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说是为了吸引年轻人,才增加《人民的名义》的“时尚感情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在众多报道中M看到了真·扎心的:导演称为了吸引年轻人增加了一些时尚元素,感情戏和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
时尚元素是洗剪吹?
感情戏是假结婚扯假证?
年轻人的话题是造谣转帖是否超过500次???
作为一名标准95后,上世纪末的遗珠,
表示坚决反抗
定要好好跟导演嗑个瓜子喝杯茶查个水表写个检查
M通过对身边正在追这部剧的少年少女们的部分走访了解到,很多人在郑胜利、张宝宝、林华华、刘珊等角色的部分,诚实地选择了快进。
WHY?——角色设置扁平,而人物剧中负担的使命又十分艰巨。
角色刻画:年轻人都网瘾少年、杀马特和傲娇小公举?
郑胜利、张宝宝:染着一头杀马特,干着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歪门邪道”里,做着发财梦,想着机会啃老,偶尔能帮上点忙还靠瞎猫碰上死耗子、歪打正着。
林华华:第一集跟踪逮捕丁义珍行动中,正义的脸上写着“我在执行公务,勿扰”,这不是打草惊蛇,这是直接怼蛇。平时爱好,除了嫌弃自己的男朋友就是嫌弃大龄剩女陆亦可,案件分析都是身边的人在做。这样的肤白貌美眼大的傻白甜角色应该去偶像剧里担任女一号啊,在反贪局实在是委屈她了。
刘珊:一个如果我说“侯亮平外甥女”大家或许更知道是谁的角色。她的戏份相对较少,平时的日常活动除了教侯亮平儿子数学,就是逛淘宝和跟爱哭的毛毛虫聊天然后转帖。她推动剧情的两次,都是网聊得来的。在最新的剧情里,小姑娘只身来到汉东去网友的阿尔法公司应聘。这样一个几乎让人看不到智商存在的空气般的角色。
总结下来,剧中出现的年轻人都是洗剪吹、傲娇小公举和网瘾少女。导演和编剧为他们安排的任务就是咋咋呼呼烘托热闹的气氛,这么干的角色,演员哪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呢。
再加上以上几位演员的表演中竟巧合地出现了夸张的表情和用力的台词讨好观众……翻译成观者心理就是,尴尬癌。
使命过重:扁平的小角色扛不动
M在追剧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导演编剧希望能从这样一部打破局限的反腐剧里体现新的时代特色。
比如网络反腐途径、
网络舆情处理、
(跨越京州和北京距离的)网络社交、
网上打工(500套保安服、林珊远程设计)、
年轻人的感情观(林华华和郑张又不同)、
不法分子钻漏洞(培训学校校长)等等等等
好多好多问题,都通过这四个年轻人的角色传达,造成的后果就是,一开始过于简单的人设与后来妄图赋予他们过高的使命之间的矛盾。
胃口就那么点,硬塞容易撑着还落下个浪费粮食的恶名
如果那个猥琐的培训学校校长被张宝宝胖揍一顿之后被绳之以法而与剧情再无干系,那这个人的出现我严重怀疑是给导演编剧送礼来着。
林华华除了漂亮,请给我第二个让周正追她的理由。
刘珊如果那么会教侯亮平儿子数学,那么请让她安安稳稳做个小学数学老师吧。我一度以为她是个高中生设置,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出来说过?
因为本剧中心在官场在中年人的世界,所以老百姓和年轻人的角色数量必须相对少一些,否则牵扯出太多人,剧中人物名字还没记住,大boss就落网了……那这么少的人物,你就不要再压这么多的任务啦,几个宝宝表示做不到啊。
能理解编剧和导演希望的是大小人物结合、严肃严密的反腐和轻松的老百姓生活打配合,让这个剧体现的时代足够丰满足够真实,也让这个剧不会使得观众一直绷着一根弦、感觉审美疲劳。
从小老师教我们写作文要讲究详略得当,大人教我们做事要知轻重,怎么到了这部剧里,情节就不分轻重缓急的被一顿乱剪,导致我曾经一度以为这是导演的另外一部作品《老大的幸福2之郑胜利的网络新时代》
其实个人觉得,只要把符合他们老百姓、年轻人这个身份该有的生活表现出来就足够让这部剧丰满了,毕竟如果是为了看老百姓的日子我们会选择《老大的幸福》或者《乡村爱情9》
在M个人比较喜欢的《琅琊榜》里,有一个叫做童路的角色,在演员介绍的表格里排到第31位,可他的故事,从为什么投靠并忠心于梅长苏到如何纠结背叛并最后死于初心的一些列性格和内心刻画都是如此丰富,那《人民的名义》里演员表排在第13,戏份辣么多,人物却不如一个小角色丰满,这锅谁背?
百度了一下两位,导演李路1966年生人,代表作《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人民的名义》;
编剧周梅森1956年生人,代表作《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人民的名义》,
试图从年龄、代沟和一贯擅长作品风格方面为他们角色处理问题寻找解释的理由。(哎,算是开脱吧……谁让我是真爱粉)
凑合的情感线,怎么让我们喜欢
剧中展示出的感情只有两个字——凑合。
林华华周正: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认识别人而凑合;
郑胜利张宝宝:郑胜利一提是假结婚,张宝宝就提撤股份,的凑合;
祁同伟梁璐:为了权利和报复而凑合
……
最大的感情线:陆亦可赵东来,因为陈海成了植物人而凑合;
这样消极感情观,是能吸引人的感情么
我们必须声明: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不是感情线,而是用心的作品。
我从来不反对在严肃的剧里加一点情感作为调味剂,但盐终究是盐,加一勺半勺还行,可盐不能代替菜不是。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导演编剧
不要把年轻人看扁
哼
好评,顶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