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小说的不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叙事方法不同。小说是倒叙的叙事方法,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古希腊悲剧多为倒叙,鲁迅的悲剧亦是如此。倒叙直接给出人物命运,而后的情节都是奔着这个结局去,因此人物有一种无法挣脱的宿命感,在这个“吃人”的社会,祥林嫂这种底层民众凄惨地死在雪地里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就像孔乙己“确实似乎已经死了”。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我”所知道的故事也就决定了剧情的发展,主观性太强。“我”的情感表达地直接浓烈,能够诱发读者的共情能力;而电影则是顺序,完整地叙述了祥林嫂从第一次当寡妇到在雪地里死去的人生经历。《祝福》作为拥有广泛阅读基础的小说,其内容、其结局早已耳熟能详,因此电影则着重于对具体情节的扩充。捐门槛利用了旁白来交代当时祥林嫂的心理状态,这一幕非常具有讽刺性,“捐门槛”让自己心里得到安慰,精神振作,干活卖力。在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无力抵御外侮,知识分子的各种主义也不能救中国,于是民众开始相信神仙鬼怪能够拯救中国。这些人与祥林嫂又有何区别?最后电影结尾的旁白则显得“政治性太浓”,似乎在社会主义中国便不会出现如祥林嫂这般悲惨的人、发生这般悲惨的事。
电影更具有诗句意蕴美。“用左眼看清世界,又用右眼怜悯世人”,鲁迅的小说都是赤裸裸地展现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民众的麻木,辛辣而又犀利,他努力地呐喊,而民众却仍然在沉睡。祥林嫂刚到鲁家时,在河边淘米,几只鸭子在河里游玩,颇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味,平添了诗韵美和温暖的色彩,但小说却缺乏这些。这种比较幸福、比较轻松的生活与后面的结局形成对比。
电影对配角的人物刻画更为完整、饱满。鲁四夫人虽吃斋念佛但也是个抠门封建的女人,留住祥林嫂不过是因为“她手脚麻利”而已,一月又23天却只算一个月的工钱。看完电影对贺老六改观不少,老实憨厚、温柔体贴又不乏男人的刚硬。小说中对贺老六几乎没有单独的人物刻画。祥林嫂与贺老六幸福的生活几乎成为了后面凄凉结局的直接导火索。“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幸福的家庭生活突生变故,丈夫得病去世、儿子被狼叼走,祥林嫂这个勤劳的女人终于倒下了。她不是在雪地里死去,在发现阿毛的红鞋子时她就死去了。可以说她死过两次,精神上和肉体上。
对于影片中加入了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个人认为:一是,小说的篇幅太小,对于电影而言体量不够,所以增加情节。二是,表明祥林嫂信仰的坍塌“连菩萨也不保佑我”,对“菩萨”的泄恨。同时也更深层次的表现出祥林嫂的愚昧,信刘嫂、信菩萨,却没想过要从自身去改变,这正是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情况。三是,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正进展得如火如荼,要让百姓充满美好的希冀,于是这一情节用来表现祥林嫂思想的觉醒、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二与三是不相容的,个人更倾向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