妹的冷漠和那天的失职杀死了妹妹,是文哉杀死了妹妹。知道这一点之后,洋贵更加坚定了杀心,他要给妹妹报仇。与此同时,洋贵的妈妈在看到了验尸报告的时候,也终于放下了自己多年不愿面对的恐惧,女儿没有被性侵犯,知道不是因为自己让亚季穿了短裙才让她被杀的。就连看起来已经走出来的洋贵弟弟耕平,其实也一直对这个事情无法释怀,只是为了正常生活和鼓励妈妈而假装没事而已。
凶手家人这边,在看到哥哥种的丽春花在十五年前的案发地的时候,双叶也终于在内心承认凶手真的是自己温柔的哥哥。虽然她因为哥哥的事情在学校备受欺凌,还因此丢了工作,丢了男朋友,她应该最恨哥哥。但是因为是家人,她恨不起来,也因为恨不起来,而加倍痛苦。同样文哉的父亲其实也一直活在痛苦中,曾经在东京偶遇儿子的他,却没有相认,为了守护现在的家庭,他只能选择放弃寻找文哉。
十五年前的案件,到现在都让受害者和凶手的家人痛苦不堪,那么凶手又过得如何?
文哉他一直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做着体力活,用着另一个名字,活得非常安静。他甚至还有过一段恋情,有过一个孩子,有一份在农场的工作,真的就像洋贵父亲所说的,在城市的某个地方,人模狗样的活着。看似人畜无害的文哉,十五年中没有再犯事,但是这样的样子,让人不禁疑惑——他到底是为什么杀了亚季?

这个谜底到最后才揭晓,在文哉再次伤人之后才慢慢浮现。

原来文哉和双叶都不是现在母亲亲生的,他们的亲生母亲在生下他们之后就一直处于抑郁,把文哉关在壁橱里,只要还是双叶一哭她就觉得厌烦,总是说:“要是你们没有出生,我都不知道我去过夏威夷多少次了。”最终不堪心里的压力,在孩子面前跳楼自杀了。这些还是婴儿的双叶毫无印象,但是却给小时候的文哉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从此“你要是没有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好了”这句话,成了他心里最大的痛苦。亚季就是因为和他说过这句话,让他精神失常,杀掉了亚季。后来被伤害的悠里的妈妈也是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让他发狂。是母亲的行为,在小小的文哉心里扎下对生命的彻底漠视,和对生命理解的绝对扭曲。

这部剧结束了,最让人玩味的是在最后找寻真相和解开谜底的过程中,作者对人性理解的精准让人敬佩。
杀人的逻辑,总是让人费解,正常人的逻辑也让杀人者理解无能。

曾经和文哉同居过一段时间的护士,一直以为文哉已经痊愈了,直到看了文哉的日记,也被文哉害的流产之后才意识到——她在文哉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盛放金鱼的鱼缸,不是女人、并不是母亲,甚至都不是一个人。文哉根本没有痊愈,而是一个彻底的心理扭曲患者,他身体里住着一个杀人犯,他时时刻刻都在忍着杀人的冲动,甚至冷眼旁观着杀人犯的自己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善良的人,会把杀人的刀变成救人的刀,但是杀人者身边的一切都可能是杀人的利器。

洋贵和双叶最后救出准备自杀的,那把洋贵本来准备杀死文哉的刀,成了解开绑在文哉身上胶带,救出他的刀。洋贵在对文哉吐露心声之后,文哉只是漠然的说:“饭还没做好吗?”然后洋贵惊呆了,转而大笑,这一段真的很绝。他的想法可能是:我好傻呀,为什么要期待一个杀人者可以理解正常人的痛苦,他就是因为理解不了才会杀掉我无辜的妹妹。真庆幸我没有因为杀掉他也成为杀人者。
结局,仿佛事情是更糟糕了,文哉的手里又多了一个受害者,悲伤的人更多了。但是最后的结局似乎在说,虽然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但是每个人的状态都更好了,因为终于活着的每个人都可以活下去了。双叶决定为了赎罪而活着,自愿去到被文哉伤害的果园社长家里,照顾年幼的悠里;文哉爸爸在看守所帮忙找了个辛苦的汽修工的活,每天都去探望文哉,重新担负起多年没有承担的文哉父亲的角色;受害者家庭和凶手家人终于互相谅解,放下了仇恨的执念。变化最大的是洋贵,他终于开始收拾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正常生活的青年,也终于还掉了案发当天借的那一盘影碟,彻底放下往事勇敢向前。
每个人的生活,终于开始真正的向前进。

这部剧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应对悲剧的启示,直面那些让人痛苦的真相把,去承担那些沉重的压力把,去寻求真正的谅解吧。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逃避,即使过了十五年也无法躲掉;不要恐惧真相,不知道真相其实比真相更折磨人;不要亲信凶手,漠视生命的人即使只家人,虽然依然要守护但是也同样应该受到惩罚;保持善良吧,善良是我们和凶手的最大区别。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卡珊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