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人民的名义》——角色们的权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政治权谋:吕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吕副局长是剧中出现不多的人物,但也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真实而普通! 吕副局长是汉东省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的副局长,陈海的副手。但看他的长相与身体情况来看,是一位在政法线上摸爬滚打的老检察了。 不过,工作这么多年还是个副手,一直没机会能当上一把手,至于为什么,剧中没明说。但是可以猜出来的,要想升上去,必须要有“政治资源”——说俗了就是靠山。要不然,自己的成绩和能力谁能看得见呢?没办法,这就是中国的政治生态。 当然,凭借着能力和业绩升上去也是可能的,但吕梁是个极为稳重的人,应该不是个乱说话、敢出头的人。像李达康敢拼敢冲、侯亮平不管不顾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官员都是求稳的。 不过,吕梁不是孙连成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场混子,他表现出了极强的原则性和娴熟的业务能力——开拓进取虽然重要,但稳稳守成也同样可贵。 但凡是进入政坛的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都想往上走! 不过,只要不做违纪违法的事情,这种求进步的心态都不算为过,而且也是积极的。 但是,空降的侯亮平让他的愿望泡汤了! 在中国的政坛中,有一种习惯叫做论资排辈,论岁数和长相,吕梁可以当侯亮平陈海的长辈了。陈海业务能力强,而且敢打敢冲,更有红二代的政治背景,吕梁也许心里不服,但至少还是兢兢业业地配合着工作。当陈海出事的时候,吕梁扛起了大旗,带领着一干可以做自己儿女的小字辈稳住了局面,继续开展工作。 这个时候的吕梁,从某种意义上是众望所归的局长,他自己也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结果... ... 这时候吕梁的心情,恐怕就如同百米冲刺到最后,眼看胸脯就要撞上红绳的一刻!突然脚崴了! 这就不难理解,吕梁上来就给侯亮平一个不爽地黑脸了。 ... ... 终于,侯亮平碰上麻烦了!在这种时候,肖钢玉蹦了出来,此人就不用多言了,他是为了拿下、撵走侯亮平而来的。虽然剧中没说,但是这时候吕梁也负责了此事(我估计高老师在这件事上下了点功夫,毕竟,主管政法的省委副书记还是有一手的),原本就有“宿怨”这一次,更是公报私仇的好机会! 但,吕梁却丝毫没有乱来的意思,他是个党性原则性很强的人,也许对侯亮平有些不爽,但他还是能够秉公持事的!在肖钢玉的上窜下跳时,他坚持原则和纪律,力求证据完善,才能采取行动! 当然,吕梁虽然升不上去,并不代表他的政治嗅觉和头脑差,他看得出来,汉东现在的局势微妙而复杂,并且犹如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没准什么时候就爆炸了,更不知道会把谁端上天——吕梁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能力和资源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纵横睥睨。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和纪律来面对此事,一板一眼,如履薄冰。 一方面是空降过来的侯亮平。而且几乎在同一时间,省委书记都是空降的,空降的时间如此契合,而且但凡是空降背后不定有什么样的背景!而另一方面,是汉东错综复杂的地头蛇们,他们上到省委(甚至有了所谓的“汉大帮”),下到各个权力基层部门,这些人的势力不可小觑! 吕梁看得出形势,更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资源。所以,他选择了最稳的方式,不动声色地面对着对侯亮平的审查,并在出现清洁工塞照片和字条的事件后,依然不声不响不汇报... ... 只是机械地找着两个证人——因为他知道,照片没办法证明什么法律问题和纪律问题(至少只靠这几张照片,做不了什么实事),而胡乱汇报的话,弄不好把自己也卷入了政潮中! 当然,吕梁也是个遵纪守法而且耿直勤奋的好同志——但好同志也懂政治和明哲保身,也是个政治上的明白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吕梁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且明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