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死,就连时间都无法调制出上等药材。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是什么呢? 是文哉的妈妈对亚季的妈妈讲出了“恨”,是双叶带着洋贵的小刀独自去找哥哥,是文哉在狱中见到他生母时留下的泪……是所有,每个人的表情、沉默、动作,和冲动。 文哉的妈妈恨亚季的妈妈是理所当然的,亚季的妈妈恨文哉的妈妈是理所当然的;两家人间的互帮互助也是理所当然的。 文哉两次杀人都是因为“你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难道不是因为他仍眷于希望(母亲和妹妹),才没一开始就选择自杀吗? 这部剧让人看的很压抑,即使是在七八月份的重庆,也把人埋入深深的堆满木柴的小黑屋里,就像小时被哥哥他们整蛊关到里面去一样让人无助、恐惧,软弱的自己连喊出的一个字都要自己认真地听。就是在这种压抑下,我竟也发现了比铁丝还细小的光线,里面没有木柴屑。它纯净极了。它比那些投射穿过厚厚的云层的太阳光更温暖。它让阻碍船行的冰川融化却又不损害动物界的福音;它连接两团黑秋秋的眼睛,直到它们各自放射出光芒。 爱从死亡中诞生,带着另一种恨意。恨杀人犯吗?恨杀人犯的家属吗?恨自己?或者是,恨命运的不公? 人的诞生一定惊天动地,这样才不至于在仅仅生存着的短暂七年里被人遗忘。人的死亡一定有着某种命定。活着的一部分人获得重生。 人的生存状态究竟怎样才算好呢?对于那些生活在愧疚之中的人们,难道不是从愧疚开始就已经也被命定了吗?既然得到的重生来自于死去的人。 ------------------- 孤独常伴,只是在一个时间段里沉睡。 接下来的,就是十五年、十五年的平淡生活。其间的斗争在一层一层的蜕变,一层一层地感受。 孤独登上台面,像一面镜子打磨着我。 时间无法培植好的药材。那是什么在不断地让我们在孤独的小黑屋里面寻到一丝纯净的光? 我想我们都迷恋生之希望。再把它投射到爱,让它充满了力。直到开出一小道裂痕。 我想我们的渴望终究会被它溶解,转化为力,让裂痕变成豁口。 然后再在死和生同时到来的一刹那,又紧闭。
---------------------
2017.3.19
性格。
常会觉得自己是没有血液的人,就像《香水》里那人唯独感尝不到自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