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黄金年代(?)过去了,有点遗憾没有赶上

电影本身4分。扣1分因为太工整太“政治正确”了,补上1分是因为个人情感因素(算是同为从业人员的empathy吧)。
以下和电影本身没太大关系。
假如说中美两国有什么相同点的话,我想这几年媒体从业环境每况愈下应该算一个了。
太平洋的对岸,特朗普对本国媒体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并且预计将旷日持久)的smear campaign,记得有统计说这位热衷发推特的总统的所有推特内容中,对媒体的责骂占最大部分。 那些对他质疑的媒体被他扣了一个又一个屎盆子,假新闻(fake news)成了去年的热门词,而且这个描述正中靶心—媒体的第一原则就是求真,说你fake就是从肌理上否定你。
而太平洋的这边,不用说state power是怎么将媒体视为草芥,曾经那些相信媒体能给他们伸冤为他们出头的人群换了一拨,如今对(部分)媒体和记者的称谓是“吃沾着人血的馒头”。就举这几天汤兰兰的事情为例,最早报道的记者被口诛笔伐,我都不忍心看。非科班如我,都能看出来这个记者的报道是有问题的,比如相信一面之词导致文章的吁求站不住脚,比如该问的关键问题没有问(或者是没有明确写出),但这些都应该是基于新闻专业的讨论,而不该上升到对记者的人身攻击。而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当然我也质疑过、甚至现在也这样认为,媒体的监督权力并不是天然正当的。从源头上和理论上说,这种监督权可以放在别的任何一个工种或者机构或者组织上,只要有监督存在。至于为什么要有监督,我想这部电影的一开头那段已经展示得很到位了:一边是一届又一届的总统在公开场合承诺着和平、承诺着维持国际秩序,一边是他们在秘密文件中部署着战争和破坏。有什么比最高权力更让人可怕呢?是没有任何制约的最高权力。
喜欢这部电影的最大原因是它描绘了(大概是?)媒体的黄金年代吧,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以下和电影本身没太大关系。
假如说中美两国有什么相同点的话,我想这几年媒体从业环境每况愈下应该算一个了。
太平洋的对岸,特朗普对本国媒体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并且预计将旷日持久)的smear campaign,记得有统计说这位热衷发推特的总统的所有推特内容中,对媒体的责骂占最大部分。 那些对他质疑的媒体被他扣了一个又一个屎盆子,假新闻(fake news)成了去年的热门词,而且这个描述正中靶心—媒体的第一原则就是求真,说你fake就是从肌理上否定你。
而太平洋的这边,不用说state power是怎么将媒体视为草芥,曾经那些相信媒体能给他们伸冤为他们出头的人群换了一拨,如今对(部分)媒体和记者的称谓是“吃沾着人血的馒头”。就举这几天汤兰兰的事情为例,最早报道的记者被口诛笔伐,我都不忍心看。非科班如我,都能看出来这个记者的报道是有问题的,比如相信一面之词导致文章的吁求站不住脚,比如该问的关键问题没有问(或者是没有明确写出),但这些都应该是基于新闻专业的讨论,而不该上升到对记者的人身攻击。而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当然我也质疑过、甚至现在也这样认为,媒体的监督权力并不是天然正当的。从源头上和理论上说,这种监督权可以放在别的任何一个工种或者机构或者组织上,只要有监督存在。至于为什么要有监督,我想这部电影的一开头那段已经展示得很到位了:一边是一届又一届的总统在公开场合承诺着和平、承诺着维持国际秩序,一边是他们在秘密文件中部署着战争和破坏。有什么比最高权力更让人可怕呢?是没有任何制约的最高权力。
喜欢这部电影的最大原因是它描绘了(大概是?)媒体的黄金年代吧,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Bbgu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