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故事


有时候一段路走了很远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很难让人甘心放弃。但世间也只有传奇的人物才不会放弃,从而造就了英雄传奇的故事,就像今年(2016)上映的那部根据真实事情编拍的电影《The Finest Hours》里的海岸警卫队员韦伯那样——何况主角小生是去执行任务救援的。在面对险恶的风雪天气、波涛汹涌的巨浪、渺茫的机会、队员同伴的退怯情绪、九死一生的事情,想起未接任务之前还有点心生怯意的韦伯,那时却突破了恐惧的心理,变得坚强、果敢和沉稳。想一想其实韦伯接到任务后,而且还有长者告诉他不要去冒不必要的生命风险,完全可以开着船在离岸附近转两圈意思意思得了的,然后回来说自己尽力搜救了。可他就是那么的认真尽职尽责,不放弃。这不仅仅是电影反映了一个大男孩到成熟男人的蜕变,也恰恰又一次衬托了美国人民心中仰慕英雄和拥有英雄主义的饱满情结。
说到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故事,让人容易立马想起的还有另外一部10年前的电影《The Guardian》。
“当风暴把整个港口封闭时,我们出任务;当海军陆战队那帮小朋友们被飓风困在军舰里不能动弹时,我们出任务;就算上帝本人从天堂降临要用狂风把你们家屋顶掀翻烂去时,我们出任务。”
“这所学校(是从精英中挑选出来的)淘汰率达到50%以上,所以如果有任何奇迹,你们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那样你只能拿到微博的薪水,而且有可能独自在浩瀚冰冷的海水中慢慢死去……”
一听《The Guardian》上面他们的两段慷慨激昂的格言,你就能感觉到这部电影是偏向高调和彰显个人英雄能耐的。主角帅、肌肉发达、阳光好强、酒吧里还很懂得如何泡妞把妹,那也算是生活中的另一种高大上了。此外还有凯文.斯科特纳扮演的传奇的救生员Ben, 他那传奇的故事,不管你有多牛但也比不了他那几乎无人可以超越的“数字”,接着never let go一曲回荡,便压制住了多少人的泪水在眼睛先打转然后慢慢流淌。
与电影后者相比,《The Finest Hours》看起来就显得非常的低调务实,就像有钱人的巴菲特只住几万美元的房子一样,也不知道是否这两部关于海岸警卫队救援的英雄主义电影冥冥之中也要有一个相互回应的过程,歪打正着或者是碰巧。在高调与低调的之间穿梭于银幕。
《The Finest Hours》或许毕竟是真实的故事,故事从爱情开始,也以爱情为结尾,低调得有点羞涩,从男女主角约会第一次见面的韦伯对自己穿着不太自信的感觉,到片尾两人相拥确定挑好的日子结婚,都低沉的叙述着故事的发展。整部电影虽然没有什么激荡回旋的配乐,即使是在大风大浪之中韦伯如此坚定的告知自己的同伴队友绝不会回头,也绝不会放弃的表现出英雄气概时;即使是在遇难的大船将要崩裂进水、情节特别紧张的时刻,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曲目相伴。但是就算场面没有这些‘即使’,整部电影也能让你突感什么叫做惊心动魄,你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部低调的影片。
但更让人显得低调得不可思议的是另一个男主角——雷.希伯特,遇难轮船的一位首席工程师,是他力排众议靠自己的学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让大家团结起来,可以说他力挽狂澜于即倒,匡扶大厦之将倾救了船员们和自己的命,自己还是最后一个人下到救生船的,让不服的人心服口服。如果没有雷.希伯特大胆的正确的前期作为,人和船都早早沉入海底,那后边也就没有韦伯他们四个小伙救援队员什么事情了,顶多是在海浪中冒着无畏的风险,生死天定,捞一个勇敢勋章或者赞誉,不过那金质救生奖章也估计没他们的份了。同样如果没有韦伯他们的坚定救援信念,希伯特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也许都将白费,最终还是会沉没于茫茫海水之中,无人知晓和问及。但是上帝总要眷顾、苍天总要发情的,不然怎么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得以长命?如果没有英雄传奇的故事,世间又怎能叫人甘心放弃呢?
救援成功后,伴随着人们集结在岸边的车灯,突让人心里感觉格外的温暖和舒坦。韦伯和女主角未婚妻又可以相依相爱了。可是最后总让人有一种少了什么的感觉,突然间你会隐约的想起一个人,雷.希伯特,长得还算帅气的男人,默默无闻的离开却没有什么特写,或许这是电影故意最后想告诉大家:这样的好人不多了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thompson316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