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虽总会迟暮,但皮克斯仍旧不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骄阳下的小木马
讲真,美国出品的动画电影,至少被引进中国的,其受众真的是广泛,绝不仅仅是为了儿童。而大部分这样的电影都至少包含一个易懂的道理。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几乎每年都会在动画电影领域给我们不断的惊喜。
迪士尼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梦幻的,简直可以说是公主们的聚集地,皮克斯,有多少对动画电影的爱都是源自这里。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但仍保持着其动画电影不一样的风格。
优秀的作品,实在是数不胜数,只能说说近几年来我比较喜欢的几个:
他们或因有个个性鲜明的主角儿被人深深记在脑海,《冰雪奇缘》(2013)的冰雪女王艾莎、《超能陆战队》的暖心大白(2014);

或因脑洞大开的故事情节,《头脑特工队》(2015),谁能想到把情绪拟人化的表现出来,大脑中枢控制台的各位表示深深的佩服;

或故事讲述的动人温情,《料理鼠王》(2007),鼠本是在厨房最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可是我们这个天赋异禀的大厨用行动证明了“别去在乎别人都说你不行”、《机器人总动员》(2008),已经记不清哭了多少个来回了、《飞屋环游记》(2009),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如果我先离开,只希望你每天都还是那么快乐。

《赛车总动员》相对前面几部来说真的是有点幼龄了。同样是作为系列电影推出,也无法达到《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那样的影响力及关注程度。那么难道《赛车总动员》就只能忍受一次又一次的票房滑铁卢?以及被众媒轮番轰炸?

从第一部中主人公闪电麦昆从一个自傲的善良新星成长为一个会为了其他车考虑的有心有温度的新星,和曾经的王牌车神学习到了车生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第二部,有点跑偏了主题,从赛道的主场飞驰的快乐,骤然变成了谍战片,还顺便浏览了多国的地标性建筑。
如今,第三部,时代的更迭,有些车势必要退出历史的舞台,有些辉煌总是无奈的成为历史。

英雄迟暮,闪电麦昆如此,《金刚狼3:殊死一战》也是如此,新生代的力量不容忽视,高科技的训练方式介入,一个又一个曾经跑道上的伙伴退出,面对这样的现实,是把辉煌留给曾经,轻松的享受接下来的人生,利用已有的名气赚赚钱,还是不认输,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
《赛车总动员3》在好好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有很多人说《赛车3》的剧情很混乱,不知道麦昆到底怎么想的,一会儿要用高科技训练,一会儿又要回到实地让轮胎沾点儿泥,一会儿要去参赛,转头又要去寻找蓝天博士的朋友。其实我觉得这很好里面,面对突入起来的变故,任何车都会手足无措,尝试一切能想到的办法。

也有很多人说黑风暴杰克逊甚至比配角还要配角,作为一度击垮麦昆的高科技产物,戏份实在不够看,反而酷姐这个赛道上的菜鸟一跃成为了冠军太不合理。而在我看来,黑风暴的形象只代表了“忘本的高新科技”,他和起初的酷姐一样,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在赛道意外的地方飙车,而酷姐作为“新科技”和“基础技术”的结合,她的成功显得很必然,更何况还有一打曾创造赛道辉煌的老司机带她飞。

麦昆和酷姐的处境也可以说是一样的,一个被质疑已经老了应该退役,一个被质疑没有资格成为赛车手,这样的交接,也许是最好的结局。虽然为了完成这个接棒而去完成,有点尴尬的轻易,但至少能让人明白点生活的意义。
酷姐的出现,是一个需要机会去展示的新生,需要一个伯乐,她因一次的失败而否定自己,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信心,一个合适的舞台,一个优秀的指导,麦昆和酷姐在跑道上完成了这次时代的更迭。麦昆就像是接棒了第一部中蓝天博士的位置,找到了为之骄傲的事业。

《赛车总动员3》作为这一个系列的续集,我想它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收官任务,相对于前不久上映的“卖萌”的《神偷奶爸3》,它至少还有情怀,还有能让人沉思的东西,表达了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是希望能就这样让《赛车总动员》留在那个时代,别再过多消耗它的剩余价值。
其实,作为系列动画电影,我们总是抱有太多的希望,刚出品的时候我们总是带着惊喜,慢慢的热情就被耗尽了,第二部甚至更多后续就像是灰姑娘嫁给王子以后的故事,有时还是保持想象比较好。
闪电麦昆的赛车手生涯走到了辉煌的尽头,如同《赛车总动员》这部动画电影的命数,最后麦昆和酷姐双冠的设定,让我看到了皮克斯对自己的动画的爱。

虽然有很多影片都会去质疑皮克斯,去抨击《赛车总动员3》,我只想说它简单的不平庸,就像影片中那些曾经的经典赛车,退休后的他们在酒吧里畅饮,还有可以怀念的过往,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但至少曾经经历过,“一生太短,来不及等别人的许可”。
我也仍坚定的相信:皮克斯出品,必属佳品。一个时代的落幕,并不代表永远的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