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父亲们和他们励志而克制的感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有人说这是一部名字烂透了,内容好极了的电影。他们说《摔跤吧!爸爸》不如改成《摔跤吧》,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爸爸”才是电影的题眼。
当听到阿米尔·汗主动增肥饰演角色的时候,我喃喃自语:“演员的自我宣传罢了” 。可在电影中看见一个男人从“精干”到“肥胖”,以至于“老态龙钟”这个词都蹦入我的脑中。我盯着阿米尔·汗腰上的肥肉许久,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见过的父亲们,大抵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肚子。父亲们当真喜欢圆滚滚的肚子吗?不是吧。
在高中年代,曾与一位做了三年父亲的小哥哥在一场宴席中久别重逢,他对我憨憨一笑,那个曾经的追风少年如今变成了油光满面的大叔,我们口中的“大人模样”。“生活还是蛮忙的,不然老婆孩子怎么办?”说着他喝下一口啤酒,点起一根四十五的黄鹤楼香烟。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强烈的反差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只会出现地更加频繁。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一个男人要撑起一个家,“甚至与全世界为敌”。增长的出了身上的脂肪,还有心中一份隐秘的责任。
没错,生活很艰辛。但是男人们不愿意轻易展现自己的艰辛,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把生活的重任自动地归到了自己的肩上(当然,电视节目里的反例也有很多)貌似如果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在朋友圈里发上一句“为什么生活这么艰辛?”就会被视作异类。
那些父亲们总是喜欢站在子女的身后,父亲们不喜欢哭却也不喜欢笑,话不多却让人记忆难忘。他们看似漫不经心的举动,往往在时间的检验后提现了价值。父亲励志而克制的感情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影片中的父亲看似是因为自己的“梦想”把女儿逼上了摔跤的道路,但提前也有交代因为女儿们的“特殊格斗技能”。即使女儿们拿到了全国冠军,父亲也不忘提醒她们需要更远大的理想。在理想路上遭遇挫折后,父亲也只是轻描淡写说了几句,便开始自己的训练。影片里的父亲啊,没有拿着戒鞭在你的身旁,没有长篇大论的心灵鸡汤,他只是默默坐在你后方的某个角落,在你需要他的时候喊一句“继续进——攻!”
说起印度这个国家,出现在人们脑海里面的莫过于“印度宝莱坞”、“印度泰姬陵”和印度某油了吧。众所周知,印度片好歌舞,但这部影片的歌舞并不多,仅仅在女主角童年好友出嫁时有一次,歌舞升平之后,小女孩开始了自己的独白。小女孩啜泣着,她不甘于平庸乏味的一生,不愿意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相夫教子。看着好友哭泣却无能为力,这时的两位小摔跤手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福。她们才知道父亲不是疯子,她们的幸福是建立在父亲疯子一般的固执之上,她们的幸福在一个印度农家是如此来之不易。
今天是母亲节,我送了母亲一盒花,母亲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转念一想,如果我送父亲一束花,他又是什么反应呢。说着我发现,很惭愧、很可惜,我还没有给父亲送过礼物。
影片里,阿米尔-汗的眉头时刻紧皱着,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远方也看到了希望,仿佛他预见了苦难也预见了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