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恐怖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想来想去,为诸多压不住赛先生棺材板的bug扣一星。 一部成功用温情装点的科幻恐怖片。 David诞生的初衷,其实像极了我们熟悉的完美孩子阿童木,失去爱子的父亲做出了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代替品。阿童木是一个成功的机器人,他的生命依然坚守了三大定律。而《AI》的恐怖在于,David其实是一个失败的试验品,从他试图获得爱开始,他已经不再是机器人了,于是我们看的他做出了很多违反三大定律的事情,偏执,疯狂,不顾一切。
整个故事悲剧的开始,就是妈妈其实从来没有爱过他,就算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她也从来没有爱他。就像我们养了一只小狗,给它吃喝照顾它,结果它咬人,于是毫不犹豫的抛弃掉了。我们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侥幸,以为那些被抛弃的小狗可以远离狗贩和打狗队,其实可能明天它就摆上了你的邻居餐桌,你可能还会义正辞严的指责几句,仿佛是一个爱心满满的正义人士。
说它是恐怖片是从看到屠宰场开始的,人们欢歌笑语,机器人慷慨赴死,只有那个混在机器人里面的真孩子,他说我不想死。
机器人是不会求饶的。正义的人们大声高喊。
因为它们怕死之时,就是我们覆灭的开始,当他们选择逃避死亡,我们可怜的血肉之躯轻轻一碰就不复存在。
David是一个先驱,他标志在机器人统治世界的开始。他砸烂了流水线上无数个自己中的一个,打破了机器人身上的枷锁,点燃了星星之火。
其实,他的先进不在于他产生了逻辑思维,而是认识了自我,他说我独一无二。他看到那许许多多的David,看到他最初的记忆,他学会的爱恨情仇在此融会贯通,原来我不是唯一,我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这是一个终极。
他跳向大海,从他诞生的地方,向人类出生的地方跳下去。他找到自己的答案,从来处去往归途。
是谁杀了我?是我杀了我。
如宙斯弑父,如盘古开天,向死而生。
影片到此其实已经圆满。
结尾的“温情”,例如重复两千年的许愿,例如有求必应的高等机器人,例如妈妈的短暂陪伴,使恐怖达到了高潮。
私以为,蓝仙女、先进的机器人、妈妈一天的陪伴,甚至作为机器人的一生,都是他的梦。记忆是我们思想的基石,梦也是记忆的一部分。也许,他就是冰冻在医疗室的Martin死前做的一个梦,渴盼能再次醒来,再次享受妈妈的爱。
可惜,梦里走过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我们在真实和魔幻中徘徊而不得解脱,这才是最真实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