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场电子梦大致讲了啥?它与黑镜有交集不?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十场电子梦各有千秋
《菲利普狄克的电子梦》前六集针对未来世界设定了这样一些奇幻的带有警世意味的故事:异能者处于社会底层(对照现实中的人种歧视问题);高新技术或不可捉摸的外力将虚拟和现实间的界限模糊,即意识被改写、控制(人的存在问题);若“复制人”像拥有灵魂一样行动,我们该如何评判它(人工智能问题);假使沉溺于自欺会使人变得如何(心理建设问题)。
无畏威权遮望眼,奋起抵抗皆浮云。《菲利普狄克的电子梦》后四集演绎了四种面对“较强势力威胁”时,四个身单影薄的主人公如何做出选择的故事。
第八集很有创意因为它伏笔埋得深,圆得巧妙,结尾有恍然大悟的酣畅体验。第七集结构简单,总体上看和第六集差不多(结果截然相反),有点《怪奇物语》的风格,都是围绕熊孩子展开,讲述他或他们追踪线索找寻真相的事。第九集情节峰回路转,但大体上也能猜得到,第十集对政治讽刺也较为明显。
1月份才放出的最后四集,整体看来都有一个神神秘秘、絮絮叨叨的“浮华外包装”,而骨子里贩卖的东西仍是原作者狄克最擅长的关于“不要轻易相信”、“眼见耳听非实”等主题。故事的起因基本是:主人公觉察到了一个似乎鲜为人知的一个bug,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一路走到底,要么到头来掉进陷阱要么揭露出一个惊人秘密。
黑镜与电子梦之间的交集
关于科技、近未来世界,英美热门剧集《黑镜》和《菲利普狄克的电子梦》均提出了类似的畅想。
《黑镜》第三季前三个故事大体框架如下:一个混不吝或傻白甜的小年轻,原本过着人畜无害的生活,偶然间平静状态被打破。起因?可能因为一台手机,或是电脑、亦或一套VR设备。眼下与我们和谐共存的新科技,会不会哪一天也变得不再可爱了呢?如果科技产品探索或应用的领域偏离了常轨,“明天和无常哪个先到”?
《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与《黑镜》第3季分别有1集,同样围绕智能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展开讨论。《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第五集“Real Life”是一个关于虚拟世界太过真实导致浸入者分不清虚实的故事。《黑镜》第三季第四集“San Junipero”也讲述了一个如何全心全意活在虚拟世界的未来预言故事。
两集的共性是都抛出了这样一道命题:当人类切实需要一个虚拟世界作为调节身心的载体,且以“现存”(剧中设定的近未来世界)科技看来已经能够完美地实现这一目的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抛开真实,“定居”在一个虽为虚拟但被我们认定为真实的世界里?
真作假时假亦真,如今的虚拟空间,上能九天揽月、下能入海捉鳖,似乎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如果再往前推进一步,技术再发展得更快更好些,说不定也许再没多少人喜欢自己眼前残酷的现实生活了。只需眨眼工夫即可到世界各地旅游景点走一圈,登月球、登火星也是分分钟的事情。人不动景动,这原本还只是漫画世界里“守望者”曼哈顿博士的超能力。相信很难有人会拒绝去拥有这样的体验。
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变得棘手。例如“Real Life”里,女主人公像是做了一场不愿醒来的梦那样,呆在一个自认为的理想世界里不出来了;“San Junipero”里的设定更为震撼,甚至挑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假如虚拟空间使得生命没有了终点站,你愿深陷仿若仙境的下一站,还是继续坚守教条?如今,机器(或曰人工智能)能够启发式的自主学习,为人类提供越来越逼真、越来越私人定制化的虚拟体验,似乎剧集里的世界离我们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