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我不觉“三观不正”有什么不对。

《太空旅客》因为“三观不正”的问题,一直遭一些“伪女权主义者”抨击,打低分,甚至“正义凛然""义正言辞”的批评:无论这个电影拍的怎么样,这种‘三观不正’的电影就不值得看。”
那这部电影,哪里“三观不正”了?
主要还是因为剧情里,男主因为飞船故障原因,提前90年醒来,其他4999人还在休眠中,自己一个人孤独在飞船里熬了一年,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激活了一个心仪的女人,然后勾搭。
整个飞船就只有他们孤男寡女醒着共处一船,日久生情,便真的开始日了。
于是有圣母出来大骂,认为这是不道德的,男主行为上属于强迫女主,逼女主就范,这是宅男YY出来的“禁室培欲”的套路。
电影以“爱情”这个主题,掩盖了男主的禽兽行为。
所以这个电影对女性简直是侮辱。
其实我觉得,电影里这个桥段,其实就是模仿《圣经》,男人用自己的肋骨创造了女人,同样,电影里男人激活了休眠中的女人,等同于复活了她。
然后,我要告诉这些圣母,电影,从来都不是只有传播正能量和正三观的;
真正的好电影,不是教育片,而是抛出一个故事,每个人对这个故事都有不同的解答,如《哈姆雷特》《麦克白》,如果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写于现在,男主杀人无数,暴君一个,以这样的人为主角写故事,圣母们岂不是气死。
许多电影的主角都不是好人,或者都是违法犯纪的罪犯,如黑帮电影《教父》《好家伙》《疤面煞星》等,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对这些电影的喜欢,和这些电影的影响力。
然后我们再仔细看《太空旅客》的电影剧情,男主在飞船苦熬一年,已经快要崩溃自杀了,在激活女主之前,他也是反复思考,纠结,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对的。
面对苏醒的女主也是一直忐忑,最后愿意牺牲自己,获得原谅。
被故障激活的甲板工程师,也指责了男主的行为。
电影最后,男主也告诉了女主,治疗舱可以成为休眠舱,女主还是可以继续休眠的。
所以从一切情节来看,本片创作者,没有认为擅自激活别人是对的,而是以人性的角度,展示一个人在孤独痛苦中的挣扎做出的选择,虽然是科幻电影,却非常有现实意义。
好电影就是把假的当真的拍,烂电影就是假的还拍的更假。
我对这个电影,认为比较不妥的地方就是结尾,直接抛出男女主角在飞船里幸福生活到死的概况,我很不认同。
想想就两个人,在有限的空间里,要生活一辈子,肯定会疯吧。
有部电影说的就是这种实验,一对情侣被关在一个套房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书籍,只保持提供水和食物,需要关一个月时间。
一开始他们欢天喜地,天天啪啪啪,一个星期以后,两个人开始烦躁,吵架,结果都不到一个月时间,两个人崩溃退出实验,最后也分手了。
我想就算《太空旅客》里,他们有各种娱乐设施,但是空间有限,再没有别人了,两个人天天面对面,估计不超过10年吧,肯定也会崩溃,这个飞船就是一个大囚牢。
他们需要的不单是生活空间,更需要同外界的交流吧。
所以,更为现实的结尾应该是,两个人在10年后,终于忍受不了孤独,还是激活了其他人的休眠舱,让更多人加入这个“太空监狱”,那故事就精彩咯。
科科~~~
电影里,擅自被激活的人,都会不爽,我突然想到西方的一种哲学观点:父母并没有经过子女同意,就擅自生出他们,所以父母是亏欠子女的。
而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反而认为,是我生了你,我要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
关于对父母的控诉,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里帖子比比皆是。
没有一定智商和情商的人就不要去看了,免得你那单细胞脑袋又要发飙了。
作于快过年的2017年1月1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