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咖啡会睡不着,看了六弄会想很多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
一般看完电影,都会上豆瓣,有的时候看看大家看完电影后的感觉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的时候想借助大神的力量回味一下观看过程中遗漏的细节。然而从来没有写过影评,有的时候看完很晚了,想写却又很累,有的时候身边没有电脑,用虚拟键盘又没有感觉去写,好吧,总之有各种借口。
今天,很巧,不早不晚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又刚好又键盘可以敲,又有时间有想法写点儿啥。第一部豆瓣的影评就献给《六弄咖啡馆》吧!
很早就听过这个电影,但是没太注意。之前看过董子健的《青春派》,也没有多大的印象,可能有的只是,啊,这个男生和我一样属鸡,还比我小几个月,然后对主题曲有印象,南征北战唱得那叫一个热血。这段时间,《向往的生活》和《高能少年团》的热播,再加之其与孙怡的八卦新闻,又无意间在网易云上看了孙燕姿《半句再见》的MV,好吧,就翻出这个电影看看!
到现在都还没讲到和这部电影有关的。。。
一开始,真的对董子健同学的台湾腔表示很不自在,因为很假,假到有一度想关静音,北京小爷儿说不出台湾男生台湾腔的那种苏苏软软的赶脚。听得最舒服自然的是小绿和心蕊在咖啡馆里生气悲伤哭泣的那一段,董子健不带台湾腔的呐喊,不容易让人出戏。
最后的结局,实在惊到我了,就这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一直挺难理解有什么坎儿是跨不过去的呢?为什么要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呢。。。也许是自己生活得没有那么的艰难,不幸的事没有一下子蜂拥而至吧。
别人家的青春看上去总是很有意思的,这里也不例外。有恶作剧,有不说破的小暧昧,有兄弟,有玩闹,有甜蜜,有痛苦。每次在青春片里看到男生女生之间的小情愫,都特别想对自己爆个粗,你丫上学的时候都在干嘛?!学习?也没见你学出朵花儿来呀!打扮?一直很村啊!交朋友?where are your friends!所以,很羡慕他们的高中生活!(虽然猜到后来可能会比较悲剧)大部分同学的高中生活都是平淡的,为高考而不懈地奋斗着!作为一个结束高考快5年的人,嗯,高考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也似乎没有之前想得那么重要了。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句话“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困惑,那些你现在觉得是天大的事,在过来人眼里,也许就是那些年活着的意义”。
别人家的初恋,总是有哭有笑,有甜有虐。“喜欢是一种能力,被喜欢是一种天赋”,我就记得这一句,我希望自己有这种天赋,但是现在看来,我似乎连这种能力都暂时木有get到。
家人亲情总是比爱情更能触动我。我们长大了,长辈变老了,就好像我们也只会和爸爸妈妈说自己过得还蛮好的,不缺钱一样,他们也只会说他们很OK。虽然他们暂时的报平安报OK会让子女不那么担心,但是如果藏不住了,突然知道一些不好的事,真的让做子女的我们又心疼又无奈又自责。小绿妈妈的离开,似乎是突然的,但又有些许伏笔,只是小绿没在意。
记得之前有一段时间,爸爸老是让我回家,甚至都特别肉麻地说想我了,我还想着这是咋啦,也就那么一听,一直拖着没回家,后来回去了,一出站老爸就和平常不一样的握住我的手,说老妈摔了,在医院。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当时的感觉,懵加自责,心疼却也无助无奈。。。
阿智和心仪,打打闹闹,最终走到了一起,很幸运很幸福。
阿智和小绿,好哥们!“阿智,是不是好兄弟,是就陪我上台北!”然后就冒着台风从高雄到台北。为兄弟大打出手,为兄弟“漂洋过海”,为兄弟!真好!男生就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兄弟,真好!
听到“上了大学就会分开,因为距离远”,然后想到这是部台湾片,大学再怎么考,也都还在台湾啊。台湾的大小和大陆的一个省差不多,真的不算远。我们才是真的天南地北了。我这儿艳阳高照,你那儿大雪纷飞;我这儿日落时分,你那儿繁星点点。不过,距离这种事情,心里有距离,哪怕贴在一起也没用。远距离恋爱,异地恋,真的挺累的,虽然一直没有体验过(也不是很想体验),但看周围的同学什么的,确实需要勇气、信任和更多的谅解。
听着《半句再见》,想到的暂时也就这些了,结局比我想得更悲伤,唉……
人生,像走在一条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人生可以有许多弄,不然就太平淡了,但是,希望我们的每一弄都有个小出口,当我们老去,满足充实地走到自然生命的死胡同的时候,再与这个世界再见……
一般看完电影,都会上豆瓣,有的时候看看大家看完电影后的感觉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的时候想借助大神的力量回味一下观看过程中遗漏的细节。然而从来没有写过影评,有的时候看完很晚了,想写却又很累,有的时候身边没有电脑,用虚拟键盘又没有感觉去写,好吧,总之有各种借口。
今天,很巧,不早不晚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又刚好又键盘可以敲,又有时间有想法写点儿啥。第一部豆瓣的影评就献给《六弄咖啡馆》吧!
很早就听过这个电影,但是没太注意。之前看过董子健的《青春派》,也没有多大的印象,可能有的只是,啊,这个男生和我一样属鸡,还比我小几个月,然后对主题曲有印象,南征北战唱得那叫一个热血。这段时间,《向往的生活》和《高能少年团》的热播,再加之其与孙怡的八卦新闻,又无意间在网易云上看了孙燕姿《半句再见》的MV,好吧,就翻出这个电影看看!
到现在都还没讲到和这部电影有关的。。。
一开始,真的对董子健同学的台湾腔表示很不自在,因为很假,假到有一度想关静音,北京小爷儿说不出台湾男生台湾腔的那种苏苏软软的赶脚。听得最舒服自然的是小绿和心蕊在咖啡馆里生气悲伤哭泣的那一段,董子健不带台湾腔的呐喊,不容易让人出戏。
最后的结局,实在惊到我了,就这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一直挺难理解有什么坎儿是跨不过去的呢?为什么要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呢。。。也许是自己生活得没有那么的艰难,不幸的事没有一下子蜂拥而至吧。
别人家的青春看上去总是很有意思的,这里也不例外。有恶作剧,有不说破的小暧昧,有兄弟,有玩闹,有甜蜜,有痛苦。每次在青春片里看到男生女生之间的小情愫,都特别想对自己爆个粗,你丫上学的时候都在干嘛?!学习?也没见你学出朵花儿来呀!打扮?一直很村啊!交朋友?where are your friends!所以,很羡慕他们的高中生活!(虽然猜到后来可能会比较悲剧)大部分同学的高中生活都是平淡的,为高考而不懈地奋斗着!作为一个结束高考快5年的人,嗯,高考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也似乎没有之前想得那么重要了。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句话“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困惑,那些你现在觉得是天大的事,在过来人眼里,也许就是那些年活着的意义”。
别人家的初恋,总是有哭有笑,有甜有虐。“喜欢是一种能力,被喜欢是一种天赋”,我就记得这一句,我希望自己有这种天赋,但是现在看来,我似乎连这种能力都暂时木有get到。
家人亲情总是比爱情更能触动我。我们长大了,长辈变老了,就好像我们也只会和爸爸妈妈说自己过得还蛮好的,不缺钱一样,他们也只会说他们很OK。虽然他们暂时的报平安报OK会让子女不那么担心,但是如果藏不住了,突然知道一些不好的事,真的让做子女的我们又心疼又无奈又自责。小绿妈妈的离开,似乎是突然的,但又有些许伏笔,只是小绿没在意。
记得之前有一段时间,爸爸老是让我回家,甚至都特别肉麻地说想我了,我还想着这是咋啦,也就那么一听,一直拖着没回家,后来回去了,一出站老爸就和平常不一样的握住我的手,说老妈摔了,在医院。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当时的感觉,懵加自责,心疼却也无助无奈。。。
阿智和心仪,打打闹闹,最终走到了一起,很幸运很幸福。
阿智和小绿,好哥们!“阿智,是不是好兄弟,是就陪我上台北!”然后就冒着台风从高雄到台北。为兄弟大打出手,为兄弟“漂洋过海”,为兄弟!真好!男生就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兄弟,真好!
听到“上了大学就会分开,因为距离远”,然后想到这是部台湾片,大学再怎么考,也都还在台湾啊。台湾的大小和大陆的一个省差不多,真的不算远。我们才是真的天南地北了。我这儿艳阳高照,你那儿大雪纷飞;我这儿日落时分,你那儿繁星点点。不过,距离这种事情,心里有距离,哪怕贴在一起也没用。远距离恋爱,异地恋,真的挺累的,虽然一直没有体验过(也不是很想体验),但看周围的同学什么的,确实需要勇气、信任和更多的谅解。
听着《半句再见》,想到的暂时也就这些了,结局比我想得更悲伤,唉……
人生,像走在一条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
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
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
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
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
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人生可以有许多弄,不然就太平淡了,但是,希望我们的每一弄都有个小出口,当我们老去,满足充实地走到自然生命的死胡同的时候,再与这个世界再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我想念十一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