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爱情故事之二 绅士的品格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遇见王沥川 上海爱情故事
第二篇 绅士的品格
不以得失衡量感情的价值,不以获得多少评价人与事,是难能可贵的美德。相对而言,拥有这样美德的人,就拥有一股魅力,让恋人始终无法忘却的魅力,会跟随爱情的记忆,始终存在。
在我们这个越靠近爱情就越悲伤的故事里,女主人公始终无法忘记的恋人王沥川就有这样的魅力。根据观众票选最难忘名场面,得票最多的这一幕,小说与电视剧几乎一样,都落在这里:
以下引用原著小说《沥川往事》
我说:“我自己可以开门。以后让我自己开门,好吗?”
他说:“不好。”
“对我不必这么绅士吧?”
“如果你习惯有男人这么对待你,将来你会嫁个比较好的男人。”
引用完
不少读者都反映,她们看到这里,甚至感动地哭了。为什么想哭?那是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如何竞争,如何挣得为数不多的资源,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生活在常人中的女孩子在成年之后遇到的人当中,怎么会有温柔谦和细心到如此地步的异性善待自己?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多见。
在本剧当中,最被称道的名场面是这里:
王沥川耐心地帮小秋系安全带,开车门,还笑着对她说:
-如果你习惯有男人这么对待你,将来你会嫁个比较好的男人。
这是小秋难忘的一幕,在她以后感到寒冷伤心的时候,时常想起的情景,后来已经成为她不能忘记王沥川的原因,没有之一。写到这里,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谢小秋会难忘,他们说王沥川是真正的绅士,这是为什么?
要解释绅士这个词,还真有点困难。先来说王沥川同学最擅长的法语当中,绅士这个词的写法:gentilhomme,这是由贵族化头衔演化而来:
从前在欧洲,女性一直不受尊重,就连奴隶主的妻子也不受尊重。可是推行骑士制度之后,情况有了改变。按照法国的传统,一位贵族男子要想成人,除了承袭血统之外,还要有继承贵族头衔的权利,必须先成为一名骑士。正因为如此,被授予骑士头衔的仪式,约定俗成,就成为成人仪式。在成年之前,少年要先作为见习骑士,去另一个城堡见习。负责教导,并且给予关照的是城堡的女主人,换言之,能否顺利获得头衔和地位,决定权就掌握在女主人手中。因此,尊重并且发誓效忠女主人,就成为见习骑士的必修课之一。在将近一年之后,女主人将在城堡举行成人仪式,亲自将宝剑授予这名见习的贵族少年,并宣布他通过考验,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士。这就是法国传统中著名的贵族成人礼的由来。
在金雀花王朝尚未诞生之前,英语还是一门粗野的,不够完善的语言,此后的岁月里,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们应运而生,死得其所,身后成为传说,而英语也从低俗落后的语言演化为议会辩论和诗歌创作的常用语,此后几百年里,英语中的“Gentleman”直接代替了法语中“gentilhomme”,被称为绅士。提问中所说的王沥川被称为绅士,代表的正是现代社会里那些慢慢消逝的习惯和道德准则:
@在看到打工女孩谢小秋受了委屈,失去工作,工资被丢到吧台下面的时候,不顾腿脚不便,俯身弯腰,帮她拾起纸币,赢得她的好感-->道德与举止并重即为优雅
@在急需建筑汉语大词典时,得知对方也需要,而且与自己是同一天生日时,大度出让,甚至帮忙买下,作为生日礼物送出-->慷慨但不奢侈
@在跟小秋一起搭乘公交车时,看出对方也很累,于是赶紧让她坐下,自己拖着义肢断腿站了很久,很有耐心地倾听小秋的意见,陪着她走了很多路去找委托翻译的那家公司-->谦恭
分析到这里,不少观众也许已经明白了王沥川如此有魅力的原因: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充分展现了他的教养和水准,散发出迷人的人格魅力,让人无法移开视线。而谈到教养,最残酷的现实就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建议,一本书,一名顾问,去学习如何着装得体,如何参加宴会,如何谈吐得当,但言行举止当中体现的精致高雅,却需要从小受到良好示范,才有可能成行。
所以,这就是叶静文在打工咖啡店吧台前对泼了咖啡,正在沮丧听训的小秋所说的那番关于王沥川的评价: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好多女孩嫁错男人哪?就是因为她们分不清楚男人的品相!这不是有款就是爷,三代才出一个贵族,懂吗?
看,这就是对于异性的鉴赏力。只可惜相识之初,叶静文虽有鉴赏力和观察力,但却缺乏应有的大度和美德,以至于一眼被王沥川瞅出想要接近的意愿和不妥,于是再也没有了相交的可能性,她任性别扭的脾气反倒与王霁川很速配,一眼就被王霁川看出独特之处,甚至于挨她一巴掌都只能受着,后来二人还有多方交涉,交锋不断,各有胜负。而谢小秋对于王沥川来说,真是一个珍贵而又特别的存在:
虽然具备上海baby的典型气质和容貌,然而缺乏从小拥有的指导和示范,虽然具备勤俭,诚实,善良,热心的美德,但她在遇见王沥川之初,还不是一位有典型做派的上海baby。
那么,真正生于上海,成长于上海,还念过上外的上海baby究竟是什么模样?
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第三集已经登场,请关注本剧中一个总是引导剧情发展的人物:Lisa Fung(丽莎·方),摄影老师请把镜头缓缓靠近,近些再近些,请把镜头对准她满是笑意的眼睛,还有微微上翘的嘴角,这是一位即便年过五十,也仍然保持风度与美貌的上海baby。是没有错,虽是美籍华人,但她出生于上海,曾就读于上外,主修英美文学,她是演员陈冲,如果只看剧情,关于十八岁获得影后头衔,此后远赴美国,声誉蜚声国际的种种轶事似乎都可以被忽略,只要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和微笑的面容,就能感受到她的风采。确切说来,无论剧情如何,从籍贯,地域情况来看,丽莎·方的做派才是真正上海baby该有的样子:
干练利落,明快大方,敏锐犀利,处事果断。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王霁川与王沥川兄弟俩在讨论业务问题的时候,会提到:
-所以我找了那个太监Jack~
为什么这样形容丽莎的助手?
从之后王家兄弟俩去跟丽莎见面的情形来看,说杰克是太监,当然不是说他的言行举止女性化,而是在形容他与丽莎的关系,就好像总管对待太后那样,言听计从,紧紧跟随。
在原著小说当中,原本没有丽莎这个人物,但在剧本中特地添加,看来有特别考虑。若非开发商方适集团的新任掌舵人丽莎·方如此决断又利落,王沥川不可能被反复拉回我国,当然也就不可能每一次都有充分理由与小秋再见面。
话题偏了,拉回来再拉回来~刚才我们说到哪儿来着?噢,上海baby的非典型举止。初来上海读大学的小秋缺乏的不是聪明,勤奋,也不是容貌,她欠缺的是阅历和常识。按照小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唉~我发现我跟你说喔,我的脑子真是缺根筋哎~你想想(如果)那天你明明都已经已经失业了,你怎么可能又把车开到我们店里来嘛~你肯定不是司机,对不对?吼吼吼吼吼,我是怎么想的~
谢小秋究竟是怎么把叶静文一眼就看出是“三代出一个贵族”的王沥川看成了司机?
那是因为咖啡屋事件的那一天,她被王霁川上下打量,说了句:
-长得还不错嘛~
就气到大骂对方是变态,引发了纠纷。其实,真不能责怪王霁川有过不得体举止,而是因为咖啡馆的营销手段有问题:
在西方社会,兔女郎的装扮是特意作为一种对成年人的挑==逗行为存在的,首创于playboy(花花公子),而放在这里,则表现出咖啡馆业主的用心:
让打工的女孩子们穿上兔女郎的装扮举办促销活动,看似是为多招徕客人,实际上却是为招揽客人采取两性暗示。
这在惯于出入西方社会派对场合的王霁川看来,就是一个采取暗示的女孩所作的事,也难怪他会特地打量一番。可是,之后的事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被打量的女孩生气了,气到大骂了他,掉头就走,在他追来时,还对他喷了彩带什么的。也就是在小秋失去工作,工钱掉落在地那时候,帮她捡起纸币的王沥川就引起了她的在意和好感。因为跟着坏脾气的老板一脸为难,急忙劝说,还帮她捡工钱,在她看来,这就是自己这边的人,这也正是后来小秋在翻译任务完成后被要求擦车的时候,对王沥川所说的:
-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
这话的由来,她是真把王沥川当成是自己人,听翻译们说过去情况,就自行认为他就是那个已婚的外企司机,不但被炒,失去了工作,家里还有俩孩子。可是,在不断见面和沟通当中,她没有意识到的细节,还存在不少问题: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出这样一位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还具备流利汉语口语水平的青年?
究竟是什么样的司机才会乐意陪着她走了那么多路,就为找一家翻译客户所在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司机才会把仅有的座位让给她,哪怕腿脚不便,也宁愿站着?
究竟是什么样的失业者,才会在生日那天让出自己也找了很久的字典,还帮她买下,祝她生日快乐?
操五国语言,品味高雅,道德与举止并重,整洁得体,礼让谦恭,谈吐得当,慷慨但不奢侈,这本就是绅士的品格。
对于绅士这类人群来说,最难的是很难把普通人训练成绅士,那些自立自强的男性,即便在其他方面具有天赋,也不能被称为绅士,因为作为绅士所特有的悠闲超然的态度还有不怒而威的气度,这是经过至少两代人的累积才有可能形成。
面对王沥川,谢小秋何其有幸,因为她从没见过这样的绅士,于是热心襄助,来往自如;面对王沥川,谢小秋何其不幸,在见过王沥川这样具备绅士美德的男子之后,此后再也没有遇见比王沥川待她更加谦恭礼让,温柔体贴,优雅大度又慷慨付出的人,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正如她后来抱怨的那样:
-沥川,你害死我啦~
说过绅士,再来回答一位伤心的剧迷提出的问题:
“我给最好的小姐妹推荐了这个戏,可是她说不好看,不喜欢,还说女主丑,我爸妈也不喜欢,怎么办?”
答:跳过前四集,从第五集开始看起,保证她会一下子喜欢上沥川和小秋这对条件完全不搭嘎,却出奇合拍的情侣,第五集的最精彩之处在于画廊再相遇那一幕。在看剧之前,我见到的那么多热情推荐本剧的朋友都在激动谈起自己看到的长达二十多分钟的片花,而我没有看到,我是凭着对陈铭章导演的信任,去看了小说,整晚不睡看完原著,才意识到这个故事的精彩和可贵之处:
这是一个久违了的关于绅士的爱情故事。
如果说此前一直都对接近他的人们抱有不信任和猜疑心,那么,在与谢小秋相遇之后,王沥川终于见识到了上海baby的特别之处:
诚实,热情,善良,勤奋,刻苦,节俭,努力,真心的模样让人不想说出任何有可能会疏远她的话。
虽然蒙尘,却让人肃然起敬。所以,如果是为工作,把珍珠擦亮,又会怎样?就在画廊开幕酒会上再遇谢小秋,心不甘情不愿,不得不去参加开幕仪式的王沥川,眼中蓦然闪过关于谢小秋好多个不同的面貌:
眨眼舞着宣传单的兔女郎,是调皮的少女小秋;
披散着卷发,架着黑框眼镜,撒了花露水,摆手微笑是急中生智的翻译小秋;
套着格仔衬衫,坐在他对面还开怀大笑是热心善良的侍者小秋;
套着牛仔裤,棉背心,半夜里爬墙回家的是大二女生小秋;
而就在当下,身着白色晚礼服,裸色高跟鞋,搭着丝绸披肩,穿戴整齐,俏丽活泼的女子是他无法移开视线的魅力小秋。就在那一刻,王沥川的眼睛忽然亮了,那昂扬表情像是所有梦想全部变成了现实。
在谢小秋的眼中,王沥川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尽管她还没有意识到,就在那个时候,她的心已经奔向他,正是这样不自知的情谊才尤为可贵,正如人们都认为无邪的意义在于什么都不知道才敢于期待一切,相信一切,而实际上,无邪的意义在于看尽冷暖,却仍然敢于期待一切,相信所有。

第二篇 绅士的品格
不以得失衡量感情的价值,不以获得多少评价人与事,是难能可贵的美德。相对而言,拥有这样美德的人,就拥有一股魅力,让恋人始终无法忘却的魅力,会跟随爱情的记忆,始终存在。
在我们这个越靠近爱情就越悲伤的故事里,女主人公始终无法忘记的恋人王沥川就有这样的魅力。根据观众票选最难忘名场面,得票最多的这一幕,小说与电视剧几乎一样,都落在这里:
以下引用原著小说《沥川往事》
我说:“我自己可以开门。以后让我自己开门,好吗?”
他说:“不好。”
“对我不必这么绅士吧?”
“如果你习惯有男人这么对待你,将来你会嫁个比较好的男人。”
引用完
不少读者都反映,她们看到这里,甚至感动地哭了。为什么想哭?那是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如何竞争,如何挣得为数不多的资源,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个生活在常人中的女孩子在成年之后遇到的人当中,怎么会有温柔谦和细心到如此地步的异性善待自己?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多见。
在本剧当中,最被称道的名场面是这里:
王沥川耐心地帮小秋系安全带,开车门,还笑着对她说:
-如果你习惯有男人这么对待你,将来你会嫁个比较好的男人。
这是小秋难忘的一幕,在她以后感到寒冷伤心的时候,时常想起的情景,后来已经成为她不能忘记王沥川的原因,没有之一。写到这里,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谢小秋会难忘,他们说王沥川是真正的绅士,这是为什么?
要解释绅士这个词,还真有点困难。先来说王沥川同学最擅长的法语当中,绅士这个词的写法:gentilhomme,这是由贵族化头衔演化而来:
从前在欧洲,女性一直不受尊重,就连奴隶主的妻子也不受尊重。可是推行骑士制度之后,情况有了改变。按照法国的传统,一位贵族男子要想成人,除了承袭血统之外,还要有继承贵族头衔的权利,必须先成为一名骑士。正因为如此,被授予骑士头衔的仪式,约定俗成,就成为成人仪式。在成年之前,少年要先作为见习骑士,去另一个城堡见习。负责教导,并且给予关照的是城堡的女主人,换言之,能否顺利获得头衔和地位,决定权就掌握在女主人手中。因此,尊重并且发誓效忠女主人,就成为见习骑士的必修课之一。在将近一年之后,女主人将在城堡举行成人仪式,亲自将宝剑授予这名见习的贵族少年,并宣布他通过考验,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士。这就是法国传统中著名的贵族成人礼的由来。
在金雀花王朝尚未诞生之前,英语还是一门粗野的,不够完善的语言,此后的岁月里,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们应运而生,死得其所,身后成为传说,而英语也从低俗落后的语言演化为议会辩论和诗歌创作的常用语,此后几百年里,英语中的“Gentleman”直接代替了法语中“gentilhomme”,被称为绅士。提问中所说的王沥川被称为绅士,代表的正是现代社会里那些慢慢消逝的习惯和道德准则:
@在看到打工女孩谢小秋受了委屈,失去工作,工资被丢到吧台下面的时候,不顾腿脚不便,俯身弯腰,帮她拾起纸币,赢得她的好感-->道德与举止并重即为优雅
@在急需建筑汉语大词典时,得知对方也需要,而且与自己是同一天生日时,大度出让,甚至帮忙买下,作为生日礼物送出-->慷慨但不奢侈
@在跟小秋一起搭乘公交车时,看出对方也很累,于是赶紧让她坐下,自己拖着义肢断腿站了很久,很有耐心地倾听小秋的意见,陪着她走了很多路去找委托翻译的那家公司-->谦恭
分析到这里,不少观众也许已经明白了王沥川如此有魅力的原因: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充分展现了他的教养和水准,散发出迷人的人格魅力,让人无法移开视线。而谈到教养,最残酷的现实就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建议,一本书,一名顾问,去学习如何着装得体,如何参加宴会,如何谈吐得当,但言行举止当中体现的精致高雅,却需要从小受到良好示范,才有可能成行。
所以,这就是叶静文在打工咖啡店吧台前对泼了咖啡,正在沮丧听训的小秋所说的那番关于王沥川的评价: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好多女孩嫁错男人哪?就是因为她们分不清楚男人的品相!这不是有款就是爷,三代才出一个贵族,懂吗?
看,这就是对于异性的鉴赏力。只可惜相识之初,叶静文虽有鉴赏力和观察力,但却缺乏应有的大度和美德,以至于一眼被王沥川瞅出想要接近的意愿和不妥,于是再也没有了相交的可能性,她任性别扭的脾气反倒与王霁川很速配,一眼就被王霁川看出独特之处,甚至于挨她一巴掌都只能受着,后来二人还有多方交涉,交锋不断,各有胜负。而谢小秋对于王沥川来说,真是一个珍贵而又特别的存在:
虽然具备上海baby的典型气质和容貌,然而缺乏从小拥有的指导和示范,虽然具备勤俭,诚实,善良,热心的美德,但她在遇见王沥川之初,还不是一位有典型做派的上海baby。
那么,真正生于上海,成长于上海,还念过上外的上海baby究竟是什么模样?
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第三集已经登场,请关注本剧中一个总是引导剧情发展的人物:Lisa Fung(丽莎·方),摄影老师请把镜头缓缓靠近,近些再近些,请把镜头对准她满是笑意的眼睛,还有微微上翘的嘴角,这是一位即便年过五十,也仍然保持风度与美貌的上海baby。是没有错,虽是美籍华人,但她出生于上海,曾就读于上外,主修英美文学,她是演员陈冲,如果只看剧情,关于十八岁获得影后头衔,此后远赴美国,声誉蜚声国际的种种轶事似乎都可以被忽略,只要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和微笑的面容,就能感受到她的风采。确切说来,无论剧情如何,从籍贯,地域情况来看,丽莎·方的做派才是真正上海baby该有的样子:
干练利落,明快大方,敏锐犀利,处事果断。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王霁川与王沥川兄弟俩在讨论业务问题的时候,会提到:
-所以我找了那个太监Jack~
为什么这样形容丽莎的助手?
从之后王家兄弟俩去跟丽莎见面的情形来看,说杰克是太监,当然不是说他的言行举止女性化,而是在形容他与丽莎的关系,就好像总管对待太后那样,言听计从,紧紧跟随。
在原著小说当中,原本没有丽莎这个人物,但在剧本中特地添加,看来有特别考虑。若非开发商方适集团的新任掌舵人丽莎·方如此决断又利落,王沥川不可能被反复拉回我国,当然也就不可能每一次都有充分理由与小秋再见面。
话题偏了,拉回来再拉回来~刚才我们说到哪儿来着?噢,上海baby的非典型举止。初来上海读大学的小秋缺乏的不是聪明,勤奋,也不是容貌,她欠缺的是阅历和常识。按照小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唉~我发现我跟你说喔,我的脑子真是缺根筋哎~你想想(如果)那天你明明都已经已经失业了,你怎么可能又把车开到我们店里来嘛~你肯定不是司机,对不对?吼吼吼吼吼,我是怎么想的~
谢小秋究竟是怎么把叶静文一眼就看出是“三代出一个贵族”的王沥川看成了司机?
那是因为咖啡屋事件的那一天,她被王霁川上下打量,说了句:
-长得还不错嘛~
就气到大骂对方是变态,引发了纠纷。其实,真不能责怪王霁川有过不得体举止,而是因为咖啡馆的营销手段有问题:
在西方社会,兔女郎的装扮是特意作为一种对成年人的挑==逗行为存在的,首创于playboy(花花公子),而放在这里,则表现出咖啡馆业主的用心:
让打工的女孩子们穿上兔女郎的装扮举办促销活动,看似是为多招徕客人,实际上却是为招揽客人采取两性暗示。
这在惯于出入西方社会派对场合的王霁川看来,就是一个采取暗示的女孩所作的事,也难怪他会特地打量一番。可是,之后的事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被打量的女孩生气了,气到大骂了他,掉头就走,在他追来时,还对他喷了彩带什么的。也就是在小秋失去工作,工钱掉落在地那时候,帮她捡起纸币的王沥川就引起了她的在意和好感。因为跟着坏脾气的老板一脸为难,急忙劝说,还帮她捡工钱,在她看来,这就是自己这边的人,这也正是后来小秋在翻译任务完成后被要求擦车的时候,对王沥川所说的:
-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
这话的由来,她是真把王沥川当成是自己人,听翻译们说过去情况,就自行认为他就是那个已婚的外企司机,不但被炒,失去了工作,家里还有俩孩子。可是,在不断见面和沟通当中,她没有意识到的细节,还存在不少问题: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出这样一位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还具备流利汉语口语水平的青年?
究竟是什么样的司机才会乐意陪着她走了那么多路,就为找一家翻译客户所在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司机才会把仅有的座位让给她,哪怕腿脚不便,也宁愿站着?
究竟是什么样的失业者,才会在生日那天让出自己也找了很久的字典,还帮她买下,祝她生日快乐?
操五国语言,品味高雅,道德与举止并重,整洁得体,礼让谦恭,谈吐得当,慷慨但不奢侈,这本就是绅士的品格。
对于绅士这类人群来说,最难的是很难把普通人训练成绅士,那些自立自强的男性,即便在其他方面具有天赋,也不能被称为绅士,因为作为绅士所特有的悠闲超然的态度还有不怒而威的气度,这是经过至少两代人的累积才有可能形成。
面对王沥川,谢小秋何其有幸,因为她从没见过这样的绅士,于是热心襄助,来往自如;面对王沥川,谢小秋何其不幸,在见过王沥川这样具备绅士美德的男子之后,此后再也没有遇见比王沥川待她更加谦恭礼让,温柔体贴,优雅大度又慷慨付出的人,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正如她后来抱怨的那样:
-沥川,你害死我啦~
说过绅士,再来回答一位伤心的剧迷提出的问题:
“我给最好的小姐妹推荐了这个戏,可是她说不好看,不喜欢,还说女主丑,我爸妈也不喜欢,怎么办?”
答:跳过前四集,从第五集开始看起,保证她会一下子喜欢上沥川和小秋这对条件完全不搭嘎,却出奇合拍的情侣,第五集的最精彩之处在于画廊再相遇那一幕。在看剧之前,我见到的那么多热情推荐本剧的朋友都在激动谈起自己看到的长达二十多分钟的片花,而我没有看到,我是凭着对陈铭章导演的信任,去看了小说,整晚不睡看完原著,才意识到这个故事的精彩和可贵之处:
这是一个久违了的关于绅士的爱情故事。
如果说此前一直都对接近他的人们抱有不信任和猜疑心,那么,在与谢小秋相遇之后,王沥川终于见识到了上海baby的特别之处:
诚实,热情,善良,勤奋,刻苦,节俭,努力,真心的模样让人不想说出任何有可能会疏远她的话。
虽然蒙尘,却让人肃然起敬。所以,如果是为工作,把珍珠擦亮,又会怎样?就在画廊开幕酒会上再遇谢小秋,心不甘情不愿,不得不去参加开幕仪式的王沥川,眼中蓦然闪过关于谢小秋好多个不同的面貌:
眨眼舞着宣传单的兔女郎,是调皮的少女小秋;
披散着卷发,架着黑框眼镜,撒了花露水,摆手微笑是急中生智的翻译小秋;
套着格仔衬衫,坐在他对面还开怀大笑是热心善良的侍者小秋;
套着牛仔裤,棉背心,半夜里爬墙回家的是大二女生小秋;
而就在当下,身着白色晚礼服,裸色高跟鞋,搭着丝绸披肩,穿戴整齐,俏丽活泼的女子是他无法移开视线的魅力小秋。就在那一刻,王沥川的眼睛忽然亮了,那昂扬表情像是所有梦想全部变成了现实。
在谢小秋的眼中,王沥川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尽管她还没有意识到,就在那个时候,她的心已经奔向他,正是这样不自知的情谊才尤为可贵,正如人们都认为无邪的意义在于什么都不知道才敢于期待一切,相信一切,而实际上,无邪的意义在于看尽冷暖,却仍然敢于期待一切,相信所有。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林下之风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