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我们是如此渺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老邓最近经常接到骚扰电话,对方从不发声只有沉默,惹得老太害怕着急。两个儿子不得不重视,带着老邓去报警,警察同志说以前也碰到过这种问题,老人家年纪大了出现幻觉并不奇怪。儿子们想把妈妈接过去住,但老太不同意。子女有子女的生活,老人家不便参与。
老邓依然一个人住在老旧的房子里。每天接孙子放学,偶尔带孙子去养老院看妈妈。这一举动引起大儿媳不满,终止了老太接孙子的工作。小儿子与同性恋人生活,老太会不定时不打招呼的过去给儿子收拾屋子做拿手的狮子头,搞得小儿子觉得妈妈针对他埋怨颇多。
老邓住的小区最近发生了多起入室抢劫案。小偷并没偷走什么贵重物品,却对家里进行大肆破坏——用滚热的水浇花,砸碎桌子翻乱物品,还用刀刺死了一名空巢老人屋主。
老邓依旧每天坐着公交去买菜,在路上,在公交车上,她总会碰到一个带着小红帽的青年。他会跟着她走一路,不交谈不打扰,就只是跟着。一天,老太将红帽青年请回了家,给他做了拿手的狮子头,还安排他住下。老太断断续续跟他聊了些话,可青年并未多说什么。
再后来的一个晚上,坐在凳子上泡脚睡着的老邓被一声巨响惊醒,家里的窗户被砖头砸碎了。两个儿子再次领着老太去派出所。警察给老太看嫌疑人的照片,正是那个戴红帽的青年。警察说,这个犯罪嫌疑人与近期发生的多起入室偷盗有关,其中一次因为屋主中途回来而被刺死,警方已将其作为入室抢劫杀人嫌疑犯正式立案并全网通缉。
这时,老太紧张起来。她说她知道了骚扰电话是谁打来的——一定是老赵的鬼魂。一个月前,老黄打电话来说老赵死了,从那之后就陆续接到骚扰电话,一定是老赵的鬼魂打来替老赵报仇的。又一次接到无声电话时,老邓在电话这头说道歉,对“老赵的鬼魂”说抱歉,说当年是她对不住他们全家。
小儿子不解,大哥给他讲了当年的事。当年,老太太一家在贵州偏远的大山里支援三线建设。文革快结束时,终于等到了一个回北京的名额。可以和他们家竞争的就只有老赵家,而老赵家的条件要更好些。当时,老太太怀着小儿子,为了让儿子生在北京,老太太拼了命去争取这个名额。文革早期,老邓和老赵都是积极分子,批斗过很多人,老太太手里有很多老赵的黑材料。为了离开大山沟,老太太往北京写了很多举报老赵的信。终于,他们家如愿回了北京。老赵知道这些事情后就中风了,后半辈子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
老邓决定回贵州看一看。她坐上火车去了贵州。老黄夫妇接待了她,带她去了原来的工厂。厂子早都黄了,没剩下什么人。大部分职工也搬走了,只有几家还住在厂边。老邓问,老赵家是不是还住在生活桥?老黄夫妇很诧异为什么老邓会知道。老邓说,这跟她梦里的场景一模一样。在老邓的执意要求下,老黄夫妇带着老邓去了老赵家。老赵家破烂不堪。老赵媳妇来开门,在认清了来人是老邓后,不由分说扇了一个嘴巴。老赵的孙子跑出来看,老邓认出,老赵的孙子正是那个红帽青年。
老黄夫妇给老邓讲,当年知道事情的真相后,老赵就中风了,老赵的儿子拿着刀要去北京杀了老邓全家。老赵的两个女儿嫁人后也基本不回家了。老赵媳妇一边要照顾老赵,一边还要带孙子,孙子就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和希望,宝贝的不得了。前阵子老赵去世,老赵孙子突然就不见了,把老赵媳妇急坏了,哪都找不到。结果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说是去外边打工了。
过了两天,老邓又准备去老赵家登门谢罪。在外面的水果摊前买水果。一辆警车驶过,下车的警察拿着一张照片问水果摊主认不认识这个戴红帽的青年。摊主说这是老赵家的孙子,他们家就住在生活桥。警察谢过上车走了。老邓若有所思,刚买的水果都没有拿,转身就往老赵家跑。老邓抄近路跑得气喘吁吁。来到老赵家,她给老赵媳妇跪下了,说这次你一定要相信我,你孙子犯了错误,警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快让你孙子走。红帽青年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跪着的老邓一时傻了眼,老邓站起来拉着孩子说你快走警察马上就到了。红帽青年反应过来后立刻跑出了家门,可这时警笛声也响了起来,警察赶到堵住了去路。红帽青年只得往楼上跑,可是跑到楼顶也无处可躲,只得跑进了废弃的人家。这栋楼,除了老赵家还住在一楼,已经没有其他住户了。整个楼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红帽青年无处可逃,他抓着木窗框站到了窗外。警察追了上来,窗框却因禁不住青年的重量,钉子松动掉了下去。
喘着粗气的老邓最后听到的是,砰,一声巨响……
这是王小帅2014年的电影,豆瓣评分蛮高。看了简介以为是悬疑片就找来看了。看惯了浪漫温情的小清新电影,再看这种有着深重历史背景和寓意的片子颇有些费劲。尤其是在上下班的公交上看完,情绪很难集中,一度觉得这电影又慢又没劲。但是看到结尾再回头细细品味,感触还是挺深。
如果你是老邓,当年的你会如何选择?是拼尽全力不惜违背良心回北京,也许后半辈子都活在对过去的悔意里?还是接受上天的安排留在这里,子孙后代都将生活在这片贫穷的土地上也许再也不能离开?我不知道,我觉得好难去选择。人的命运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我们永远无法挣脱时代的桎梏。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特定选择,不只影响我们的一生,也会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偶尔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假想的场景,战争年代,我会为了活下来而出卖革命同志吗?如果我是老邓,我会不惜违背良心争取回北京的名额吗?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背景和环境,都有它特定的理想和情怀。也许只有在真正面对选择的那个时点上作出的决定,才是你的内心所想,其他都是虚妄。最近总是特别焦虑,一想到不断上涨的房价逐渐关闭的上升通道和固化的社会阶层,就止不住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所以,没有什么最好的时代,也没有什么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美好和期待,也有它必须要面对的恐慌和焦虑。最近比较喜欢的一个观点是,每代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不用羡慕也不必抗拒。我们无力挣脱时代的宿命,也只能调节自己的内心,不然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过不好这不短不长的一生。
��能谏M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