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举,但诺兰还是得不到奥斯卡

我没有想到诺兰竟是这样一个疯子。构建梦幻是容易的,构建真实却是疯狂,诺兰启用了一切力量构筑不可能,非常疯狂。
作为“小说党”,对电影的定位是次一级的,象大脑定义工具。我总好奇地观望好莱坞的那些大男孩们还能用CG编出什么新奇花样来,至Dunkirk,电影有了单独的意义。
电影最初由一列“开进”影院火车把观众吓得四散逃窜;20年来人们心中几乎最恐怖的记忆就是贞子从电视机里活生生地爬出来……电影在“幻”、在“真”要走到哪一步?
Dunkirk比真实还真,比“我”更是我,史无前例……“我”从没感到这样的恐怖,穿透钢板的子弹就在我身边砰砰地响;高过我几十倍的钢铁船体就要砸下来;充满燃油的海在周围燃烧;我和几万人挤在一起,等着那似乎永远也等不来的救援船;敌机时时来轰炸;我不是一个人,是一块待宰的肉,我绝望、无依……
我开始理解诺兰执着于胶片的意义,CG技术创造了很多奇绝的想象,但战争不是想象和梦幻,是不能回避的现实。电影本体论一直强调用画面讲故事,Dunkirk创造了一场巨大的实境,视、听、感,心理,全方位第一视角,历史进入现实,“我”不是我,我是陷入杀场的小兵。
和平反战是人类的共识,但Dunkirk让我从未这样强烈地想说,未经真正的战争不要奢谈勇敢、也不要轻判懦弱。
不过,相对于宏大而富有空前创造力的视听语言,Dunkirk的故事浅得有点失衡,甚至深度不过一般英剧。我总怀疑诺兰并不真正在乎人,所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智力的热情之中。充分发挥电影本体的作用当然是壮举、也是电影之于世界真正的意义,但没有精神高度让电影有沦为纯“技术工程”之嫌。关于二战有太多经典,大卫里恩的文明冲突、安东尼明格拉的人文诗情都让人难忘,而Dunkirk震撼,却不会永恒,这也是诺兰与“大师”只差一步的原因吧。
作为“小说党”,对电影的定位是次一级的,象大脑定义工具。我总好奇地观望好莱坞的那些大男孩们还能用CG编出什么新奇花样来,至Dunkirk,电影有了单独的意义。
电影最初由一列“开进”影院火车把观众吓得四散逃窜;20年来人们心中几乎最恐怖的记忆就是贞子从电视机里活生生地爬出来……电影在“幻”、在“真”要走到哪一步?
Dunkirk比真实还真,比“我”更是我,史无前例……“我”从没感到这样的恐怖,穿透钢板的子弹就在我身边砰砰地响;高过我几十倍的钢铁船体就要砸下来;充满燃油的海在周围燃烧;我和几万人挤在一起,等着那似乎永远也等不来的救援船;敌机时时来轰炸;我不是一个人,是一块待宰的肉,我绝望、无依……
我开始理解诺兰执着于胶片的意义,CG技术创造了很多奇绝的想象,但战争不是想象和梦幻,是不能回避的现实。电影本体论一直强调用画面讲故事,Dunkirk创造了一场巨大的实境,视、听、感,心理,全方位第一视角,历史进入现实,“我”不是我,我是陷入杀场的小兵。
和平反战是人类的共识,但Dunkirk让我从未这样强烈地想说,未经真正的战争不要奢谈勇敢、也不要轻判懦弱。
不过,相对于宏大而富有空前创造力的视听语言,Dunkirk的故事浅得有点失衡,甚至深度不过一般英剧。我总怀疑诺兰并不真正在乎人,所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智力的热情之中。充分发挥电影本体的作用当然是壮举、也是电影之于世界真正的意义,但没有精神高度让电影有沦为纯“技术工程”之嫌。关于二战有太多经典,大卫里恩的文明冲突、安东尼明格拉的人文诗情都让人难忘,而Dunkirk震撼,却不会永恒,这也是诺兰与“大师”只差一步的原因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LV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