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求全

我也高兴。带点酸楚。 峰回路转、良苦用“心”,一味的“欺骗”,到最后,也算是找到了一个与父母达成平衡的结局,伟同可以更加坦荡的跟塞门在一起,父母也能如愿以偿抱他们的孙子,只是这一切太艰难,伟同需要解决的是两代人的思想鸿沟,是摆脱社会舆论的压力,是即使是生活美国也摆脱不掉的中国人五千年的封建侵蚀。 伟同很优秀,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在美国生活的也不错,可是外表光鲜的背后不代表内心也是亮丽阳光的,天生的性取向问题,让他生活在谎言里将近20年,有痛苦有快乐,却不能跟最亲的人分享,一边是自己追求的幸福,一边是担心爸妈的不理解,对自己的失望;可悲的是,一直以来,伟同的父母却没有发现自己儿子的问题,他们的爱也许只是担心儿子有没有瘦,吃的好不好,读书如何,谈了女朋友没有,结婚排场要大,时不时撒娇咬咬儿子的手臂像回味他们年轻时的天伦之乐。 中国的父母喜欢抱孙子,要面子,讲排场,伟同的父母不例外。电影一开头就是母亲寄录音磁带催促伟同结婚,他们盼着抱孙子,特别是父亲身体不好,结婚的事情耽误不得,儿女的作用仿佛是为了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否则便成了“不懂事”“不孝”,我们不好开口,只有委曲求全。让心里的痛沉到最底,或者击碎了,再等它复原。在谈到结婚形式上,伟同希望一切从简,婚姻不在乎形式,父母却黯然神伤,接受不了对结婚中国一贯的传统习俗的改变,又对不住国内亲戚的三万美元的礼金回去无法交待,一直等到最后答应办个像样的喜宴二老才松开紧锁的眉头,父母看似一步一步的关爱子女,子女却被逼得一步一步的妥协,承受不轻。 喜宴举办得红红火火又恍恍惚惚。中国的婚礼喜宴可谓是演戏“做给别人看”,伟同的喜宴则是“戏中戏”,特别是在自己深爱的塞门面前与不爱的薇薇结婚,但这是塞门的主意,何况如果可以通过这样折腾取得胜利,伟同是很乐意的。不想失去自己的幸福,也不想父母受伤。在中国人的喜宴上,热闹非凡,平日里斯文体面,婚礼上可以站在椅子上呐喊,同事好友是卯足了劲各种“闹”婚,老外都惊讶于印象里的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跟数学家,李安的一句“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看似是在解答老外的疑惑,也正是点破影片对抗的始终,一切根源皆始于此。 最后父亲得以认同塞门,也许是电影里埋伏线索,父亲与管家老张也是同性恋,才让他敏感看得出儿子的不对劲,当年伟同的父亲当兵是为了逃脱婚姻,而最终也未能免于当时中国封固社会压力,他只能听家里的话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完成自己的使命,不同的是,伟同处在一个开放思想的时代,又接受西方文明,他压抑但最终也敢于说出口,追寻自己的幸福。 愿我们的社会思想未来更开明,更富有人性,也出台更多的政策保护同性恋者。多一部分被关爱也多一份和平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