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don't racializ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每次看完Spike Lee的电影,心情都异常沉重。这应该也就是为什么我标记了许多他的电影为“想看”,但每次都要花好大的勇气,时间、心情都准备好的时候,问自己“那看一个吧”,然后打开看一部。每次屏幕上出现 a Spike Lee Joint(而其他导演基本会用Film这个词)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嘴角微扬,然后抿一下,“哼”,鬼才来了!
这些是我看过 Spike Lee Joint:
Malcolm X
25th hour
Mo' Better Blues
Inside Man
Mike Tyson
Summer of Sam
(之所以没看丛林热,是因为对多于50%的主题是爱情的任何艺术形式都由于期待原创性和直接经验而没有耐心欣赏)
就目前看过的(数量上简直太少)这几部而言,算上do the right thing,除了inside man,几乎全部都和种族有关。25th hour介于是与不是之间,因为Monty的爱尔兰身份,很难像“德国人、荷兰人”等等族裔那样被忽略掉。而Summer of Sam就更明显的利用了爱尔兰人这一族裔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把故事建立在这一背景上。
可见Spike Lee把种族这一维度看的很重要。没有种族作为背景,似乎对他来说,电影的叙事就单薄得不行。更何况,他的电影给我一种,如果全片两小时,前100分钟都是琐碎的铺垫的感觉。很多人可能看到20分钟,50分钟,甚至是硬撑到89分钟的时候,都因为不知所云或者抓不住主线而想要放弃。可是,如果一旦挺过铺垫期,或许是在第101分钟,达到了高潮,那么之前所有看似琐碎的内容,都会拼凑在一起,向你砸来,让你完全抵抗不住,招架不了,泪腺崩溃,内心防线也崩塌。
但奇怪的是,种族这一变量在do the right thing中,却充当着一种矛盾的作用。我的意思是,当Spike Lee在这部电影中讨论种族,而且是自己的种族时,他的客观、冷静、层次分明恰恰告诉我们,过于简单地将人们按种族分类,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这里所谓的愚蠢,Spike是指“激化矛盾”。
我们继续。整部电影中包含着以下几类人:
1. 完全看不起黑人的意大利人------Sal的大儿子 (使用意大利人的用意,应该比爱尔兰人还微妙,因为他们的地位在所谓高加索人中比爱尔兰人更高一层,但绝对地位太低)
2. 比较温和的意大利人------Sal,至少是在做生意层面“有求于”黑人客户,所以不想和黑人发生任何冲突,尽管也坚守自己的意大利人身份
3. 能融入黑人的意大利人------Sal的小儿子,跟Mookie关系很不错
4. 完全看不起意大利人的黑人------要求挂黑人照片那哥们儿 ,smiley,radio也可以算吧
5. 比较温和的黑人-------Mookie,一群人里有几个说自己从小吃他们家披萨的年轻人
6.一直保持头脑冷静的黑人--------da mayor
7.韩国人
在这7类人中,推动故事发展,将之前琐碎的故事片段逐渐拧到一起,不断让矛盾深化的,其实只有两类人--------温和派2和5,因为其他人的立场自始至终几乎都没有变,因此他们的行为和与他人之间爆发的冲突,顶多算是帮助故事发展的客观条件,而不是故事的看点。
看点或许在于一开始,smiley拿着俩大M的照片然后说啊我们黑人没有领袖啊,但这只是交代了故事背景;看点或许在于挂黑人照片哥们儿和Sal的争吵,闹得整个餐馆都不安静,他还说其实他们意大利这一家喜欢的明星也都是黑人嘛,甚至还让Mookie站出来和事,但这也只是铺垫了剧情,因为对于看不起意大利人的黑人来说,这种看不起迟早要露出来;看点或许还在于Sal开着他的车从玩儿水的黑人年轻人中过,然后这些坏小子往Sal车里灌水——对这其实就是看点之一,因为Sal的态度,渐渐地改变了。
逐渐步入高潮的一个重要情节是Sal杀死了radio的radio。原因是Sal嫌放歌吵,而这也构成了radio放歌挑衅的理由。然后radio和挂照片哥们儿开始和Sal全家打起来。然后店里那些原本温和派的黑人少年不干了,大家厮打起来。然后警察来了,然后(黑)警察打死了一个黑人。
然而我认为整部电影的高潮,是Mookie跑到垃圾桶里拿了个金属的东西,然后开始了他对自己雇主的财产进行打砸抢的极其恶劣举动,因为这不仅引发了之后的放火。更可气的是,打砸抢简直是个白眼狼行为,因为Sal之前曾经说过,这个披萨店有Mookie一份,他根本没把Mookie当成外人。
为什么从“把录音机声音关掉”这样的事情,逐渐演化为一场毫无必要、毫无征兆的暴力冲突。Spike Lee的解释是,因为其中的温和派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是这7类人中,原本属于温和派的人的敌我观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们把“种族”这一标准,加入到了评断敌我关系的过程中来。而一旦我们将自己和他人种族化后,我们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忘记日常生活中的平等身份的接触和互动,就会产生出无条件的爱,进而容忍甚至传递无条件的恨。韩国人就更别说了,自己为了免遭牵连,就说自己是黑人,彻彻底底地投机分子。不过Spike Lee在这里引入第三个种族,的确美国社会从内战开始之前就已经不是黑白对立的种族关系了,也提升了故事的复杂性,更符合现实。
电影的结尾引用了俩大M的话,这和一开始Smiley在教堂前的“布道”行为相呼应。两位大M是民权运动时期对立的黑人思想的两派,当然,二人只是政见不合,并非敌人。我甚至觉得他们分别是booker t washington和w e b dubois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两段引用中,争锋相对的焦点是暴力,想要获得权力,是否该使用暴力。整部电影的主题曲主打,“fight the power”,在电影一开始,也是边防这首歌,歌词几乎就这么一句,配一个女的打拳击的场景。


可是电影真的是关于暴力本身么?或许是。Spike Lee肯定想说,暴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只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比如我们可以吃披萨的地方就再也没了,比如Sal自己不冷静,亲手打下的基业就这么没了等等等等。但(诉诸)暴力也只是一个结果,原因是什么?什么导致了暴力?
是不应该简单地将人以种族为标准划分成你我他。即不该种族化。
如果这个你做不到,那就不要做那个摇摆的温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