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样女王》中原生家庭对人物性格有何影响?
查看话题 >我,花样女王|奋斗是人生唯一的真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原文: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7902591/chapter/46975720/
试读部分章节:
人生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呢?所有人的看法从来都不会一致。
影片开头,有六个人物接受采访。分别是:女主塔妮娅、女主母亲、女主前夫杰夫、女主前教练戴安、杰夫的二货朋友肖恩,以及记者。
影片采用了仿纪录片的方式,采访当事人,还原当时的场景和情形,但是,关于女主塔妮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和解释。
40年前,塔妮娅还是个不到4岁的小女孩,母亲带她去找戴安,学习花样滑冰。一开始,戴安不想教她这么小的孩子,但她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一下子就抓住了戴安的目光。

12岁,父亲和母亲闹掰,分居,她声嘶力竭,哭喊着,求父亲带她一起走!父亲什么都没做,只是将她遗弃给母亲。
母亲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寄托在她身上,残酷地训练她。15岁,她出落得有点粗壮,与小时候的萌娃形象反差极大,也许是时间,也许是母亲,偷走了她原本可能惊艳世人的颜值。
滑冰场遇到了杰夫和他的二货朋友肖恩。第一次约会,母亲跟着去了。母亲抛出了一个有趣的论点:每段感情里,都有一个园丁,一个花朵。你是园丁,还是花朵呢?
他们在一起了。事实证明,在这段关系里,杰夫不是园丁,塔妮娅也不是花朵。

一开始,杰夫很贴心,不久开始打人。当然,塔妮娅也打了回去。杰夫会道歉,然后两人以做爱和好。打人、做爱、和好这个模式,周而复始;不同的是,杰夫打她的程度越来越凶。
塔妮娅在这段关系里找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子,因为母亲也动不动就揍她。但她说服自己,母亲和杰夫都是爱她的。她甚至觉得,经常挨揍,可能都是自己的错。
比赛时,她表现得很好,但是得分却比明显差的人还要低,她知道评委不喜欢她,教练让她妥协,因为评委更喜欢传统的风格。这是影片初次显示出比赛的不公平!
回到家,她对母亲说:“这不是我的错。”母亲也和教练一样,敏锐地发现,是评委不喜欢塔妮娅在比赛中的风格,但母亲给她的只有辱骂和责备:你滑得像个粗鲁壮实的女同!我都替你害臊!
她只好乖乖认怂,向母亲道歉。母亲没有放过她,继续辱骂她,像辱骂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女人,突然,她们都静了下来。母亲随手扔向女儿的水果刀,震惊了前一秒还吵得不可开交的母女!仿佛赏耳光、辱骂都不算伤害,只有插在她手臂上的水果刀,才是唯一明晃晃的伤害似的。
以前不见血的伤害,似乎总不算真的,只有这一次,她愤怒了,决定离开母亲的掌控。她和杰夫生活在了一起。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