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玲珑剔透少女终成物欲横流的上流贵妇

洁身自好,清纯可人,女儿当自强。衣不蔽体,独领风骚,女郎倚靠钱权节节高。爱慕虚荣,晒钱晒包,贵妇生活奢华享乐。对于一些人女人来说,这只是人生选择的三种情况。对于另一些女人来说,这是人生蜕变的一个历程,洁白无瑕终成历史,你终会成为那个看起来当然无趣的某某。
电影《金粉世界》就是在想我讲述白玫瑰变红牡丹的故事,当清纯退化成艳俗,是埋怨时代的浸染,还是批评自我的意志转移,怎么选都是马后炮。斯人魂已逝,留下的只是装满钱臭之气的行尸走肉,有些人两袖清风,蹦蹦哒哒,有些人腰缠万贯,笨笨重重,可世人眼里,都羡慕那闪闪发光的金子,嫌弃那一无所有的寒酸。
金钱并不是作为一种经济流通物件单独存在的,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变得是制度,不变的是金钱衡量万事万物的尺度,老百姓观点,当官的一定有钱,这个人不错,挺有钱的。不懂礼貌一看家里没钱缺教养,看看有钱人家的女儿。这些赤裸裸的武断中我们看到了是一双双被金钱蒙蔽的眼睛。穷人对财富卑躬屈膝,富人被物质绑架天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没点高雅的艺术修养别好意思说自己家有钱。这个世界,钱束缚着所有人的自由,无可奈何的心甘情愿,钱是游戏运转的前提,而这种游戏规则真的很难打破,如果货币不再流通?世界会成为何种模样?这个问题红色高棉给你生猛实践了一番,没看出人们回到单纯,只看到尸横遍野的杀戮。以前视金钱如粪土的我,如今虽说不至于谄媚,但觉得我的生活里还是离不开钱,买书、看电影、听音乐,精神空虚时也是在变相拿钱来填补。
说着说着话题就跑偏了,其实我只是想说小女孩的改变是种必然,半老徐娘的黄蓉往日的机灵聪慧丝毫不见,唯有周伯通神仙一般疯疯癫癫阐释文学性上的非人性。金钱的压迫让人幻想出对金钱不为所动的圣人仙人,不食人间烟火反映出一种对当前权钱制度的不满,毕竟一种格局的突破多数由思想共鸣开始。或许电影《金粉世界》也是如此。琪琪的家就像梦一般艳丽璀璨,我在看电影时只是怀疑,前期是否是男主恋爱视角下的琪琪,那是荷尔蒙作用下的清纯动人,楚楚可人 ,机灵俏皮。人总有猎奇心,喜欢尝鲜,在物质世界顶端级别的男主已经对生活失去兴趣,什么都是一样的一沉不变。在这段与舅舅(叔叔?忘了什么亲戚关系了)的唱答环节中,我们看到是是两种人生态度,生无可恋与激情澎湃,两个都有点极端过了头,姑且是因为一句效果造成的吧。
这段唱答环节在我看来是对后续故事发展的一种暗语,令男主心动的琪琪最终还是会成为万千宠爱,金光闪闪的贵妇,被上流社会的礼节虚荣所捆绑束缚,男主眼中的索然无味是阶层的腐朽,死灰复燃绝无可能,在动人的炽热的火焰都会在这里熄灭。结局更像是一种妥协,总觉得这不是爱情的抉择与思考,你变成什么样我都爱你,这不是情圣,这是赤裸裸的心灵鸡汤。人爱上的就是那一刹那绝代风华的心动,只是岁月这风沙常年侵蚀,人心斑驳满是空洞。是彻底改变自己还是清清白白安于贫穷?原谅我读的书少,批判不了任何一种选择。
电影中从头至尾都没有露面的妈妈成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代名词,她只是开开心心唱自己的歌,人世间的烦恼与她无关,金钱买不来一副好嗓子。她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给电影里构建的世界打脸,她用近乎常人难以理解的固执在向观众展示着另一种人生境界,导演没有刻意批判与与赞扬,第三视角的纪录,正好有观众自主思考与选择。
电影在情节上还是落入了俗套,不过色彩搭配与服饰真的是没话说,让观众一饱眼福,惊艳连连。导演用华丽色调展现出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用活泼色调展现出琪琪的少女清纯,服装样式伴随人物性格情感的变化,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