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 摆渡人 更适合这部电影的名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摆渡人是在首映的时候看的,看过之后感觉还可以,没有水军的爆水心态,也没有粉丝强硬回击的心态,只是感觉还好,但是,在时隔一年半第一次观看天亮之前后,感觉 天亮之前才是名副其实的摆渡人。。
也许有人会说,剧情狗血,胡乱拼凑,脑残电影。我不反对,因为,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我还是想说,再认真想一想,一定会有新发现。
影片开始倒叙,回忆了八年前发生的事情,大部分人认为开头就是高野那样刚刚出狱的即将要发生的平淡的生活就是结局,不然,最后竟然出乎意料。但,我并不是因为这点而喜欢这部电影。而是因为互相救赎,对方互相做了对方的摆渡人。
当高野在狱中时,妻子做了高野的摆渡人:同时,妻子也做了茉茉的摆渡人。当高野出狱,本想和妻子安安稳稳共度余生的他,得知噩耗后,以赌度日,无法自拔,输光家产的他,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模式(说实话,刚刚看到那里,真的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因为这样一个人对我仅仅有着一种深深的恶意的赶脚)我不太敢肯定,是不是那一夜,茉茉对高野已经成功进行救赎(我感觉不是特别成功),但当高野二次出狱后,他的女儿小敏告诉了她一切真相后,当高野把那一元钱交给音像店老板来换取那老旧的卡比利亚之夜,那才是最完美的救赎。。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港片的味道,不说我也知道,港片的味道是什么(hhhhh),的确有,自我感觉,这种既救赎有带有不良意味的电影真的挺深入我心的(不敢说深入人心,怕被喷)
茉茉这个风尘女子,说实话,在刚刚看的时候,没想到后来竟然有这样的大反转,但是刚看开头就想到了现实生活,女生被男生一次又一次欺骗,但是女生一次又一次相信男生,也许是相当于亲身经历过吧,还是对这种欺骗与被欺骗的事情有点感同身受的,的确,作为女生为什么要像茉茉一样傻,心中都在为她打抱不平,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都是女主的计谋,女主刻意安排的相遇,却不料相遇后的一夜陪伴竟能这么铺张有序,波澜起伏。女主亲口说,这个赌局根本不公平,我用我仅剩的半年时间来赌你的后半生,但是恰恰是这样,才能实现互相救赎。
卡比利亚之夜由于太老没有看过,但是刚刚看了简介,豆瓣评分蛮高的,但是我敢说,如果翻拍,肯定会被骂的狗血喷头,因为,只有老电影和国外电影才会得到青睐(话不想多说,有些人看完会懂得,贬义)通过阿Sue的故事可以看出茉茉对这段感情的羡慕,也能反应大部分的人对这份情的渴望,对卡比利亚之夜致敬。
写得多了,就像是写论文了,再总结一句吧,这才是一夜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用我一夜,赌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