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 生生不息——《入殓师》的人生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三十多年前抛家弃子的父亲传来死讯,小林大悟和妻子前往父亲所在的港口处理后事。面对陌生的父亲的面孔,看到旁边贴着小林希淑的遗物的一个旧纸箱,大悟心生悲悯,"到底算是什么呢,他的人生,活了70多岁,遗物只是一个纸箱"。那么长时间的分离,孩提时残存的记忆已不再清晰,现在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个叫做父亲的老人,孤零零在异乡死去的老人,小林大悟已没有了刚刚的那份抱怨和激动。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直到看见两个丧葬人员进来草草地就要将父亲的遗体抬进棺木,他突然感到悲从中来。他冲上前强行制止住他们,两个工作人员停住诧异地看着他,大悟的妻子慌忙上前解释,她说到"我的丈夫是入殓师"。
这时优美的大提琴声响起,舒缓动人的旋律如清泉般缓缓流动,小林大悟,以入殓师冷静、准确的手法,怀着温柔的情感为逝者整理仪容,他双手微颤,双眼模糊,泪光中他似乎看到父亲的微笑。尽管三十多年的生离,这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老人临终时手心里紧紧攥着的竟是一颗不起眼的鹅卵石,他凝视这颗似曾相识的小石子,几近消失的记忆瞬间如潮水般涌来,他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爸爸"。冰雪消融, 琴声悠扬。妻子美香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场景,热泪盈眶。听到这一声呼唤,她欣慰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她将那颗小石子捧在手中递过来,小林大悟一把握住妻子的手,将小小的鹅卵石和妻子的手一起紧紧地贴在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上,他们彼此凝视着,会心地微笑,他们传递和感受着爱与温暖,期待着新的生命的降临。
死生契阔,生生不息,自然的更替,生命的轮回。人生的路阴差阳错,兜兜转转,风雨兼程地往前赶,难道都是为了此刻能送你一程?
影片《入殓师》讲述了一个失业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与妻子美香离开东京回到老家山形县生活。经济拮据的大悟在偶然间看到一则条件似乎不错的招聘广告,结果误打误撞成为一名入殓师的故事。大悟对入殓师这个职业并不了解,从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接受,他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妻子因不满大悟的选择而离开家,朋友因鄙视入殓师的工作而嫌弃他,这些都让大悟想过放弃,但是在跟随事务所的老板佐佐木见习的过程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悲喜和生死一念,慢慢体会到入殓师的职责所在。妻子美香因为怀孕重新回到大悟的身边,在经历了澡堂老板娘的突然离世,亲自看到大悟工作的场景后,妻子也慢慢开始接受了大悟的选择。故事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影片最后设置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失踪三十多年的父亲突然传来死讯,毫无心理准备的大悟该如何面对?一直在平铺直叙中娓娓道来的故事,一下子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生与死,情与理,爱与恨,命运的跌宕,生命的延续,影片最后对人物内心情感冲突的戏剧化处理,不仅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生命和死亡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入殓师》以日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表达了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尊严,宇宙万物的生命轮回,四时有序的自然规律,同很多日本影片一样,《入殓师》通过对平凡生活细致入微的情感刻画以及对入殓师工作极致的美学追求,波澜不惊地展现了东方人的生死观。再加上配乐大师久石让荡气回肠的优美音乐,使得整部片子像一股暖流在观众心间流淌,该片曾获得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大奖。
人的一切信念都是从体验死亡而来。小林大悟成为入殓师的第一天。佐佐木让大悟作为道具,上了一堂入殓师的教学示范课,此时的大悟对入殓师还是一片空白,示范表演也很滑稽。从这一课开始,大悟踉踉跄跄的走进了入殓师的队伍。
人生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成为入殓师的第一关是非常艰难的。平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死亡,而且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这对小林大悟来说,几乎是一次惨败的经历。心中除了惊恐还是惊恐,根本没办法控制,几致于仓皇逃离。尽管如此,佐佐木完全能理解,依然给了不错的工作报酬。
直面死亡带给大悟的除了心理恐惧之外,也让他深刻感悟到生命的美好。曾经一心只想当个大提琴演奏家,因为乐团的解散不得不放弃,回想起失业后的生活,内心十分迷茫,白天的经历让人无法安睡,他拿出尘封很久的大提琴,给已然暗哑的琴弦打上蜡,熟悉而美妙的琴声重新响起,此刻,沉浸在音乐中, 小林大悟甚至回忆起童年和父母在河边嬉戏的场景,似乎看到已渐渐模糊的父亲母亲的笑脸。
在山形县冬天萧条开阔的原野间,成群的划过天空的白色飞鸟翩然落在河流之上,大自然的一切那么美。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大悟伏在桥边看逆流而上的鲑鱼。为什么那些鱼总是要拼命游回去,途中有大量的鱼死亡,但仍然孜孜不倦。洗澡堂的大叔经过他身旁时,也看到这样的情景,随口说了一句:"是自然定理吧,它们天生就这样!"
是啊,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最不同的就是生,万物最相同的就是死。死亡是谁都会经历的,但是死亡的原因不同, 入殓师只是人生通向死亡道路上的一个过客 ,他做的只是让活着的人记住死去的人。
事务所的老板佐佐木驱车来到河边找到大悟。这次他让大悟看到了肃穆庄重的入殓仪式,同时也看到了入殓师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死者的家属围坐旁边,看着入殓师的每一道工序,大家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有没有夫人生前用的口红?"佐佐木转身问道,众人一愣,女儿很快反应过来起身去拿,大家忽然感受到入殓师的细致和用心。女儿拿来母亲常用的口红,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大家看到故去的亲人仿若熟睡的美人般躺在那里,即使最悲伤的离别,也要留下你最美的的容颜。入殓师用双手唤醒冰冷的往生者,赋予永远的美丽,冷静,准确,怀着温柔的感情,和众人一起,在告别仪式中为往生者送行。小林大悟在一旁观看着,这一刻他体会到一切是如此美好。
未知死,焉知生?人生命的完整性在于"了生死"。死亡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就这样小林大悟继续跟随着老板学习入殓师的工作。在这过程中,见到各种各样的死者,听到不同的人生故事,看到不同的人生表情。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在入殓师的眼里,他们都是平等的,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尊重和深情,用一种庄严而美好的仪式,为死者送行,给生者安慰,小林大悟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只有在死亡中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生不可喜,死不可悲。小林大悟从心底慢慢了解并爱上这份职业,他已经可以独立承担入殓师的工作了。演奏家的梦想虽然放下,但这双手依然在弹奏生命的乐章,不同的是,现在弹奏的是生命的最后一个音符——休止符。
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是走向下一程。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众生平等,无分别心。我想入殓师最能体会到这一点。小林大悟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入殓师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在自己还是年幼的孩子时,便和自家咖啡店的店员一起失踪的父亲,三十多年来杳无音讯。母亲已过世多年。现在要去给“脱离父子关系”的父亲办理后事。一开始小林大悟本能的拒绝了。但在公司秘书的劝说和内心的抉择下,大悟最终决定去送父亲走完这人生的最后一程。
回到本文的开头,我们看到,作为入殓师的人生课,小林大悟已经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怀着深情,给生命宽容,对生活热爱,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不过是,于无声中恍然惊觉生命深处对光阴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