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须蘑菇怎么想?越过底线的借鉴

《爵迹》是郭敬明导演的作品,改编自小说《爵迹》。评论这部电影之前,我需要说一下我之前的知识背景。在之前,我看过《Fate/Zero》与的最早的Fate线的TV版,还有第二部UBW线的TV版,以及通关了PC版FSN游戏的Fate线,UBW线与HF线。《爵迹》并没有看过小说。然后我进了电影院。
画面上来看,影片的第一感觉是人物比例的强行拉伸改变了整个片子动态捕捉的真实感。我们通常所见的7头身人物的动作,套用到影片里面的那种长腿人物身上非常奇怪。其实这种奇怪比例的审美,在2次元人物身上或许可以称为美型,但是在三维里面出现,又配上短腿人物捕捉的动作,非常奇怪。其次是全片灰暗的色调几乎去掉了色彩在塑造人物与情绪上的作用,视觉上非常单调,或许这是受工期限制,全灰色调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好做一些吧。
第二点就是人物动机不明与叙事的不连贯。人物出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超过他应有的伤感的悲伤的表情,当然或许这是一种郭氏的特有的忧郁的帅气,我所不能理解的。电影所表现的人物的行为相当极端,比如突然间下跪求另一个与自己为敌的使徒进入副本中救自己的使徒,是敌是友都不知道就放那个人进去,真不是一个好选择。场景切换非常突兀,比如陈学冬从新手村被冰封,到突然间被吴亦凡救了并在他面前脱衣解说世界规则,因为缺乏联系给人强烈的跳跃感,至少在前面桥段里面给个插入的吴亦凡镜头,表示他来了也好啊。
第三点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点,普遍而大范围的拿来主义。我先申明,这个年代,艺术创作中的抄袭其实相当难以界定,我觉得抄不抄袭,是法律体系的事情,但我觉得如果借鉴了点子,至少需要达到这几个要求才能算得上是拿得出手的作品:一是借鉴的点子不应是这个作品的核心。比如盗梦空间可能借用了红辣椒进入梦境的点子,但是盗梦空间真正的故事核心是嵌套的多层梦境,以及Kick和Limbo。比如就算同是郭敬明的《小时代1》电影借鉴了《穿Prada的女魔头》的杂志社线,但是魔头的性别变了,而且小时代的核心故事是四个女性完成展会,我觉得这个也还能够忍受。但是《爵迹》真的是太雷同了,灵魂回路与魔术回路,十四位王爵与使徒与十四位Master与Servant,无限魂器与无限剑制,王爵吉尔伽美什的设定与金闪闪吉尔伽美什,这不是像,这是很像,这是相当像,或者说根本就是一样的啊。此外,作为一个借鉴作品,能够拿得出手的第二点是,既然借鉴了,总该在某些方面比原作好吧。但是从《爵迹》电影版,看不出这样的过人之处。说实话,就算已经看了很多遍,我也宁愿再看一遍Fate。
不知道奈须蘑菇看到爵迹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或许有千万个某动物飞过吧。
我对法律不太了解,在大陆法系里认定抄袭,应该需要依据法条来举证,所以我并不知道这到底能不能认定成为抄袭。只是,就算法律没有办法认可灵魂回路与魔术回路,十四位王爵使徒与十四位Master与Servant,无限魂器与无限剑制,王爵吉尔伽美什的设定与金闪闪吉尔伽美什的抄袭关系……这部作品也一定阻止不了型月厨们的愤慨。而且,艺术创作者真的需要一定的底线,爵迹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已经越过了底线的作品。太过了,真的太过了。
影评系列照常要说一下影片的看点,看点除了梶浦由记的配乐,就是全CG的动态捕捉动画电影这种技术的商业应用吧。曾经有个朋友私信我,《爵迹》(的CG渲染)是他们公司做的,快去评论一下。我想或许这要分开评论,听说这个电影一共一年就做完了,而且是这种全新的技术,所以我相信技术团队在做的时候,投入了相当的心血。只是,无关技术,这真的是一个让我不太能够忍受的作品。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
单调颜色与奇怪的头身比,让人脸盲症发作的奇特审美 2
对Fate系列的借鉴已经越过底线 -4
音画:梶浦由记的配乐;运用新技术,工期很短的CG制作到这种程度 6
跳跃的叙事与不可信的人物动机 4
总评 2
别看了
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一些愤怒,再加上一些悲伤。从故事讲述的不连续这个中国观众的痛点来说,我感觉从商业上,爵迹不会成功。当年《小时代》的商业成功了,只是让人感慨,因为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一些观众的价值观。但如果爵迹这样的已经借鉴到这样程度的所谓“原创”作品取得了商业成功,那这真的是相当悲哀。
画面上来看,影片的第一感觉是人物比例的强行拉伸改变了整个片子动态捕捉的真实感。我们通常所见的7头身人物的动作,套用到影片里面的那种长腿人物身上非常奇怪。其实这种奇怪比例的审美,在2次元人物身上或许可以称为美型,但是在三维里面出现,又配上短腿人物捕捉的动作,非常奇怪。其次是全片灰暗的色调几乎去掉了色彩在塑造人物与情绪上的作用,视觉上非常单调,或许这是受工期限制,全灰色调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好做一些吧。
第二点就是人物动机不明与叙事的不连贯。人物出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超过他应有的伤感的悲伤的表情,当然或许这是一种郭氏的特有的忧郁的帅气,我所不能理解的。电影所表现的人物的行为相当极端,比如突然间下跪求另一个与自己为敌的使徒进入副本中救自己的使徒,是敌是友都不知道就放那个人进去,真不是一个好选择。场景切换非常突兀,比如陈学冬从新手村被冰封,到突然间被吴亦凡救了并在他面前脱衣解说世界规则,因为缺乏联系给人强烈的跳跃感,至少在前面桥段里面给个插入的吴亦凡镜头,表示他来了也好啊。
第三点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点,普遍而大范围的拿来主义。我先申明,这个年代,艺术创作中的抄袭其实相当难以界定,我觉得抄不抄袭,是法律体系的事情,但我觉得如果借鉴了点子,至少需要达到这几个要求才能算得上是拿得出手的作品:一是借鉴的点子不应是这个作品的核心。比如盗梦空间可能借用了红辣椒进入梦境的点子,但是盗梦空间真正的故事核心是嵌套的多层梦境,以及Kick和Limbo。比如就算同是郭敬明的《小时代1》电影借鉴了《穿Prada的女魔头》的杂志社线,但是魔头的性别变了,而且小时代的核心故事是四个女性完成展会,我觉得这个也还能够忍受。但是《爵迹》真的是太雷同了,灵魂回路与魔术回路,十四位王爵与使徒与十四位Master与Servant,无限魂器与无限剑制,王爵吉尔伽美什的设定与金闪闪吉尔伽美什,这不是像,这是很像,这是相当像,或者说根本就是一样的啊。此外,作为一个借鉴作品,能够拿得出手的第二点是,既然借鉴了,总该在某些方面比原作好吧。但是从《爵迹》电影版,看不出这样的过人之处。说实话,就算已经看了很多遍,我也宁愿再看一遍Fate。
不知道奈须蘑菇看到爵迹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或许有千万个某动物飞过吧。
我对法律不太了解,在大陆法系里认定抄袭,应该需要依据法条来举证,所以我并不知道这到底能不能认定成为抄袭。只是,就算法律没有办法认可灵魂回路与魔术回路,十四位王爵使徒与十四位Master与Servant,无限魂器与无限剑制,王爵吉尔伽美什的设定与金闪闪吉尔伽美什的抄袭关系……这部作品也一定阻止不了型月厨们的愤慨。而且,艺术创作者真的需要一定的底线,爵迹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已经越过了底线的作品。太过了,真的太过了。
影评系列照常要说一下影片的看点,看点除了梶浦由记的配乐,就是全CG的动态捕捉动画电影这种技术的商业应用吧。曾经有个朋友私信我,《爵迹》(的CG渲染)是他们公司做的,快去评论一下。我想或许这要分开评论,听说这个电影一共一年就做完了,而且是这种全新的技术,所以我相信技术团队在做的时候,投入了相当的心血。只是,无关技术,这真的是一个让我不太能够忍受的作品。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
单调颜色与奇怪的头身比,让人脸盲症发作的奇特审美 2
对Fate系列的借鉴已经越过底线 -4
音画:梶浦由记的配乐;运用新技术,工期很短的CG制作到这种程度 6
跳跃的叙事与不可信的人物动机 4
总评 2
别看了
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一些愤怒,再加上一些悲伤。从故事讲述的不连续这个中国观众的痛点来说,我感觉从商业上,爵迹不会成功。当年《小时代》的商业成功了,只是让人感慨,因为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一些观众的价值观。但如果爵迹这样的已经借鉴到这样程度的所谓“原创”作品取得了商业成功,那这真的是相当悲哀。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木鱼水心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