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电视剧>电影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每集前都有张嘉译念这一段台词,实际上是朱先生仙逝后黑娃写的挽联。
先看的电视剧,后来一股脑把小说也看了,最后看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都值4星,电影嘛,给1星半吧。
和原著结合来看,电视剧版改动得还不错,白嘉轩这个角色被重新注入了一些时代使命感,比如闯清兵大营、重新盖起白鹿仓,实际上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与白灵之间的父女之情也表现的更明朗一些,观众普遍不太喜欢的白灵在原著里的笔墨并没有那么多,甚至连死的时候都是一笔带过,后来才写清楚死于一次肃反运动而不是战场上。
鹿子霖这个角色个人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你会发现他比原著里更“坏”了,本来前期对鹿子霖的心里描写并不是那么具体,如果没看过电视剧前期你不会发现他是一个有歪心思的人,但到后期,怂恿田小娥到自身生活不检点方面才发现,这个人怂坏怂坏的。最后鹿子霖死的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已经失禁发疯被关起来的鹿子霖见到白嘉轩还是会把手里的吃的给白嘉轩“咱俩好,给你吃”。一个好的角色并不是多么正面做了多了不起的事,而是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你能看到他令人牙痒痒的地方,同时你也会同情他。
鹿兆鹏无疑被注入了更多的时代使命感,他聪明,冒险,崇尚自由,但是对亲人他又是无情的,他的眼里只有革命,导致最终秋月的惨死,鹿子霖因他被关两年之久(原著时间),鹿家因他家破人亡(这里的还有白孝文的原因),都没能换回他回家去看上一眼。
白孝文这个角色电视剧还是给丑化一些,实际上白嘉轩有三个儿子孝文孝武和孝义,电视剧里白嘉轩对孝文很严苛,而且孝文从小就表现出一些心术不正的端倪,白嘉轩几乎从来都没夸奖过他,导致他是一个极其需要父亲夸奖性格,看电视剧的时候,我甚至认为白孝文性格上的缺陷一部分是白嘉轩造成的。这些在书里都是没有的,孝文走向转折点就是和田小娥在一起,之前的他都是儒雅的,但是也是压抑的,后来的他成了县长,而且没有被白嘉轩揭发。
田小娥这个角色毁誉参半吧,电视剧里还是给美化了,本身就命途不济跟着黑娃到了白鹿原之后女的嫉妒他男的一边偷看她一边骂她,又是被打又是被羞辱最后惨死。书里的她在前期还是挺让人可怜的,后期的她委身于鹿子霖,开始让孝文跟她一块抽大烟(并不像电视剧里因为止痛),化成厉鬼带去瘟疫,鱼死网破,你不让我好,你们全村都别想好。
其他的角色笔墨就不多了,黑娃这条线跟原著基本一样,鹿三其实还有一个婆娘和一个儿子叫兔娃,瘟疫最开始是从鹿三婆娘身上开始的而不是白嘉轩娘,给白灵从小裹脚的实际上是仙草,鹿兆海最后没有遵守誓言,跟一个很像白灵的人结婚了,还有了儿子。
在现在电视剧质量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这部电视剧真的很值得推荐,没有什么狗血的我爱你你爱我,没有深仇大恨,都是一些底层百姓,反应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之所以没有给5星,是觉得始终少了点什么,没有看完《活着》(同时代相似题材)之后的那种如鲠在喉,可能是因为作者描写建国后期的笔墨并不多,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放手写,总感觉少了一根扎在心里的刺,电视剧后期更是有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前期叙述的太多,田小娥在书中差不多一半篇幅的时候就没了,电视剧演到60多集才演到,瑕不掩瑜吧,剧本好,演员好,为何不推荐?
每集前都有张嘉译念这一段台词,实际上是朱先生仙逝后黑娃写的挽联。
先看的电视剧,后来一股脑把小说也看了,最后看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都值4星,电影嘛,给1星半吧。
和原著结合来看,电视剧版改动得还不错,白嘉轩这个角色被重新注入了一些时代使命感,比如闯清兵大营、重新盖起白鹿仓,实际上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与白灵之间的父女之情也表现的更明朗一些,观众普遍不太喜欢的白灵在原著里的笔墨并没有那么多,甚至连死的时候都是一笔带过,后来才写清楚死于一次肃反运动而不是战场上。
鹿子霖这个角色个人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你会发现他比原著里更“坏”了,本来前期对鹿子霖的心里描写并不是那么具体,如果没看过电视剧前期你不会发现他是一个有歪心思的人,但到后期,怂恿田小娥到自身生活不检点方面才发现,这个人怂坏怂坏的。最后鹿子霖死的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已经失禁发疯被关起来的鹿子霖见到白嘉轩还是会把手里的吃的给白嘉轩“咱俩好,给你吃”。一个好的角色并不是多么正面做了多了不起的事,而是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你能看到他令人牙痒痒的地方,同时你也会同情他。
鹿兆鹏无疑被注入了更多的时代使命感,他聪明,冒险,崇尚自由,但是对亲人他又是无情的,他的眼里只有革命,导致最终秋月的惨死,鹿子霖因他被关两年之久(原著时间),鹿家因他家破人亡(这里的还有白孝文的原因),都没能换回他回家去看上一眼。
白孝文这个角色电视剧还是给丑化一些,实际上白嘉轩有三个儿子孝文孝武和孝义,电视剧里白嘉轩对孝文很严苛,而且孝文从小就表现出一些心术不正的端倪,白嘉轩几乎从来都没夸奖过他,导致他是一个极其需要父亲夸奖性格,看电视剧的时候,我甚至认为白孝文性格上的缺陷一部分是白嘉轩造成的。这些在书里都是没有的,孝文走向转折点就是和田小娥在一起,之前的他都是儒雅的,但是也是压抑的,后来的他成了县长,而且没有被白嘉轩揭发。
田小娥这个角色毁誉参半吧,电视剧里还是给美化了,本身就命途不济跟着黑娃到了白鹿原之后女的嫉妒他男的一边偷看她一边骂她,又是被打又是被羞辱最后惨死。书里的她在前期还是挺让人可怜的,后期的她委身于鹿子霖,开始让孝文跟她一块抽大烟(并不像电视剧里因为止痛),化成厉鬼带去瘟疫,鱼死网破,你不让我好,你们全村都别想好。
其他的角色笔墨就不多了,黑娃这条线跟原著基本一样,鹿三其实还有一个婆娘和一个儿子叫兔娃,瘟疫最开始是从鹿三婆娘身上开始的而不是白嘉轩娘,给白灵从小裹脚的实际上是仙草,鹿兆海最后没有遵守誓言,跟一个很像白灵的人结婚了,还有了儿子。
在现在电视剧质量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这部电视剧真的很值得推荐,没有什么狗血的我爱你你爱我,没有深仇大恨,都是一些底层百姓,反应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之所以没有给5星,是觉得始终少了点什么,没有看完《活着》(同时代相似题材)之后的那种如鲠在喉,可能是因为作者描写建国后期的笔墨并不多,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放手写,总感觉少了一根扎在心里的刺,电视剧后期更是有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前期叙述的太多,田小娥在书中差不多一半篇幅的时候就没了,电视剧演到60多集才演到,瑕不掩瑜吧,剧本好,演员好,为何不推荐?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姚姚姚姚姚姚姚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