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电影,综合一点各家之言,我写一下我对这部影片的结论。可能写得挺长,请耐心阅读。
我们都有丢失某样东西的时候,这东西可能有形可能无形,东西丢了之后有时茫然不知所措,有时麻木毫不在意,抑或急火攻心上蹿下跳。我们从导演的拍摄手法上来看,寻找过程充斥着荒诞色彩,不断怀疑,不断否定,不断发毛,不断幻想,气氛诡异,开篇晃动的镜头和快速凌厉的剪辑手法把观众带入了一种恍惚而焦灼的情绪感受中,这就奠定了本片的基调。整部影片充斥着明显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色彩,第一人称视角的大量运用更使这种主观感觉愈加强烈。
下面,我基本按照影片中的时间顺序来分析。
首先,在影片开头,讲了他儿子的作文“男生和女生太不一样了,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强烈的性的暗示,而马山对文的评价是“不错”,这也说明在马山的内心深处是认可性、承认性的,但是,妻子,也是一个老师对此作文的评价是“流氓”,这也是现在绝大部分老师家长们会有的反应,同样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性压抑)的体现,这里就已经隐含了一种冲突,与后面马山对妻子无法产生像对小萌的那种激情、看到小萌会有无法遏制的欲望、最终和妻子无法走到一块相合。
儿子的作文引发了他内心某种欲望。女友李小萌抛弃了他,随着时光流逝,他只好把这种欲望压抑在了心底,履行自己作为一个成年男子的义务,娶妻生子,当一个好警察,但是昨天晚上小萌的出现,以及儿子的作文,让他恍然发现,那么久以来,他丢失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在这里,他的思维欺骗自己,那样东西是枪,之后有很长一段他找枪的镜头,这段镜头显示的情绪起伏非常剧烈,事实上,也是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然后,是妻子责骂他“神经病”、“没文化、没知识、没水平,只晓得打人”和儿子哭着“你只知道打我”,加上一堆散落的弹珠,蕴含着一种浓重的怅然若失的情绪。结合影片最前面他妻子叫他起床那一段,我们可以从镜头中感觉到,马山对妻子粗暴态度的一种不满,在妻子和儿子眼里,他可能只是一个会打人的莽夫,他体会不到那种细腻的、温柔似水的爱情和尊重。这时候出现了一片黑暗中一颗弹珠闪着微光的画面,弹珠代表着一种青葱岁月的跳动的激情,而在成年马山茫然黑暗的世界中,那颗闪着微光的弹珠又是什么呢?然后又立马切换了一个手枪的画面,马山再次欺骗自己,他失去的是枪。
枪丢了以后,在所长办公室,他对着一把空的椅子认罪并保证自己会找回枪的,这里就让我们很疑惑了,为什么他不对着所长本人说呢?这里说明了其实他潜意识中是知道自己没有丢枪的,所以没必要对着所长本人说,但是为了欺骗自己他丢的就是枪,他犯了丢枪那么一个严重的错误,所以他在所长办公室,用一个这么严肃的地方,对着空椅子自导自演了那么一场戏,他,努力地压抑自己,不是不忐忑、不恐慌的,所以他拿帽子的手都在颤抖。
再后面儿子提醒父亲“你的东西是不是昨天晚上掉在姑妈婚礼上了”,这个片段就非常荒诞了。首先,那声“爸”,出现的古怪,一开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配合着一大段天空和屋顶旋转的视角。其次,儿子出现的地方和时间古怪,怎么会在房顶上呢?早晨还在家里挨打呢,之后立马出现在爸爸工作单位了,他难道刚才跟着爸爸那么快的步伐来的?大白天的不去上课,跑到这里来,就为了说一句话?三,儿子说的话古怪,刚才儿子还哭着“你只知道打我”,后面那么快,就懂得帮爸爸排忧解难、分析问题了?瞬间脑洞大开了?一切迹象显示了事情的不同寻常,说明了这只是马山的臆想。
之前马山责问儿子有没有偷他东西时,儿子从裤袋里摸出了一包烟。再结合前面的作文,这里,儿子是一个向往着成人世界、对性欲有懵懂的好奇和追求的少年,其实马山看到这样的儿子就想起当年的自己,只是那个自己早已被他压在内心深处了。这里,儿子就代表了他的这种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在他刚压抑完自己以后再次出现了,并且在他的意识里叫嚣着“你丢的东西,就在昨天晚上姑妈的婚礼上呀” !
马山去询问妹妹和妹夫,妹妹说:“反正有五十几个人,我跟青山都认不到。”这就不符合常理了,摆喜宴,妹妹作为新娘,婚礼礼单她该是知道的,婚礼现场该是一桌一桌都去过的,怎么会有五十几个人都认不到呢?妹妹打电话向别人再次求证“谁送马山回去”的时候,马山说“挂起”,为什么要“挂起”呢?如果别人知道谁送他回去的,他不就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了吗?所以事实是马山本来就不想知道答案。
“昨天晚上来了好多人我也不晓得,你挨着哪个坐的我也不晓得,哪个送你回去的我也不晓得,最后哪个走的我也不晓得。”这太不正常了!所以这场对白,马山是真的,妹妹和妹夫的人也是真的,但是他们的回答都是马山臆想出来的,他们真实的回答被马山的主意识给歪曲了,而真正一遍一遍强调“不晓得”的是马山他自己。
马山走的时候,青山问:“哥,想起哪样?告诉哪样?”这个问题简直太愚蠢了!从表面看蠢得无可救药!有种格格不入的怪异感!但是我们还原一下真相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这样,马山询问妹妹和妹夫,妹妹和妹夫不是不晓得,是实实在在的把答案告诉马山的,看马山不说话,所以妹妹在接电话的时候,想再次向别人求证一遍。但是马山让她挂了,走的时候还说:“好,想起来告诉我。”于是青山就奇怪了,刚才问的时候不是把答案都告诉你了吗?还要想起哪样?告诉哪样?啪,一下就对上了!所以,这整场对白,妹妹和妹夫的话中只有接电话、青山最后的话、妹妹最后送礼单的话是真的,其他都是马山臆想的、是假的。
他碰到了卖羊肉粉的刘结巴,与结巴刘在城门口的对话,说明,马山杜撰出了结巴刘的一切,工作、家庭背景、社会关系,都是他的主观思路,他想让结巴是什么,结巴就是什么。结巴一碰到他就不结巴了,所以这是他幻想了一个嫌疑人对象给自己,再次暗示自己真的只是丢了枪而已。
之后,一个黑衣男子(陈军)帮他分析:“凭我的直觉,你不是醉……是兴奋,就算是真的醉了,你也不可能丝毫都不记得”,这句话真相了!马山一直用醉来掩饰自己,他当然不是完全醉了,也不是完全忘了,而是刻意地遗忘了!刻意地抹除自己那段时间的记忆。婚礼上,警察马山特别兴奋,到处敬酒,“从没见过你喝过那么多酒”。奇怪了,婚礼是马山妹妹的,而婚礼上最兴奋的,却是马山。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了他久别的情人李小萌。但是这种兴奋是不正常的,所以他企图灌醉自己,麻痹自己的神经,让自己忘却自己看到了什么,于是酗酒。黑衣男子还说他“真正有凶气”,我琢磨了一下,这里的“凶气”应该不是指他那时就想杀人,而是说他那时有一种狂放肆意的热情,还拼命喝酒,和平时大不相同。
他去找老树精(即老蒋),老树精一开始无意之中说中了他枪丢了,这和下面,老树精无意说中马山也有偷枪动机相应,都是一语中的。
说到昨晚送他的人时,陈军只说了老树精,老树精又只说了周小刚,都没有说全送他的那三个人。陈军和老树精都是知道真相的(看后面就知道),这说明马山的这两个朋友很可能约定好了,因为他们知道马山曾经对小萌的感情,所以要向马山隐瞒李小萌回来了的消息,即使李小萌来了婚宴,也不要让马山注意到。而老树精是因为马山枪丢了,才不得不透露了送的人还有周小刚。
老树精让他去白宫找周小刚,门一开,小萌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时候现实逼得他不得不直面他心底的那种欲望,他仿佛看到了以往的那个小萌,眨着妩媚多情的眼睛看着他,用甜腻的嗓音说:“我是小萌,我回来了。”再对比现在,小萌依然妩媚、依然妖娆、依然那么美,住在洁白的屋子里,像当年他作为一个少年时,心里的那个梦一样。但是,这间房子是另一个男人给她的,她虽然妩媚地看着他,但嘴里说的都是另一个男人,她的情人不再是他,也永远不会是他了!所以他只能痴痴地望着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最初敲开门的目的早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小萌说:“你是不是来找周小刚的?他不在家。”他才反应过来,有点呆滞地立即说:“好,那我走。”但是他是多么希望他走的时候,小萌能像从前一样叫住他,用那种甜腻的嗓音呼唤他:“马山!”但是没有,他回了头,那扇门却已经关了。
之后有一个细节——当他离开时,镜头里出现了一个穿黑雨衣遮住头挑着菜篮子的人,这个人的出现很不和谐,因为当时天上根本没下雨。尔后周小刚看见马山走远方才蹑手蹑脚出现,周小刚走了,这个提菜篮的却在后面无声无息地跟了上去,还给了个慢镜头。(注意!看电影后面就知道,刘结巴从未穿过黑色雨衣,整部影片中,在案发前,只出现过一个明确穿了黑色雨衣的人,马山他自己!)之后周小刚吹着口哨,放心大胆地走着,却平白无故被马山发现了,马山是怎么发现周小刚的?他明明已经先一步走开了啊?结论就是马山其实并未真正离开周小刚家门前,他人性的黑暗面,在见到小萌后,就压不住地翻上来,那个黑暗面是那么地嫉妒周小刚,所以他再次折回,想逮住周小刚。周小刚出来的时候,伴随着一段很响的电视音:“国家一如既往地遵循中阿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原则,进一步推动中阿友好合作……”这说明马山就潜伏在白宫旁边很近的地方,所以大门一开,才能很清楚地听到里面传出的电视音,这分明是马山的视角。他一路尾随周小刚,要杀了他!但是他仍是成功压制住了那份黑暗,他想起了他是人民警察,于是他恢复了警察的样子。
然后他看到了周小刚,第一次和周小刚对话时,马山说周小刚拿了他的东西。其实周小刚的第一反应也是正确的,马山想找回的东西的确是小萌,他拿出钥匙给马山说:“你有空,你就过来,我不反对。”那个时候,马山盯着钥匙看了好久,但是他成功抑制住了自己,掩饰说:“把车门打开。”继续演自己找枪的戏,来欺骗自己。但是在车门都打开以后,马山有仔细检查吗?没有。他只是站在一旁很随意地看着,因为他知道车里面不可能有枪。周小刚走的时候轻蔑地说:“你身上有什么东西好拿的,这个BP机还是公家给的。”看,人家周小刚有白宫、有意大利西服、有车,你马山有什么?又有什么能给小萌的?这句话明显刺痛了他,所以,马山这时候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嫉恨了。
后面有个镜头,他的妻子穿着黑色衣服贴在墙角看着他,就我感觉,这又是臆想,因为在周小刚离开后,周边突然响起了诵佛声,诵佛声代表了一种慈悲、仁义的概念。然后是一辆摩托车突兀地飞一般地从马山身边擦过,转过街角,马妻出现,说话声音很空洞,走路姿势也透着不真实的飘起来的感觉,而且,大白天的,她都不去上班吗?突然就出现在这里了?这一切都很古怪。因为是他臆想出了妻子,为了压制自己的那份恨意。妻子问他:“你在做哪样?”是的,他都已经结婚了,有老婆孩子了,所以他再嫉恨又有什么用呢?又要做哪样呢?难道杀了周小刚吗?警察不应该都心怀仁义吗?
后来他经过一条小巷,这里出现了一群小孩,我觉得,这群小孩的出现,不像有些人说的,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恰恰相反,它很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群小孩和他儿子的年级差不多大,最重要的是都是女孩子(其实当初我看到这里的第一个反应是,罗四妹在不在其中)。这几个女孩子都梳着一角辫,一蹦一跳地走着,洋溢着青春气息,那么活泼那么生动!这条小巷就好像他的人生路,曾经也有一个那么活泼生动的少女从少年的他的人生中路过,可惜,他没能抓住她。所以他在那群女孩子路过后,仍然回头凝望着她们,注意!这里马山是回了两次头,两次!表现了他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怀念那个她啊!
还有,我觉得这群小女孩也是马山的臆想,因为现在的时间是在早晨到中午之间,上学时间已经过了,放学时间还没到,按理是不可能出现这么一群小女孩的!
弗洛伊德在《性爱与文明》中写道:男人在贞淑贤惠的妻子面前,性冲动(性行为)会拘束,在其它女人面前,反而无所顾忌。正常人一般看不起放荡不羁的女人,他们敬重的是贞淑贤惠的女人。而奇怪的是,这种人的态度却恰恰相反,对他们来说,女人越是轻浮放荡,就越使他们爱的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只有这样的女人,才是谓一致的爱;但一旦爱上,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这种爱情免不了经受一段奇特的折磨……
所以,马山也许是爱着他的妻子的,但是他更爱李小萌。他在妻子面前没有性冲动(妻子向他求欢的时候,他没能做下去)。而影片中,罗四妹也好、李小萌也好,都属于那种不知检点的女人,这可以从儿子送罗四妹东西罗四妹就给儿子看身体、小萌说“我就嫁人了”、周小刚说“她一个单身女人”“我是替别人照顾她”等等得证。而恰恰是这种淫乱的女人更容易引起男人的欲望。马山在当年对小萌也许只是像他儿子对罗四妹那样的好奇和单纯朦胧的性欲,也许对小萌并没有爱得那么深,但是这种性欲和浅爱在经过多年的压抑、和妻子爱情的对比、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假想、淫乱的女人更易引起性欲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发酵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扭曲,以至于马山愈加没法压抑和克制了。
之后他好像是在专找小巷走,含蓄地表现了他也许在期待着能在人生路中,能与当年的那个她再次相遇!这时,他的主意识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于是他的那个臆想对象又出现了——刘结巴!就像同志们说的,刘结巴去给领导送餐(我觉得他就是在去的路上),但是碗里却都是空的,而且一看到马山,结巴的病都好了,这就明显不正常了!刘结巴的出现是为了给他自己施加派出所的压力,正如结巴所说,“县里来领导了”。嫌疑人对象又出现了,马山又可以正常地压抑自己了。还有,这儿,送餐表明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但是,在派出所的颁奖会上,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不了公安的那种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氛围了,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寻枪”,所以他急需进一步抑制自己,事情到了这里,他终于与所长本人说了枪没了,他需要所长、局长,用指责他、骂他“犯罪”来进一步给自己施压(他的确“犯罪”了,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后面,他反复强调“枪不是丢了,是不见了”,为什么电影中要反复强调这句看似无意义的话?就是因为,马山潜意识中其实是知道枪没有弄丢的,但是他的主意识为了压抑欲望欺骗自己枪没了,而刻意地抹除了枪的记忆,和那次婚礼一样刻意地遗忘了一段事实,所以对他来讲,枪的确不是丢了,就是不见了而已。
电影中,局长说:“一般老百姓根本不晓得枪怎么用,说白了就是枪放在他面前,他也不晓得枪怎么用……”所以这一段也暗合了开枪的不是普通民众,在这么一个小山村,只有警察,是会用枪的。局长把马山的警服收了,所以他连最后能和周小刚比拼的那身警服都没了,他真的只剩了枪了。
妻子教育儿子不要看电视的时候,他也不管、一声不吭,因为在洗盘子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全是李小萌,想起了在婚宴上,猝不及防撞入视线的轻拂着头发的婀娜的侧影,还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喊了好几遍。失枪根本是他设的骗局,他一心想的,就是李小萌。他妻子的话,从某种角度来讲,真相了!“马山,你太不要脸了!堂堂人民警察,儿子都八岁了,还轻轻呼唤着别个女人的名字,你太不知道羞耻了!”妻子的这句话刺激到了他,是的,他不能这样。于是他回答:“不是。”他掩饰自己,也再次欺骗自己:“我出了件事,本来要对你说,就是怕你难过,你要想晓得,我可以告诉你真相。”他又压抑住了自己。结果妻子又告诉他:“你喝醉了,还是人家心痛,亲手把你送回了家。”他非常吃惊,说:“怎么没人告诉我呢?”他想起了陈军刻意涂去了的李小萌的名字(妹妹给他礼单时,就说了是陈军整的),他想起朋友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向他掩饰小萌的回归,为什么要这样?于是他说:“我要出去一趟。”他急着要去质问他那两个最好的朋友,为什么不告诉他小萌回来了?不告诉他是小萌送他回家的?他又快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就在这时,他听见妻子在身后急切焦灼地叫喊:“马山,马山!”她绝望苦涩地呼唤:“马山……”这里,他在门口徘徊了好久,终于停下脚步,转身,对妻子说:“我晓得我的工作太多了,我可能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是我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从来没做过。”这既是强调,又是对自我的宣誓,绝不能背叛妻子,要管住自己。
但他还是去问陈军了,因为妻子道破了小萌送他回家的事后,他对小萌的感情已经从潜意识中跳出来了,那些情意清晰地印在他的主意识中,他已经无法控制了:“李小萌在镇上你晓不晓得?李小萌在婚礼上你晓不晓得?那李小萌送我回家你晓不晓得?”陈军:“晓得。”但是他明显心虚了,你没有问我,我又为什么要告诉你,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故意隐瞒的态度。马山:“你为哪样要把李小萌的名字从礼单上涂掉呢?”陈军:“这个问题我不想说。”意图被戳破了,所以陈军只好避而不谈这个事,情急之下想出了眼前暂时不接受马山盘问的借口:“再说,你问我,我就要跟你说?你是哪个?你是警察?你穿起警服是个警察,你警服一脱,你哪样都不是。”
陈军已经明显察觉到马山情绪不对:“今天上午,你来找我,你心里头就有事,对不对?”、“说吧,不要不好意思,说……”面对陈军的犀利,马山躲闪了,掩饰地吼出:“我的手枪不见了!”其实陈军本来就一直认为马山是为小萌来找他的,马山说出“我的手枪不见了”,陈军才恍然大悟,同时赫然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哎呀,怎么不早说嘛!”于是陈军认真地想帮他分析了,还拿了纸笔帮他写下来,看到陈军那么认真的样子,马山其实怕他真的分析出真相,所以立马打断他,吼道:“你不要乱来!我手枪里有三颗子弹,你晓不晓得?要是落到罪犯手里,三颗子弹就是三条人命,要是职业杀手,一枪打两就是六条人命,要是一枪打三个就是九条人命……”接着,后面的罐子倒了,他趁机偷偷地溜走。在陈军的缜密与犀利之下,他骑上自行车,落荒而逃!所以陈军想再找他分析的时候,他人已经不在了。
出去的时候,他看到天空中飘起了孔明灯,小山村里在这个并不特别的日子放起了孔明灯,孔明灯还和房子的门一样大(画面比例明显不协调)!又是荒诞的!所以还是臆想,孔明灯往往寄托着情思,他还是爱着或是渴望李小萌的。
他去问老树精小萌的事,老树精说:“这个陈军为啥子涂李小萌的名字,我心里头清楚得很。”再次从侧面证明,礼单是陈军涂的。因为陈军知道马山与小萌的感情,怕出乱子,想瞒着马山,就涂掉名字了。马山问涂名字的原因,老树精也回避了,他不想提起马山和小萌当年感情深刻这种原因,不想让马山去回忆,不想因此又引起马山对小萌的感情:“原因不是重要的,问也没的用。”原因的确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如今的现实是“这个李小萌她就是李小萌,你马山就是马山”,你们两个都有各自的情人或家庭,你是你,她是她,你们早就没关系了!老树精重点提及李小萌的不忠与不贞,“这个事情你最清楚了”,意图让马山想起小萌的坏,反感她。
然后老树精转移话题:“我们就不说李小萌了,我们就说枪。”在马山醉酒后,是李小萌、周小刚和老树精开车送他回的家。老树精说自己当时在开车,不可能偷身边的马山的枪。可是,他却说“两只眼睛同时看到了”李小萌和周小刚暧昧的动作。我的见解是老树精说的是真的,他说这段话,其实是想告诉马山,李小萌已经有情人了,你马山就不要再想她了!随着老树精的讲解,马山不得不回忆起了当时醉歪在前座的时候,看到的那部分场景。影片中,看到暧昧动作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视线是仰角,从看脚部到看脸部,这种视角运动不符合正在开车的老树精的视角,这分明是当时醉歪在前座的马山的视角。就是说,本来这部分早已埋进马山潜意识中的片段,因为老树精的话,让他不得不正视。就是这段回忆,又让他翻腾了杀意,他现在想杀周小刚,小萌与周小刚的暧昧,激起了他的嫉恨。我得不到她,你这个后来者又凭什么得到她?他的潜意识诉说着:毕竟,我还有枪……
老树精讲完这段,松了口气,还抽起了烟:“这下子你该清楚涂掉李小萌名字的动机了。”老树精以为马山知道了李小萌与周小刚的关系后就会放下了,所以放松了警惕,觉得这时候再提动机也没事了。马山这时更想要枪了:“我想知道偷枪的动机。”老树精说:“每个人都有动机。”“就是你也有动机。”说到这句,马山原先瞪大的眼睛微微地眯了一下(是下眼皮微动了一下,这个很不明显,要反复看才能看出来)。老树精继续他的无心之言:“你就不会监守自盗吗”、“我要是你们局长,我首先就怀疑你。”到这里,马山坐不住了,他心虚,所以,他起身走了。老树精让他继续找枪,但是他的思维已经自动把“要想解决事情”的那个“找”字理解成去找周小刚。
说明一下,后面一段他本来就是去找周小刚的。因为马山别了老树精后,放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周小刚的车,然后才是马山骑着摩托车的画面。如果马山本来是出去找枪,无意中看到周小刚的车鬼鬼祟祟的话,那么这个画面顺序就应该是,先放马山骑着摩托车,后放周小刚的车鬼鬼祟祟。而且他跟着周小刚,才会跟出小镇,跟到一个荒僻的地方,不然,他找枪找到一个全都没人的地方去干嘛?说不通啊!
他去找周小刚了。在这里,马山再次穿上了黑色雨衣,没有下雨,穿雨衣干啥?这是黑色雨衣第二次出现!它两次出现都是想杀周小刚,第三次出现就真的杀人了。“黑色雨衣”是一个很重要的寓意,代表了马山原本压在潜意识中的黑色部分,这里,邪恶战胜了正义,邪恶占据了主导。而影片末尾,马山是以“白衣人”的样子出现,“白衣”恰好与“黑衣”相对,代表了马山主意识中正义刚直的那一面,那时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正义占据主导。
马山除了影片结尾以外,其余部分都是穿黑衣的。警服是黑的,他后来穿的T恤衫还是黑的,夹克外套还是黑的,再然后才是黑色雨衣!导演为什么这么安排?我觉得是为了混淆观众视线,因为前面马山穿的都是黑衣,所以后来晚上,马山一套上黑色雨衣,观众的敏感度就不高了,就察觉不出来了。
周小刚的车鬼鬼祟祟的,沿途都是空房子,到了一个很荒僻的地方,马山一路尾随下去,发现了一个山洞。但是在这时候,他发现妹夫青山从里面跑了出来。原来周小刚在山洞里办了一个假酒厂,并和妹夫青山有勾结。这里,如果他还是正常的警察的话,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偷查假酒厂,拿到犯罪证据,同时通知派出所,赶快派人,把厂子包围起来。但是他没有,因为,仅仅是假酒厂,达不到杀了周小刚的目的,而他,想杀了周小刚,所以他向派出所隐瞒了周小刚的违法行为。因为他的主意识里仍是认为自己还没有枪的,所以他骗自己,他的枪可能就在周小刚手里,这样周小刚就有了更充足的犯罪动机。因此,马山在那时的第一反应是,让青山去诈周小刚有没有枪。结果当然是周小刚不可能有枪,马山潜意识里其实是知道的,所以当青山诈完,向他去汇报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他不想知道真实结果,他只要给自己一个行事的充分理由就足够了。
山洞那里,马山仍没有对周小刚下手,一个是因为周小刚身边肯定还有其他人(青山是警察的妹夫,如果之前就犯法了,应该会像周小刚一样,躲避着警察,不会娶警察的妹妹了。所以青山后来经不住诱惑,说自己才第一次做,还是可信的。那么山洞里面的假酒厂,肯定不止周小刚和青山两个人了),另一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此时没有枪,而周小刚的假酒厂里可能有枪。
后面有一段他在夜里穿着黑色雨衣骑着摩托车的镜头,他皱着眉,脸上表情很阴郁,亲人的影子一幕幕闪过脑海,很快地离他远去了,这时,即使是亲情也无法遏制他的杀意了,他现在只想找到自己的枪,去杀了周小刚。于是,他陷入了更浓重的黑暗中。电影中有一个画面,这个画面还连续出现了三次!连续!三次!这里我想笑一下,因为这里充分诠释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公理”!画面是一个背影拿着把枪在夜雾迷茫中走着,其实那才是真实的场景,那个背影就是马山他自己,他在别了青山后,一个人拿枪在山里走着,骑着摩托车的反是马山的臆想。
现在,他需要用意识欺骗自己,说服自己,手上这把枪的由来。所以,他臆想了一个他追小偷的场景。突兀地出现的白天,莫名出现了一辆在动的空的自行车,骑了50公里一点都不累,而且,马山也没像后面说的,是一边唱歌一边骑车的,小偷把包包给马山,马山都不要,只问小偷要枪,一说到枪,小偷就真的抽出了一把枪,好似梦境里想到啥就有了啥的那种感觉。小偷逼急了,警告说要开枪了,马山没穿防弹衣,也木木呆呆毫不躲闪,这也一样不合逻辑。然后马山拿到了小偷的那把假枪,这是他的意识欺骗他自己,他现在手里拿着的是一把收缴来的假枪,现在,他要用这把假枪去杀人了。
不过他没有立马去杀周小刚,他回了趟家,一是因为周小刚应该还在假酒厂,二是想给自己最后一次救赎的机会。他翻着婚礼礼单,想着朋友对他的那些不着痕迹的爱护。本来他已经翻过了有被涂掉的李小萌名字的那一页,但,还是翻了回去,礼单最后还是停在了李小萌名字的那一页,配合着一道惊雷声。晚上,下雨了,打雷了,这是环境气氛的暗示,预告着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他发现,他和妻子连滚床单的感觉都没有了,他做不下去了,妻子说:“你有问题,你就是有问题,我晓得你心里对我早就没有爱情了。”马山说:“这个不是爱情的问题。”的确,事到如今,已不单单是爱情的问题了,复杂太多了。然后,妻子说看到那把枪了,说他胡扯。马山又一次掩饰自己,说,那把枪是假的。
然后,他让妻子先睡,关了灯。当晚,马山睡下后曾有一个梦境:梦里他听到李小萌叫他,然后看到去李小萌家的路,看到李小萌亮着灯的窗口,最后听到一声枪响——马山就醒了——谁说这是梦?谁说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他醒的时候,奇怪地发现床头灯亮着,明明他之前是关了的。他关了灯,又发现妻子不在床上,于是又开了灯出去找她。发现妻子苍白着的面色,在那里洗脸。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恐慌的时候,总会洗一把冷水脸,让自己冷静下来。所以,猜测,这里妻子不仅知道了,马山晚上出去了,可能因为怀疑马山有外遇还跟踪了,亲眼目睹了什么,受到了惊吓,所以惊魂未定地在那里洗脸。妻子拒绝马山给她洗脸、“你先去睡吧”,特别表现出了她对马山这个杀人犯的抵触情绪。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床头灯是亮的,之前马山是关了灯的,现在灯又亮了,说明妻子在回来的时候把灯开了,她开着灯睡觉,早上起来时发现她是趴着睡的。趴着睡的睡姿,表明一个人缺乏安全感,有些保护自己过度、防卫过度的意思。这一切都表明了,妻子昨天晚上有多惊慌、多害怕。
后面所长问:“昨天晚上你到哪里去了?你真的没出去,你能肯定?”马山说:“我好像没出去。”看,这里是,“好像”,再加上之后拘留室里马山问妻子“你帮我想一下,昨天晚上我有没有出去过”,若是马山昨晚真的只是在好好睡觉的话,这句话就问得怪异了!证明他潜意识里是知道自己出去的,但是因为他杀了李小萌,杀错了人了,他太痛苦了,所以强迫自己刻意遗忘了昨天晚上的记忆。
然后拘留所里,儿子对爸爸说了那么多,妻子却一句话也没说,而且她瞪着马山的眼睛充斥着控诉与痛苦,只是在走时,回答马山:“昨天晚上,昨天晚上……当时你确实有一段时间不在床上,你到哪里去了?”这句话她说得犹豫又苦涩,再次证明了妻子是知道真相的,只是因为是自己丈夫,不忍说出真相。妻儿离开拘留室后,马山神情木然地对着墙壁用手作枪状开了一枪,这个镜头意味深长。
审讯室里,唯一的目击证人周小刚在描述现场时,说李小萌看到他身后有人时,是笑的。这很奇怪:这种情况下应该惊讶或害怕,为什么会笑?这只能证明,她看到的是一个熟人。因为她曾与马山相恋过,所以作为曾经的恋人,更熟悉马山的身形。她当时认为这个熟人和周小刚两个人一齐来的,而刘结巴显然不会是她的熟人。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指认凶手时,一看到身穿雨衣的马山,周小刚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他!就是他!!可是,当雨衣掀开,他看到是马山时,却改口了。影片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那是要告诉大家:其实周小刚的第一感觉通常是对的——在他把“拿了我的东西”理解成是李小萌时和在他指认凶手是马山时——他的第一感觉都是正确的,这和老树精的无心之言总是一语中的,是一样的表现手法。
本来周小刚说的是李小萌扑在他身前挡了子弹。可之后马山死死的盯着周小刚:“那个人不是来杀李小萌的,那个人是来杀你的,对不对?”虽然是问句,但是马山的语气很肯定。在周小刚否认说“那个人本来就是来杀李小萌的”时候,愤怒地朝他扑过去“放你的屁”!然后他质问“那个人是不是就是这样开枪”、“是不是这个距离”,这里,马山的情绪起伏非常的激烈。后来周小刚在“验尸报告和弹道实验证明”的铁证之下,承认了他之前的是假话,改说“是她自己扑上前去的”。这段回忆也很可笑,周小刚要是当时真那么悲痛,不会反应那么快跳窗逃走的,总要呆滞一会吧?很明显是错误的,所以就是周小刚当时推了李小萌挡子弹。马山眼神黑暗地盯着周小刚:“周小刚,李小萌是替你死的,李小萌是你害死的。”
其实,这就有一个隐晦的漏洞了:验尸报告、弹道实验和两道抓痕只能证明周推了李挡子弹,但周推了李挡子弹,就能证明马山前面说的,凶手要杀的是周吗?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假设条件P是“周推了李挡子弹”,条件Q是“凶手要杀周”。
总条件是“周和李是抱在一起的,李身上有两道抓痕”,那么由P“周推了李挡子弹”可以推出两种可能:第一,凶手要杀李,周因为惊慌失措,以为凶手要杀他,所以推了李;第二,凶手要杀周,所以周情急之下推了李,让李挡子弹。这两种在当时的情境下,都是合理的。所以P是推不出Q的,这是个假命题!
但是反过来,总条件“周和李是抱在一起的,李身上有两道抓痕”,Q“凶手要杀周”,却可以推出P“周推了李挡子弹”!所以Q能够推出P!条件Q的范围比条件P的范围来得小,所以“Q⇒P”是真命题!
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因此当时马山冲上来就吼“那个人不是来杀李小萌的,那个人是来杀你的,对不对”,是非常不正常的!马山就算知道了P“周推了李挡子弹”,凭什么就直接断定Q“凶手要杀周”呢?要吼也该吼“你怎么能推李小萌,怎么那么卑鄙”,而不是冲上来就吼“那个人本来是要杀你的”!从一个事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里逻辑断裂了!但是,如果以一个事件参与者的思维来看,却非常正确!从Q“凶手要杀周”直接推出 P“周推了李挡子弹”!马山不仅推得了,而且还看到了!因为潜意识里这件事就是他做的,他就直接默认了Q“凶手要杀周”!他在默认的基础上才说出了那些话!事情本来就是他要杀了周小刚,但是没想到周小刚把李小萌推了出来挡子弹,而周小刚自己却跳窗逃走了。所以他非常愤怒,非常痛心,也非常后悔!所以案发后,他第一次看到周小刚,表现得很激动很冲动!
但是因为大部分人看这段情节的时候,关注重点都会放在“周小刚是否推了李小萌”上面,而不是“凶手本来要杀的是谁”上面,就很容易就忽略这个逻辑漏洞!
再接着,我感觉,陈军和老树精摆酒席给马山压惊,后面的一部分话也是臆想的。从老树精那句“战场上,炮弹一响我马上就趴他们身上,我要是不救你,你今天就当经理啊”开始,明显这句话和一开始他们讨论的话题无关,所以不该出现。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却是如此地和李小萌为周小刚挡了子弹、周小刚依然好好地做着假酒厂老板的情节相合!马山刻意忘了那晚的记忆,但老树精这段相似的情节却不断地在他脑海里闪现,接下来“我都救过他们的命”、“子弹是从你的手枪里出来的”、“但你是清白的”这些语句就开始飞快的旋转了,都是他臆想的,是他的潜意识和主意识的搏斗,他的主意识想找到凶手、找到枪,但他的潜意识阻止他回想起来。
李小萌死了,马山非常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他虽然刻意遗忘了那场谋杀,但是,他更恨周小刚了,他是想向周小刚复仇的,但是作为一名警察他又要压制自己的杀意,不能再犯罪了,所以他不想再看见周小刚了,他要逃避。但是周小刚一路地跟着他,死命地追着他,所以,他在两个朋友面前,一语道破了周小刚开假酒厂的违法行为。本意是想让派出所把周小刚抓起来,这样自己就看不到他了。不过,因为那个夜晚,马山让青山去诈周小刚的时候,青山说“好多脚步声,还有拉枪栓的声音,可能要出事”,打草惊蛇了,周小刚对青山说“先去抵挡一下”,然后就应该在那个晚上,即刚好案发前,周小刚就把假酒厂搬走了。周小刚出于生命威胁,最终选择在马山家里坦白了自己的违法行为,还暂住在了马山家。
马妻在案件发生后,表情一直沉重而阴郁。晚上,她说,“你不要害怕,我只问你一件事,李小萌死了,你是不是很难过”,然后扒在马山身上说,对不起当初不应该吃醋,她也许已经明白,自己那晚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了马山闯去杀人的祸事。最后问到枪里还有二颗子弹时,她盯着马山问:还会出事么?这一切也可以证明,她应该知道枪就在马山手里,马山是凶手。马山向妻子承诺:“绝对不会再出事了。”也是从说出这句话开始,他决定自杀,这样就确保自己不会在什么时候心血来潮、杀意翻腾地把近在咫尺的周小刚杀了,不会再发生上次那样的悲剧了。
马山要假扮周小刚出去引凶手,临走时,他先到派出所去送饭,表达他的愧疚和补偿,这段暗合前面的刘结巴想给领导去送饭。他到学校里(从他问马冬在哪个教室就知道他从来没来过,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的确是失职的)看妻子和儿子最后一眼,留下了弹珠和花,他对不起妻儿。并在离开家时深深地环视了一眼自己生活的家,这很不正常:只是执行一次“任务”,警察该是有防弹衣的,为什么搞得象生离死别一样?所以真相是:他不是执行任务去,他是去自杀。他在家里、在派出所里、在自己的良心面前,压力太大了!既是阻止自己继续杀人,又是精神崩溃,他想要解脱。
对,他是去自杀,而不是去假扮周小刚。
在外出的路上,有一个镜头是买车票上车。买车票的人赫然就是周小刚本人,但是后来出来上车的那白衣人,背影明显有点胖乎乎的,这说明在周小刚买票到他上车的这段等车的时间里,被掉包成了马山。
在结尾这段里,火车一会出现在马山的右侧,一会出现在马山的左侧,这又不合逻辑了!所以,马山又神志恍惚了,他想幻想出作为一名警察的合理的死亡方式。可即使是他幻想出的对象——刘结巴,依然是那么的恨周小刚,要杀了周小刚!“我二辈子来杀你”,因为马山本人快死了,所以这个臆想对象也快消亡了,如果仅是复仇杀人的话,未必会死刑的。“你们要找证据,我不要,我就要杀了周小刚”,周小刚都坦白假酒厂了,现在还找什么证据?就算现在要找,也是找杀人凶手的证据啊?找杀人凶手的证据,又关刘结巴什么事,他是凶手,不是警察,找什么证据?所以,这句话明显是站在马山的角度,鲜明地点出了马山刚发现假酒厂时的心理。“我就想打周小刚,我不想打李小萌”,和他杀错人时追悔悲痛相应。“周小刚做假酒,吃死了我的家里人,吃死了好多人”,如果假酒真的“吃死了好多人”,早就引起警察局注意了,不会一点风声都没有,更何况前面一点都没提到过假酒吃死过人,但是周小刚的确害死过人,谁?李小萌啊!所以马山的意识,是在借刘结巴的口,说出想为死去的小萌向周小刚复仇的意图!但在最后一刻,他铐住了刘结巴,象征了那个执着于追捕凶手的他,终于战胜了那个疯狂地叫嚣着要杀周小刚的他自己,他成功地抑制住了自己的杀意,因为他死了。(1.无声片段2.马山身体不动了3.他躺在地上,明显是一个人的,刘结巴被铐住了还能跑了不成?他是找着钥匙了还是断手了啊?4.他后来起来、走出来时,围着的警察没有一个有反应的,好像没看到似的。这四点,都可以证明,马山自杀了,死了。)
所以,最后的警匪战斗,他战斗的、缉拿的是自己那罪恶的一面。他找回了枪,警察的配枪,象征着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那个从见到小萌起就失落了的责任与担当,那个即使有再多私人恩怨也不该放下的责任与担当,他找回了!所以他解脱了,终于可以放声大笑了!在一阵阵的脚步声和心跳声中,他一边哭一边笑一边往回走!
这里注意一下刘结巴的三次出现。前两次出现,是为了压抑马山本人心中的黑暗面。最后一次出现,是因为马山自己已经想明白了,要剔除自己身上的罪恶了,所以这时马山心中已然通透无暇,而臆想人物刘结巴就承载了他的全部黑暗。
其实影片中还有一条暗线,是派出所捉拿马山的线,一开始马山向所长的空椅子说话的时候,就有个细节,一位女警,看着他,从他的背后经过,表示派出所在早晨,已有人注意到马山的状态不寻常。再到下午,马山向所长承认枪丢了时,局长盘问马山,“你和你老婆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闹离婚”,就是已经在怀疑马山了,怀疑他有外遇,他不正常,也有偷枪动机。局长的首先怀疑,还真被老树精说中了!第二天案发后,所长问:“昨天晚上你到哪里去了?你真的没出去,你能肯定?”所长也怀疑马山了,“你的嫌疑最大”。
马山质问周小刚的时候,曾经拔出过枪,无论真枪还是假枪,派出所没有放过不查的道理,更何况马山那时并没有自证清白,派出所里也没人说马山你已经没有嫌疑了,为什么审问周小刚后,派出所就把他放了呢?因为,马山那时很快地给所长提了个建议,他说“周小刚不能离开本镇,他在,枪就在”,所以这是他的主意识在执着于追捕凶手,却出乎本意地掩饰了自己。所长早就怀疑他了,所以之前才会让他扮凶手,让周小刚指认他,再加上马山表现出的逻辑断裂,因此所长放了他,是故意放他和周小刚在一起,暗中查探,就是想抓住所有线索与证据。马山自杀前,去派出所告别,所长也看出他状态不对,所以说:“压力不要太大,压力不要太大。”但还是没想到,他会自杀。
总之,“寻枪”这个电影名,一语双关,含义深刻。学过电影的都知道,电影因为时间、资金的有限,所安排的每个镜头、每句话一定都是紧凑的、精心设计的、有其背后深意的,尤其是这种悬疑推理的电影,每个细节要经得起大众推敲。如果它真的是讲一个警察抓刘结巴这个罪犯的话,不会插入那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镜头!仅仅只是为了搞笑,那不成了烂片了吗?而且刘结巴真的是罪犯的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不该这么拍,不觉得刘结巴在最后突然点明“假酒厂喝死了好多人”实在是太突兀了吗?前面根本就没有一点伏笔,至少前面也应该隐晦地略略提及一下,说“哎,前年有个人喝酒不知道为什么的就突然死了”、“他兄弟刘结巴哭得那个叫惨啊”等等,但是完全没有这一节,就说明电影意图讲的真相本来就不是这样的。
《寻枪》,表现了一个周围人眼中爱岗敬业的好警察,在短短四天四夜中,变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自杀的全部过程!通过喜剧、荒诞剧的手法,描绘一个悲剧,不失为一部幽默风趣、寓意深远、效率极高的天才之作。
为了更加明确时间、事件,制作了一张表格。
我们都有丢失某样东西的时候,这东西可能有形可能无形,东西丢了之后有时茫然不知所措,有时麻木毫不在意,抑或急火攻心上蹿下跳。我们从导演的拍摄手法上来看,寻找过程充斥着荒诞色彩,不断怀疑,不断否定,不断发毛,不断幻想,气氛诡异,开篇晃动的镜头和快速凌厉的剪辑手法把观众带入了一种恍惚而焦灼的情绪感受中,这就奠定了本片的基调。整部影片充斥着明显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色彩,第一人称视角的大量运用更使这种主观感觉愈加强烈。
下面,我基本按照影片中的时间顺序来分析。
首先,在影片开头,讲了他儿子的作文“男生和女生太不一样了,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强烈的性的暗示,而马山对文的评价是“不错”,这也说明在马山的内心深处是认可性、承认性的,但是,妻子,也是一个老师对此作文的评价是“流氓”,这也是现在绝大部分老师家长们会有的反应,同样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性压抑)的体现,这里就已经隐含了一种冲突,与后面马山对妻子无法产生像对小萌的那种激情、看到小萌会有无法遏制的欲望、最终和妻子无法走到一块相合。
儿子的作文引发了他内心某种欲望。女友李小萌抛弃了他,随着时光流逝,他只好把这种欲望压抑在了心底,履行自己作为一个成年男子的义务,娶妻生子,当一个好警察,但是昨天晚上小萌的出现,以及儿子的作文,让他恍然发现,那么久以来,他丢失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在这里,他的思维欺骗自己,那样东西是枪,之后有很长一段他找枪的镜头,这段镜头显示的情绪起伏非常剧烈,事实上,也是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然后,是妻子责骂他“神经病”、“没文化、没知识、没水平,只晓得打人”和儿子哭着“你只知道打我”,加上一堆散落的弹珠,蕴含着一种浓重的怅然若失的情绪。结合影片最前面他妻子叫他起床那一段,我们可以从镜头中感觉到,马山对妻子粗暴态度的一种不满,在妻子和儿子眼里,他可能只是一个会打人的莽夫,他体会不到那种细腻的、温柔似水的爱情和尊重。这时候出现了一片黑暗中一颗弹珠闪着微光的画面,弹珠代表着一种青葱岁月的跳动的激情,而在成年马山茫然黑暗的世界中,那颗闪着微光的弹珠又是什么呢?然后又立马切换了一个手枪的画面,马山再次欺骗自己,他失去的是枪。
枪丢了以后,在所长办公室,他对着一把空的椅子认罪并保证自己会找回枪的,这里就让我们很疑惑了,为什么他不对着所长本人说呢?这里说明了其实他潜意识中是知道自己没有丢枪的,所以没必要对着所长本人说,但是为了欺骗自己他丢的就是枪,他犯了丢枪那么一个严重的错误,所以他在所长办公室,用一个这么严肃的地方,对着空椅子自导自演了那么一场戏,他,努力地压抑自己,不是不忐忑、不恐慌的,所以他拿帽子的手都在颤抖。
再后面儿子提醒父亲“你的东西是不是昨天晚上掉在姑妈婚礼上了”,这个片段就非常荒诞了。首先,那声“爸”,出现的古怪,一开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配合着一大段天空和屋顶旋转的视角。其次,儿子出现的地方和时间古怪,怎么会在房顶上呢?早晨还在家里挨打呢,之后立马出现在爸爸工作单位了,他难道刚才跟着爸爸那么快的步伐来的?大白天的不去上课,跑到这里来,就为了说一句话?三,儿子说的话古怪,刚才儿子还哭着“你只知道打我”,后面那么快,就懂得帮爸爸排忧解难、分析问题了?瞬间脑洞大开了?一切迹象显示了事情的不同寻常,说明了这只是马山的臆想。
之前马山责问儿子有没有偷他东西时,儿子从裤袋里摸出了一包烟。再结合前面的作文,这里,儿子是一个向往着成人世界、对性欲有懵懂的好奇和追求的少年,其实马山看到这样的儿子就想起当年的自己,只是那个自己早已被他压在内心深处了。这里,儿子就代表了他的这种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在他刚压抑完自己以后再次出现了,并且在他的意识里叫嚣着“你丢的东西,就在昨天晚上姑妈的婚礼上呀” !
马山去询问妹妹和妹夫,妹妹说:“反正有五十几个人,我跟青山都认不到。”这就不符合常理了,摆喜宴,妹妹作为新娘,婚礼礼单她该是知道的,婚礼现场该是一桌一桌都去过的,怎么会有五十几个人都认不到呢?妹妹打电话向别人再次求证“谁送马山回去”的时候,马山说“挂起”,为什么要“挂起”呢?如果别人知道谁送他回去的,他不就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了吗?所以事实是马山本来就不想知道答案。
“昨天晚上来了好多人我也不晓得,你挨着哪个坐的我也不晓得,哪个送你回去的我也不晓得,最后哪个走的我也不晓得。”这太不正常了!所以这场对白,马山是真的,妹妹和妹夫的人也是真的,但是他们的回答都是马山臆想出来的,他们真实的回答被马山的主意识给歪曲了,而真正一遍一遍强调“不晓得”的是马山他自己。
马山走的时候,青山问:“哥,想起哪样?告诉哪样?”这个问题简直太愚蠢了!从表面看蠢得无可救药!有种格格不入的怪异感!但是我们还原一下真相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这样,马山询问妹妹和妹夫,妹妹和妹夫不是不晓得,是实实在在的把答案告诉马山的,看马山不说话,所以妹妹在接电话的时候,想再次向别人求证一遍。但是马山让她挂了,走的时候还说:“好,想起来告诉我。”于是青山就奇怪了,刚才问的时候不是把答案都告诉你了吗?还要想起哪样?告诉哪样?啪,一下就对上了!所以,这整场对白,妹妹和妹夫的话中只有接电话、青山最后的话、妹妹最后送礼单的话是真的,其他都是马山臆想的、是假的。
他碰到了卖羊肉粉的刘结巴,与结巴刘在城门口的对话,说明,马山杜撰出了结巴刘的一切,工作、家庭背景、社会关系,都是他的主观思路,他想让结巴是什么,结巴就是什么。结巴一碰到他就不结巴了,所以这是他幻想了一个嫌疑人对象给自己,再次暗示自己真的只是丢了枪而已。
之后,一个黑衣男子(陈军)帮他分析:“凭我的直觉,你不是醉……是兴奋,就算是真的醉了,你也不可能丝毫都不记得”,这句话真相了!马山一直用醉来掩饰自己,他当然不是完全醉了,也不是完全忘了,而是刻意地遗忘了!刻意地抹除自己那段时间的记忆。婚礼上,警察马山特别兴奋,到处敬酒,“从没见过你喝过那么多酒”。奇怪了,婚礼是马山妹妹的,而婚礼上最兴奋的,却是马山。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了他久别的情人李小萌。但是这种兴奋是不正常的,所以他企图灌醉自己,麻痹自己的神经,让自己忘却自己看到了什么,于是酗酒。黑衣男子还说他“真正有凶气”,我琢磨了一下,这里的“凶气”应该不是指他那时就想杀人,而是说他那时有一种狂放肆意的热情,还拼命喝酒,和平时大不相同。
他去找老树精(即老蒋),老树精一开始无意之中说中了他枪丢了,这和下面,老树精无意说中马山也有偷枪动机相应,都是一语中的。
说到昨晚送他的人时,陈军只说了老树精,老树精又只说了周小刚,都没有说全送他的那三个人。陈军和老树精都是知道真相的(看后面就知道),这说明马山的这两个朋友很可能约定好了,因为他们知道马山曾经对小萌的感情,所以要向马山隐瞒李小萌回来了的消息,即使李小萌来了婚宴,也不要让马山注意到。而老树精是因为马山枪丢了,才不得不透露了送的人还有周小刚。
老树精让他去白宫找周小刚,门一开,小萌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时候现实逼得他不得不直面他心底的那种欲望,他仿佛看到了以往的那个小萌,眨着妩媚多情的眼睛看着他,用甜腻的嗓音说:“我是小萌,我回来了。”再对比现在,小萌依然妩媚、依然妖娆、依然那么美,住在洁白的屋子里,像当年他作为一个少年时,心里的那个梦一样。但是,这间房子是另一个男人给她的,她虽然妩媚地看着他,但嘴里说的都是另一个男人,她的情人不再是他,也永远不会是他了!所以他只能痴痴地望着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最初敲开门的目的早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小萌说:“你是不是来找周小刚的?他不在家。”他才反应过来,有点呆滞地立即说:“好,那我走。”但是他是多么希望他走的时候,小萌能像从前一样叫住他,用那种甜腻的嗓音呼唤他:“马山!”但是没有,他回了头,那扇门却已经关了。
之后有一个细节——当他离开时,镜头里出现了一个穿黑雨衣遮住头挑着菜篮子的人,这个人的出现很不和谐,因为当时天上根本没下雨。尔后周小刚看见马山走远方才蹑手蹑脚出现,周小刚走了,这个提菜篮的却在后面无声无息地跟了上去,还给了个慢镜头。(注意!看电影后面就知道,刘结巴从未穿过黑色雨衣,整部影片中,在案发前,只出现过一个明确穿了黑色雨衣的人,马山他自己!)之后周小刚吹着口哨,放心大胆地走着,却平白无故被马山发现了,马山是怎么发现周小刚的?他明明已经先一步走开了啊?结论就是马山其实并未真正离开周小刚家门前,他人性的黑暗面,在见到小萌后,就压不住地翻上来,那个黑暗面是那么地嫉妒周小刚,所以他再次折回,想逮住周小刚。周小刚出来的时候,伴随着一段很响的电视音:“国家一如既往地遵循中阿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原则,进一步推动中阿友好合作……”这说明马山就潜伏在白宫旁边很近的地方,所以大门一开,才能很清楚地听到里面传出的电视音,这分明是马山的视角。他一路尾随周小刚,要杀了他!但是他仍是成功压制住了那份黑暗,他想起了他是人民警察,于是他恢复了警察的样子。
然后他看到了周小刚,第一次和周小刚对话时,马山说周小刚拿了他的东西。其实周小刚的第一反应也是正确的,马山想找回的东西的确是小萌,他拿出钥匙给马山说:“你有空,你就过来,我不反对。”那个时候,马山盯着钥匙看了好久,但是他成功抑制住了自己,掩饰说:“把车门打开。”继续演自己找枪的戏,来欺骗自己。但是在车门都打开以后,马山有仔细检查吗?没有。他只是站在一旁很随意地看着,因为他知道车里面不可能有枪。周小刚走的时候轻蔑地说:“你身上有什么东西好拿的,这个BP机还是公家给的。”看,人家周小刚有白宫、有意大利西服、有车,你马山有什么?又有什么能给小萌的?这句话明显刺痛了他,所以,马山这时候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嫉恨了。
后面有个镜头,他的妻子穿着黑色衣服贴在墙角看着他,就我感觉,这又是臆想,因为在周小刚离开后,周边突然响起了诵佛声,诵佛声代表了一种慈悲、仁义的概念。然后是一辆摩托车突兀地飞一般地从马山身边擦过,转过街角,马妻出现,说话声音很空洞,走路姿势也透着不真实的飘起来的感觉,而且,大白天的,她都不去上班吗?突然就出现在这里了?这一切都很古怪。因为是他臆想出了妻子,为了压制自己的那份恨意。妻子问他:“你在做哪样?”是的,他都已经结婚了,有老婆孩子了,所以他再嫉恨又有什么用呢?又要做哪样呢?难道杀了周小刚吗?警察不应该都心怀仁义吗?
后来他经过一条小巷,这里出现了一群小孩,我觉得,这群小孩的出现,不像有些人说的,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恰恰相反,它很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群小孩和他儿子的年级差不多大,最重要的是都是女孩子(其实当初我看到这里的第一个反应是,罗四妹在不在其中)。这几个女孩子都梳着一角辫,一蹦一跳地走着,洋溢着青春气息,那么活泼那么生动!这条小巷就好像他的人生路,曾经也有一个那么活泼生动的少女从少年的他的人生中路过,可惜,他没能抓住她。所以他在那群女孩子路过后,仍然回头凝望着她们,注意!这里马山是回了两次头,两次!表现了他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怀念那个她啊!
还有,我觉得这群小女孩也是马山的臆想,因为现在的时间是在早晨到中午之间,上学时间已经过了,放学时间还没到,按理是不可能出现这么一群小女孩的!
弗洛伊德在《性爱与文明》中写道:男人在贞淑贤惠的妻子面前,性冲动(性行为)会拘束,在其它女人面前,反而无所顾忌。正常人一般看不起放荡不羁的女人,他们敬重的是贞淑贤惠的女人。而奇怪的是,这种人的态度却恰恰相反,对他们来说,女人越是轻浮放荡,就越使他们爱的发狂,同这种女人相爱,往往使他们魂销骨酥,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只有这样的女人,才是谓一致的爱;但一旦爱上,又要求她们对自己忠实。这种爱情免不了经受一段奇特的折磨……
所以,马山也许是爱着他的妻子的,但是他更爱李小萌。他在妻子面前没有性冲动(妻子向他求欢的时候,他没能做下去)。而影片中,罗四妹也好、李小萌也好,都属于那种不知检点的女人,这可以从儿子送罗四妹东西罗四妹就给儿子看身体、小萌说“我就嫁人了”、周小刚说“她一个单身女人”“我是替别人照顾她”等等得证。而恰恰是这种淫乱的女人更容易引起男人的欲望。马山在当年对小萌也许只是像他儿子对罗四妹那样的好奇和单纯朦胧的性欲,也许对小萌并没有爱得那么深,但是这种性欲和浅爱在经过多年的压抑、和妻子爱情的对比、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假想、淫乱的女人更易引起性欲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发酵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扭曲,以至于马山愈加没法压抑和克制了。
之后他好像是在专找小巷走,含蓄地表现了他也许在期待着能在人生路中,能与当年的那个她再次相遇!这时,他的主意识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于是他的那个臆想对象又出现了——刘结巴!就像同志们说的,刘结巴去给领导送餐(我觉得他就是在去的路上),但是碗里却都是空的,而且一看到马山,结巴的病都好了,这就明显不正常了!刘结巴的出现是为了给他自己施加派出所的压力,正如结巴所说,“县里来领导了”。嫌疑人对象又出现了,马山又可以正常地压抑自己了。还有,这儿,送餐表明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但是,在派出所的颁奖会上,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不了公安的那种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氛围了,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寻枪”,所以他急需进一步抑制自己,事情到了这里,他终于与所长本人说了枪没了,他需要所长、局长,用指责他、骂他“犯罪”来进一步给自己施压(他的确“犯罪”了,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后面,他反复强调“枪不是丢了,是不见了”,为什么电影中要反复强调这句看似无意义的话?就是因为,马山潜意识中其实是知道枪没有弄丢的,但是他的主意识为了压抑欲望欺骗自己枪没了,而刻意地抹除了枪的记忆,和那次婚礼一样刻意地遗忘了一段事实,所以对他来讲,枪的确不是丢了,就是不见了而已。
电影中,局长说:“一般老百姓根本不晓得枪怎么用,说白了就是枪放在他面前,他也不晓得枪怎么用……”所以这一段也暗合了开枪的不是普通民众,在这么一个小山村,只有警察,是会用枪的。局长把马山的警服收了,所以他连最后能和周小刚比拼的那身警服都没了,他真的只剩了枪了。
妻子教育儿子不要看电视的时候,他也不管、一声不吭,因为在洗盘子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全是李小萌,想起了在婚宴上,猝不及防撞入视线的轻拂着头发的婀娜的侧影,还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喊了好几遍。失枪根本是他设的骗局,他一心想的,就是李小萌。他妻子的话,从某种角度来讲,真相了!“马山,你太不要脸了!堂堂人民警察,儿子都八岁了,还轻轻呼唤着别个女人的名字,你太不知道羞耻了!”妻子的这句话刺激到了他,是的,他不能这样。于是他回答:“不是。”他掩饰自己,也再次欺骗自己:“我出了件事,本来要对你说,就是怕你难过,你要想晓得,我可以告诉你真相。”他又压抑住了自己。结果妻子又告诉他:“你喝醉了,还是人家心痛,亲手把你送回了家。”他非常吃惊,说:“怎么没人告诉我呢?”他想起了陈军刻意涂去了的李小萌的名字(妹妹给他礼单时,就说了是陈军整的),他想起朋友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向他掩饰小萌的回归,为什么要这样?于是他说:“我要出去一趟。”他急着要去质问他那两个最好的朋友,为什么不告诉他小萌回来了?不告诉他是小萌送他回家的?他又快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就在这时,他听见妻子在身后急切焦灼地叫喊:“马山,马山!”她绝望苦涩地呼唤:“马山……”这里,他在门口徘徊了好久,终于停下脚步,转身,对妻子说:“我晓得我的工作太多了,我可能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是我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从来没做过。”这既是强调,又是对自我的宣誓,绝不能背叛妻子,要管住自己。
但他还是去问陈军了,因为妻子道破了小萌送他回家的事后,他对小萌的感情已经从潜意识中跳出来了,那些情意清晰地印在他的主意识中,他已经无法控制了:“李小萌在镇上你晓不晓得?李小萌在婚礼上你晓不晓得?那李小萌送我回家你晓不晓得?”陈军:“晓得。”但是他明显心虚了,你没有问我,我又为什么要告诉你,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故意隐瞒的态度。马山:“你为哪样要把李小萌的名字从礼单上涂掉呢?”陈军:“这个问题我不想说。”意图被戳破了,所以陈军只好避而不谈这个事,情急之下想出了眼前暂时不接受马山盘问的借口:“再说,你问我,我就要跟你说?你是哪个?你是警察?你穿起警服是个警察,你警服一脱,你哪样都不是。”
陈军已经明显察觉到马山情绪不对:“今天上午,你来找我,你心里头就有事,对不对?”、“说吧,不要不好意思,说……”面对陈军的犀利,马山躲闪了,掩饰地吼出:“我的手枪不见了!”其实陈军本来就一直认为马山是为小萌来找他的,马山说出“我的手枪不见了”,陈军才恍然大悟,同时赫然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哎呀,怎么不早说嘛!”于是陈军认真地想帮他分析了,还拿了纸笔帮他写下来,看到陈军那么认真的样子,马山其实怕他真的分析出真相,所以立马打断他,吼道:“你不要乱来!我手枪里有三颗子弹,你晓不晓得?要是落到罪犯手里,三颗子弹就是三条人命,要是职业杀手,一枪打两就是六条人命,要是一枪打三个就是九条人命……”接着,后面的罐子倒了,他趁机偷偷地溜走。在陈军的缜密与犀利之下,他骑上自行车,落荒而逃!所以陈军想再找他分析的时候,他人已经不在了。
出去的时候,他看到天空中飘起了孔明灯,小山村里在这个并不特别的日子放起了孔明灯,孔明灯还和房子的门一样大(画面比例明显不协调)!又是荒诞的!所以还是臆想,孔明灯往往寄托着情思,他还是爱着或是渴望李小萌的。
他去问老树精小萌的事,老树精说:“这个陈军为啥子涂李小萌的名字,我心里头清楚得很。”再次从侧面证明,礼单是陈军涂的。因为陈军知道马山与小萌的感情,怕出乱子,想瞒着马山,就涂掉名字了。马山问涂名字的原因,老树精也回避了,他不想提起马山和小萌当年感情深刻这种原因,不想让马山去回忆,不想因此又引起马山对小萌的感情:“原因不是重要的,问也没的用。”原因的确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如今的现实是“这个李小萌她就是李小萌,你马山就是马山”,你们两个都有各自的情人或家庭,你是你,她是她,你们早就没关系了!老树精重点提及李小萌的不忠与不贞,“这个事情你最清楚了”,意图让马山想起小萌的坏,反感她。
然后老树精转移话题:“我们就不说李小萌了,我们就说枪。”在马山醉酒后,是李小萌、周小刚和老树精开车送他回的家。老树精说自己当时在开车,不可能偷身边的马山的枪。可是,他却说“两只眼睛同时看到了”李小萌和周小刚暧昧的动作。我的见解是老树精说的是真的,他说这段话,其实是想告诉马山,李小萌已经有情人了,你马山就不要再想她了!随着老树精的讲解,马山不得不回忆起了当时醉歪在前座的时候,看到的那部分场景。影片中,看到暧昧动作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视线是仰角,从看脚部到看脸部,这种视角运动不符合正在开车的老树精的视角,这分明是当时醉歪在前座的马山的视角。就是说,本来这部分早已埋进马山潜意识中的片段,因为老树精的话,让他不得不正视。就是这段回忆,又让他翻腾了杀意,他现在想杀周小刚,小萌与周小刚的暧昧,激起了他的嫉恨。我得不到她,你这个后来者又凭什么得到她?他的潜意识诉说着:毕竟,我还有枪……
老树精讲完这段,松了口气,还抽起了烟:“这下子你该清楚涂掉李小萌名字的动机了。”老树精以为马山知道了李小萌与周小刚的关系后就会放下了,所以放松了警惕,觉得这时候再提动机也没事了。马山这时更想要枪了:“我想知道偷枪的动机。”老树精说:“每个人都有动机。”“就是你也有动机。”说到这句,马山原先瞪大的眼睛微微地眯了一下(是下眼皮微动了一下,这个很不明显,要反复看才能看出来)。老树精继续他的无心之言:“你就不会监守自盗吗”、“我要是你们局长,我首先就怀疑你。”到这里,马山坐不住了,他心虚,所以,他起身走了。老树精让他继续找枪,但是他的思维已经自动把“要想解决事情”的那个“找”字理解成去找周小刚。
说明一下,后面一段他本来就是去找周小刚的。因为马山别了老树精后,放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周小刚的车,然后才是马山骑着摩托车的画面。如果马山本来是出去找枪,无意中看到周小刚的车鬼鬼祟祟的话,那么这个画面顺序就应该是,先放马山骑着摩托车,后放周小刚的车鬼鬼祟祟。而且他跟着周小刚,才会跟出小镇,跟到一个荒僻的地方,不然,他找枪找到一个全都没人的地方去干嘛?说不通啊!
他去找周小刚了。在这里,马山再次穿上了黑色雨衣,没有下雨,穿雨衣干啥?这是黑色雨衣第二次出现!它两次出现都是想杀周小刚,第三次出现就真的杀人了。“黑色雨衣”是一个很重要的寓意,代表了马山原本压在潜意识中的黑色部分,这里,邪恶战胜了正义,邪恶占据了主导。而影片末尾,马山是以“白衣人”的样子出现,“白衣”恰好与“黑衣”相对,代表了马山主意识中正义刚直的那一面,那时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正义占据主导。
马山除了影片结尾以外,其余部分都是穿黑衣的。警服是黑的,他后来穿的T恤衫还是黑的,夹克外套还是黑的,再然后才是黑色雨衣!导演为什么这么安排?我觉得是为了混淆观众视线,因为前面马山穿的都是黑衣,所以后来晚上,马山一套上黑色雨衣,观众的敏感度就不高了,就察觉不出来了。
周小刚的车鬼鬼祟祟的,沿途都是空房子,到了一个很荒僻的地方,马山一路尾随下去,发现了一个山洞。但是在这时候,他发现妹夫青山从里面跑了出来。原来周小刚在山洞里办了一个假酒厂,并和妹夫青山有勾结。这里,如果他还是正常的警察的话,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偷查假酒厂,拿到犯罪证据,同时通知派出所,赶快派人,把厂子包围起来。但是他没有,因为,仅仅是假酒厂,达不到杀了周小刚的目的,而他,想杀了周小刚,所以他向派出所隐瞒了周小刚的违法行为。因为他的主意识里仍是认为自己还没有枪的,所以他骗自己,他的枪可能就在周小刚手里,这样周小刚就有了更充足的犯罪动机。因此,马山在那时的第一反应是,让青山去诈周小刚有没有枪。结果当然是周小刚不可能有枪,马山潜意识里其实是知道的,所以当青山诈完,向他去汇报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他不想知道真实结果,他只要给自己一个行事的充分理由就足够了。
山洞那里,马山仍没有对周小刚下手,一个是因为周小刚身边肯定还有其他人(青山是警察的妹夫,如果之前就犯法了,应该会像周小刚一样,躲避着警察,不会娶警察的妹妹了。所以青山后来经不住诱惑,说自己才第一次做,还是可信的。那么山洞里面的假酒厂,肯定不止周小刚和青山两个人了),另一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此时没有枪,而周小刚的假酒厂里可能有枪。
后面有一段他在夜里穿着黑色雨衣骑着摩托车的镜头,他皱着眉,脸上表情很阴郁,亲人的影子一幕幕闪过脑海,很快地离他远去了,这时,即使是亲情也无法遏制他的杀意了,他现在只想找到自己的枪,去杀了周小刚。于是,他陷入了更浓重的黑暗中。电影中有一个画面,这个画面还连续出现了三次!连续!三次!这里我想笑一下,因为这里充分诠释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公理”!画面是一个背影拿着把枪在夜雾迷茫中走着,其实那才是真实的场景,那个背影就是马山他自己,他在别了青山后,一个人拿枪在山里走着,骑着摩托车的反是马山的臆想。
现在,他需要用意识欺骗自己,说服自己,手上这把枪的由来。所以,他臆想了一个他追小偷的场景。突兀地出现的白天,莫名出现了一辆在动的空的自行车,骑了50公里一点都不累,而且,马山也没像后面说的,是一边唱歌一边骑车的,小偷把包包给马山,马山都不要,只问小偷要枪,一说到枪,小偷就真的抽出了一把枪,好似梦境里想到啥就有了啥的那种感觉。小偷逼急了,警告说要开枪了,马山没穿防弹衣,也木木呆呆毫不躲闪,这也一样不合逻辑。然后马山拿到了小偷的那把假枪,这是他的意识欺骗他自己,他现在手里拿着的是一把收缴来的假枪,现在,他要用这把假枪去杀人了。
不过他没有立马去杀周小刚,他回了趟家,一是因为周小刚应该还在假酒厂,二是想给自己最后一次救赎的机会。他翻着婚礼礼单,想着朋友对他的那些不着痕迹的爱护。本来他已经翻过了有被涂掉的李小萌名字的那一页,但,还是翻了回去,礼单最后还是停在了李小萌名字的那一页,配合着一道惊雷声。晚上,下雨了,打雷了,这是环境气氛的暗示,预告着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他发现,他和妻子连滚床单的感觉都没有了,他做不下去了,妻子说:“你有问题,你就是有问题,我晓得你心里对我早就没有爱情了。”马山说:“这个不是爱情的问题。”的确,事到如今,已不单单是爱情的问题了,复杂太多了。然后,妻子说看到那把枪了,说他胡扯。马山又一次掩饰自己,说,那把枪是假的。
然后,他让妻子先睡,关了灯。当晚,马山睡下后曾有一个梦境:梦里他听到李小萌叫他,然后看到去李小萌家的路,看到李小萌亮着灯的窗口,最后听到一声枪响——马山就醒了——谁说这是梦?谁说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他醒的时候,奇怪地发现床头灯亮着,明明他之前是关了的。他关了灯,又发现妻子不在床上,于是又开了灯出去找她。发现妻子苍白着的面色,在那里洗脸。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恐慌的时候,总会洗一把冷水脸,让自己冷静下来。所以,猜测,这里妻子不仅知道了,马山晚上出去了,可能因为怀疑马山有外遇还跟踪了,亲眼目睹了什么,受到了惊吓,所以惊魂未定地在那里洗脸。妻子拒绝马山给她洗脸、“你先去睡吧”,特别表现出了她对马山这个杀人犯的抵触情绪。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床头灯是亮的,之前马山是关了灯的,现在灯又亮了,说明妻子在回来的时候把灯开了,她开着灯睡觉,早上起来时发现她是趴着睡的。趴着睡的睡姿,表明一个人缺乏安全感,有些保护自己过度、防卫过度的意思。这一切都表明了,妻子昨天晚上有多惊慌、多害怕。
后面所长问:“昨天晚上你到哪里去了?你真的没出去,你能肯定?”马山说:“我好像没出去。”看,这里是,“好像”,再加上之后拘留室里马山问妻子“你帮我想一下,昨天晚上我有没有出去过”,若是马山昨晚真的只是在好好睡觉的话,这句话就问得怪异了!证明他潜意识里是知道自己出去的,但是因为他杀了李小萌,杀错了人了,他太痛苦了,所以强迫自己刻意遗忘了昨天晚上的记忆。
然后拘留所里,儿子对爸爸说了那么多,妻子却一句话也没说,而且她瞪着马山的眼睛充斥着控诉与痛苦,只是在走时,回答马山:“昨天晚上,昨天晚上……当时你确实有一段时间不在床上,你到哪里去了?”这句话她说得犹豫又苦涩,再次证明了妻子是知道真相的,只是因为是自己丈夫,不忍说出真相。妻儿离开拘留室后,马山神情木然地对着墙壁用手作枪状开了一枪,这个镜头意味深长。
审讯室里,唯一的目击证人周小刚在描述现场时,说李小萌看到他身后有人时,是笑的。这很奇怪:这种情况下应该惊讶或害怕,为什么会笑?这只能证明,她看到的是一个熟人。因为她曾与马山相恋过,所以作为曾经的恋人,更熟悉马山的身形。她当时认为这个熟人和周小刚两个人一齐来的,而刘结巴显然不会是她的熟人。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指认凶手时,一看到身穿雨衣的马山,周小刚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他!就是他!!可是,当雨衣掀开,他看到是马山时,却改口了。影片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那是要告诉大家:其实周小刚的第一感觉通常是对的——在他把“拿了我的东西”理解成是李小萌时和在他指认凶手是马山时——他的第一感觉都是正确的,这和老树精的无心之言总是一语中的,是一样的表现手法。
本来周小刚说的是李小萌扑在他身前挡了子弹。可之后马山死死的盯着周小刚:“那个人不是来杀李小萌的,那个人是来杀你的,对不对?”虽然是问句,但是马山的语气很肯定。在周小刚否认说“那个人本来就是来杀李小萌的”时候,愤怒地朝他扑过去“放你的屁”!然后他质问“那个人是不是就是这样开枪”、“是不是这个距离”,这里,马山的情绪起伏非常的激烈。后来周小刚在“验尸报告和弹道实验证明”的铁证之下,承认了他之前的是假话,改说“是她自己扑上前去的”。这段回忆也很可笑,周小刚要是当时真那么悲痛,不会反应那么快跳窗逃走的,总要呆滞一会吧?很明显是错误的,所以就是周小刚当时推了李小萌挡子弹。马山眼神黑暗地盯着周小刚:“周小刚,李小萌是替你死的,李小萌是你害死的。”
其实,这就有一个隐晦的漏洞了:验尸报告、弹道实验和两道抓痕只能证明周推了李挡子弹,但周推了李挡子弹,就能证明马山前面说的,凶手要杀的是周吗?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假设条件P是“周推了李挡子弹”,条件Q是“凶手要杀周”。
总条件是“周和李是抱在一起的,李身上有两道抓痕”,那么由P“周推了李挡子弹”可以推出两种可能:第一,凶手要杀李,周因为惊慌失措,以为凶手要杀他,所以推了李;第二,凶手要杀周,所以周情急之下推了李,让李挡子弹。这两种在当时的情境下,都是合理的。所以P是推不出Q的,这是个假命题!
但是反过来,总条件“周和李是抱在一起的,李身上有两道抓痕”,Q“凶手要杀周”,却可以推出P“周推了李挡子弹”!所以Q能够推出P!条件Q的范围比条件P的范围来得小,所以“Q⇒P”是真命题!
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因此当时马山冲上来就吼“那个人不是来杀李小萌的,那个人是来杀你的,对不对”,是非常不正常的!马山就算知道了P“周推了李挡子弹”,凭什么就直接断定Q“凶手要杀周”呢?要吼也该吼“你怎么能推李小萌,怎么那么卑鄙”,而不是冲上来就吼“那个人本来是要杀你的”!从一个事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里逻辑断裂了!但是,如果以一个事件参与者的思维来看,却非常正确!从Q“凶手要杀周”直接推出 P“周推了李挡子弹”!马山不仅推得了,而且还看到了!因为潜意识里这件事就是他做的,他就直接默认了Q“凶手要杀周”!他在默认的基础上才说出了那些话!事情本来就是他要杀了周小刚,但是没想到周小刚把李小萌推了出来挡子弹,而周小刚自己却跳窗逃走了。所以他非常愤怒,非常痛心,也非常后悔!所以案发后,他第一次看到周小刚,表现得很激动很冲动!
但是因为大部分人看这段情节的时候,关注重点都会放在“周小刚是否推了李小萌”上面,而不是“凶手本来要杀的是谁”上面,就很容易就忽略这个逻辑漏洞!
再接着,我感觉,陈军和老树精摆酒席给马山压惊,后面的一部分话也是臆想的。从老树精那句“战场上,炮弹一响我马上就趴他们身上,我要是不救你,你今天就当经理啊”开始,明显这句话和一开始他们讨论的话题无关,所以不该出现。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却是如此地和李小萌为周小刚挡了子弹、周小刚依然好好地做着假酒厂老板的情节相合!马山刻意忘了那晚的记忆,但老树精这段相似的情节却不断地在他脑海里闪现,接下来“我都救过他们的命”、“子弹是从你的手枪里出来的”、“但你是清白的”这些语句就开始飞快的旋转了,都是他臆想的,是他的潜意识和主意识的搏斗,他的主意识想找到凶手、找到枪,但他的潜意识阻止他回想起来。
李小萌死了,马山非常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他虽然刻意遗忘了那场谋杀,但是,他更恨周小刚了,他是想向周小刚复仇的,但是作为一名警察他又要压制自己的杀意,不能再犯罪了,所以他不想再看见周小刚了,他要逃避。但是周小刚一路地跟着他,死命地追着他,所以,他在两个朋友面前,一语道破了周小刚开假酒厂的违法行为。本意是想让派出所把周小刚抓起来,这样自己就看不到他了。不过,因为那个夜晚,马山让青山去诈周小刚的时候,青山说“好多脚步声,还有拉枪栓的声音,可能要出事”,打草惊蛇了,周小刚对青山说“先去抵挡一下”,然后就应该在那个晚上,即刚好案发前,周小刚就把假酒厂搬走了。周小刚出于生命威胁,最终选择在马山家里坦白了自己的违法行为,还暂住在了马山家。
马妻在案件发生后,表情一直沉重而阴郁。晚上,她说,“你不要害怕,我只问你一件事,李小萌死了,你是不是很难过”,然后扒在马山身上说,对不起当初不应该吃醋,她也许已经明白,自己那晚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了马山闯去杀人的祸事。最后问到枪里还有二颗子弹时,她盯着马山问:还会出事么?这一切也可以证明,她应该知道枪就在马山手里,马山是凶手。马山向妻子承诺:“绝对不会再出事了。”也是从说出这句话开始,他决定自杀,这样就确保自己不会在什么时候心血来潮、杀意翻腾地把近在咫尺的周小刚杀了,不会再发生上次那样的悲剧了。
马山要假扮周小刚出去引凶手,临走时,他先到派出所去送饭,表达他的愧疚和补偿,这段暗合前面的刘结巴想给领导去送饭。他到学校里(从他问马冬在哪个教室就知道他从来没来过,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的确是失职的)看妻子和儿子最后一眼,留下了弹珠和花,他对不起妻儿。并在离开家时深深地环视了一眼自己生活的家,这很不正常:只是执行一次“任务”,警察该是有防弹衣的,为什么搞得象生离死别一样?所以真相是:他不是执行任务去,他是去自杀。他在家里、在派出所里、在自己的良心面前,压力太大了!既是阻止自己继续杀人,又是精神崩溃,他想要解脱。
对,他是去自杀,而不是去假扮周小刚。
在外出的路上,有一个镜头是买车票上车。买车票的人赫然就是周小刚本人,但是后来出来上车的那白衣人,背影明显有点胖乎乎的,这说明在周小刚买票到他上车的这段等车的时间里,被掉包成了马山。
在结尾这段里,火车一会出现在马山的右侧,一会出现在马山的左侧,这又不合逻辑了!所以,马山又神志恍惚了,他想幻想出作为一名警察的合理的死亡方式。可即使是他幻想出的对象——刘结巴,依然是那么的恨周小刚,要杀了周小刚!“我二辈子来杀你”,因为马山本人快死了,所以这个臆想对象也快消亡了,如果仅是复仇杀人的话,未必会死刑的。“你们要找证据,我不要,我就要杀了周小刚”,周小刚都坦白假酒厂了,现在还找什么证据?就算现在要找,也是找杀人凶手的证据啊?找杀人凶手的证据,又关刘结巴什么事,他是凶手,不是警察,找什么证据?所以,这句话明显是站在马山的角度,鲜明地点出了马山刚发现假酒厂时的心理。“我就想打周小刚,我不想打李小萌”,和他杀错人时追悔悲痛相应。“周小刚做假酒,吃死了我的家里人,吃死了好多人”,如果假酒真的“吃死了好多人”,早就引起警察局注意了,不会一点风声都没有,更何况前面一点都没提到过假酒吃死过人,但是周小刚的确害死过人,谁?李小萌啊!所以马山的意识,是在借刘结巴的口,说出想为死去的小萌向周小刚复仇的意图!但在最后一刻,他铐住了刘结巴,象征了那个执着于追捕凶手的他,终于战胜了那个疯狂地叫嚣着要杀周小刚的他自己,他成功地抑制住了自己的杀意,因为他死了。(1.无声片段2.马山身体不动了3.他躺在地上,明显是一个人的,刘结巴被铐住了还能跑了不成?他是找着钥匙了还是断手了啊?4.他后来起来、走出来时,围着的警察没有一个有反应的,好像没看到似的。这四点,都可以证明,马山自杀了,死了。)
所以,最后的警匪战斗,他战斗的、缉拿的是自己那罪恶的一面。他找回了枪,警察的配枪,象征着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那个从见到小萌起就失落了的责任与担当,那个即使有再多私人恩怨也不该放下的责任与担当,他找回了!所以他解脱了,终于可以放声大笑了!在一阵阵的脚步声和心跳声中,他一边哭一边笑一边往回走!
这里注意一下刘结巴的三次出现。前两次出现,是为了压抑马山本人心中的黑暗面。最后一次出现,是因为马山自己已经想明白了,要剔除自己身上的罪恶了,所以这时马山心中已然通透无暇,而臆想人物刘结巴就承载了他的全部黑暗。
其实影片中还有一条暗线,是派出所捉拿马山的线,一开始马山向所长的空椅子说话的时候,就有个细节,一位女警,看着他,从他的背后经过,表示派出所在早晨,已有人注意到马山的状态不寻常。再到下午,马山向所长承认枪丢了时,局长盘问马山,“你和你老婆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闹离婚”,就是已经在怀疑马山了,怀疑他有外遇,他不正常,也有偷枪动机。局长的首先怀疑,还真被老树精说中了!第二天案发后,所长问:“昨天晚上你到哪里去了?你真的没出去,你能肯定?”所长也怀疑马山了,“你的嫌疑最大”。
马山质问周小刚的时候,曾经拔出过枪,无论真枪还是假枪,派出所没有放过不查的道理,更何况马山那时并没有自证清白,派出所里也没人说马山你已经没有嫌疑了,为什么审问周小刚后,派出所就把他放了呢?因为,马山那时很快地给所长提了个建议,他说“周小刚不能离开本镇,他在,枪就在”,所以这是他的主意识在执着于追捕凶手,却出乎本意地掩饰了自己。所长早就怀疑他了,所以之前才会让他扮凶手,让周小刚指认他,再加上马山表现出的逻辑断裂,因此所长放了他,是故意放他和周小刚在一起,暗中查探,就是想抓住所有线索与证据。马山自杀前,去派出所告别,所长也看出他状态不对,所以说:“压力不要太大,压力不要太大。”但还是没想到,他会自杀。
总之,“寻枪”这个电影名,一语双关,含义深刻。学过电影的都知道,电影因为时间、资金的有限,所安排的每个镜头、每句话一定都是紧凑的、精心设计的、有其背后深意的,尤其是这种悬疑推理的电影,每个细节要经得起大众推敲。如果它真的是讲一个警察抓刘结巴这个罪犯的话,不会插入那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镜头!仅仅只是为了搞笑,那不成了烂片了吗?而且刘结巴真的是罪犯的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不该这么拍,不觉得刘结巴在最后突然点明“假酒厂喝死了好多人”实在是太突兀了吗?前面根本就没有一点伏笔,至少前面也应该隐晦地略略提及一下,说“哎,前年有个人喝酒不知道为什么的就突然死了”、“他兄弟刘结巴哭得那个叫惨啊”等等,但是完全没有这一节,就说明电影意图讲的真相本来就不是这样的。
《寻枪》,表现了一个周围人眼中爱岗敬业的好警察,在短短四天四夜中,变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自杀的全部过程!通过喜剧、荒诞剧的手法,描绘一个悲剧,不失为一部幽默风趣、寓意深远、效率极高的天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