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儿子的男票。知道,你俩穿着情侣装呢。
影片讲述了葫芦娃兄弟的故事。世上有两个超级英雄,分别是力大无穷的大娃,住在大都会,以及足智多谋的二娃,住在哥谭市,互相看不顺眼,老死不相往来。
二娃夜生活丰富,约会名模不断,习惯了白天休息。但大娃偏偏喜欢在光天化日下玩耍,吵得二娃睡不好觉。自从一次大娃在国会大厦放烟花,二娃终于忍无可忍,决心除掉大娃。
在狡猾的蛇精挑拨下,大娃与二娃终于惊天一撕。就在二娃即将用裤腰带勒死大娃之际,性命垂危的大娃喊出了爷爷的名字。两人这才知道他们是一根藤上的亲兄弟,瞬间由对手结为同盟,并与失散多年的葫芦妹妹一起,战胜了威力无穷的蝎子精,可惜大娃不幸牺牲。
蛇精被投入监狱,剃光了头发。她嘿嘿笑道,我已经通过脸谱网向宇宙广播了地球的位置,根据黑暗森林(Darkseid)理论,三体人马上要来了。在大娃的墓前,二娃对葫芦妹妹说,只有葫芦家族联手,才能拯救地球,来吧,我们去找寻剩余的兄弟。
---------------------------------------------------------------
记得3年前的《钢铁之躯》出来时,对动作风格的创新,许多人颇有微词,说是模仿这个抄袭那个的。我说,去你们大爷的。从小看卡通片和漫画就知道,正义联盟群雄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干架的,电影只是高度忠实的再现了这一切而已,原汁原味,纯正纯良,绝对是漫改电影的革命性里程碑。曾经,天马行空的超能较量只存于作者的脑海,后来,动画片可以实现其中的大部分,到了21世纪,电影科技早已支持将它们搬上真人银幕,却直到扎导才得以突围。如果扎导要挨骂,大多数漫改片导演都可以去屎一屎了。
扎克•施耐德,擅长把漫画嫁接到银幕,但不是简单的加工创作,而是从叙事手法、台词风格、动作设计、分镜头,全方位模拟,非要拍成真人演绎的活动漫画不可。好几年前,我们在《守望者》领教了他的这手本事。扛下组建正义联盟的大旗,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纵容自己的癖好。对于真正的漫迷,没有比扎导出品更好的情怀寄托体。他赋予漫改电影一个全新的定义:不仅仅是用电影讲述那群英雄的故事,而且要用漫画式的电影手法来讲。
《正义黎明》的终场大战,目之所及都是汹涌的火焰、纷飞的石渣、倒塌的建筑、乱射的能量束和炮弹一样高速撞击的躯体,如果说银幕上拍过末日和地狱,这应该就是最接近的(sorry,康斯坦丁)。如果交战的人数再多些,超技能再混杂些,完全就是《闪点悖论》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重现。蝙蝠侠娴熟的闪避功夫和钻空子的战略,超人硬揍硬抗小宇宙连环爆发榨干潜能极限的战斗风格,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神奇女侠,我们的戴安娜公主,果然是最惊艳的一位,出场不多却演出了这个JL巨头中唯一女性的精神本质。出生于亚马逊氏族,战斗是她天生也是唯一的使命。就像当代的孤独求败,唯一能令她心花怒放的,就是遇到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光是战斗本身,就给予她至高的荣耀和享受。单凭她倒地后那一个SM女王般的勾魂笑容,足以断定扎导对漫画的逆天级尊重。
我最难以接受的是,竟然有媒体会用“缺乏幽默感”来做出负面评价。他要么对超级英雄文化一窍不通(作为美国人还真是另类),要么出于其他目的故意抹黑。让最受拥戴的英雄互撕,本就是一件轻松不起来的事(你看隔壁的《内战》都抛弃逗比风了)。《正义黎明》中,我们看到弗兰克•米勒笔下上了年纪的韦恩老爷,继续以老拳老骨头主持民间正义,搞定一群雇佣兵也要挨刀子,完全不是那个只身碾压整支自杀小队的战神。来自《超人之死》的氪星救世主被打到多次濒临死亡,内心也不断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产生怀疑和迷惘,结局更是神还原地被毁灭日的钢骨刺入身躯,惨烈无比。这本就是一个悲伤悲壮到极点的故事,硬要加点滑稽调料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观众在不断跳tone中无所适从吧。何况并不是一丝笑点也没有,超人的养母大难不死立刻来句,你俩的情侣装都带披风呢,多妙的会心一笑。
多年以来,关于漫改片应该拍得轻快还是黑暗,存在大量争议。和稀泥的说,当然各有各的拥趸。明亮鲜艳的色泽,卡通般的故事基调,插科打诨的台词和会做糊涂事的英雄,不能说那样不好,最起码能娱乐到很多人——OK,在那个世界有那么一群英雄,他们好帅好正义好能打胸都好大好想舔不拉不拉。但当黑暗笼罩一切,在观众的心理上,他们挥出的拳头更重,承受的伤痛更强烈,所受的煎熬也容易穿透银幕,震颤我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变得更接近我们了(当然不是3D眼镜的功效)。至少在那两个多小时里,我仿佛真正生活在一个超级英雄行走的世界里,满怀激动又惶恐无比。这种感觉,稀有而珍贵,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文/方聿南)
二娃夜生活丰富,约会名模不断,习惯了白天休息。但大娃偏偏喜欢在光天化日下玩耍,吵得二娃睡不好觉。自从一次大娃在国会大厦放烟花,二娃终于忍无可忍,决心除掉大娃。
在狡猾的蛇精挑拨下,大娃与二娃终于惊天一撕。就在二娃即将用裤腰带勒死大娃之际,性命垂危的大娃喊出了爷爷的名字。两人这才知道他们是一根藤上的亲兄弟,瞬间由对手结为同盟,并与失散多年的葫芦妹妹一起,战胜了威力无穷的蝎子精,可惜大娃不幸牺牲。
蛇精被投入监狱,剃光了头发。她嘿嘿笑道,我已经通过脸谱网向宇宙广播了地球的位置,根据黑暗森林(Darkseid)理论,三体人马上要来了。在大娃的墓前,二娃对葫芦妹妹说,只有葫芦家族联手,才能拯救地球,来吧,我们去找寻剩余的兄弟。
---------------------------------------------------------------
记得3年前的《钢铁之躯》出来时,对动作风格的创新,许多人颇有微词,说是模仿这个抄袭那个的。我说,去你们大爷的。从小看卡通片和漫画就知道,正义联盟群雄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干架的,电影只是高度忠实的再现了这一切而已,原汁原味,纯正纯良,绝对是漫改电影的革命性里程碑。曾经,天马行空的超能较量只存于作者的脑海,后来,动画片可以实现其中的大部分,到了21世纪,电影科技早已支持将它们搬上真人银幕,却直到扎导才得以突围。如果扎导要挨骂,大多数漫改片导演都可以去屎一屎了。
扎克•施耐德,擅长把漫画嫁接到银幕,但不是简单的加工创作,而是从叙事手法、台词风格、动作设计、分镜头,全方位模拟,非要拍成真人演绎的活动漫画不可。好几年前,我们在《守望者》领教了他的这手本事。扛下组建正义联盟的大旗,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纵容自己的癖好。对于真正的漫迷,没有比扎导出品更好的情怀寄托体。他赋予漫改电影一个全新的定义:不仅仅是用电影讲述那群英雄的故事,而且要用漫画式的电影手法来讲。
《正义黎明》的终场大战,目之所及都是汹涌的火焰、纷飞的石渣、倒塌的建筑、乱射的能量束和炮弹一样高速撞击的躯体,如果说银幕上拍过末日和地狱,这应该就是最接近的(sorry,康斯坦丁)。如果交战的人数再多些,超技能再混杂些,完全就是《闪点悖论》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重现。蝙蝠侠娴熟的闪避功夫和钻空子的战略,超人硬揍硬抗小宇宙连环爆发榨干潜能极限的战斗风格,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神奇女侠,我们的戴安娜公主,果然是最惊艳的一位,出场不多却演出了这个JL巨头中唯一女性的精神本质。出生于亚马逊氏族,战斗是她天生也是唯一的使命。就像当代的孤独求败,唯一能令她心花怒放的,就是遇到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光是战斗本身,就给予她至高的荣耀和享受。单凭她倒地后那一个SM女王般的勾魂笑容,足以断定扎导对漫画的逆天级尊重。
我最难以接受的是,竟然有媒体会用“缺乏幽默感”来做出负面评价。他要么对超级英雄文化一窍不通(作为美国人还真是另类),要么出于其他目的故意抹黑。让最受拥戴的英雄互撕,本就是一件轻松不起来的事(你看隔壁的《内战》都抛弃逗比风了)。《正义黎明》中,我们看到弗兰克•米勒笔下上了年纪的韦恩老爷,继续以老拳老骨头主持民间正义,搞定一群雇佣兵也要挨刀子,完全不是那个只身碾压整支自杀小队的战神。来自《超人之死》的氪星救世主被打到多次濒临死亡,内心也不断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产生怀疑和迷惘,结局更是神还原地被毁灭日的钢骨刺入身躯,惨烈无比。这本就是一个悲伤悲壮到极点的故事,硬要加点滑稽调料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观众在不断跳tone中无所适从吧。何况并不是一丝笑点也没有,超人的养母大难不死立刻来句,你俩的情侣装都带披风呢,多妙的会心一笑。
多年以来,关于漫改片应该拍得轻快还是黑暗,存在大量争议。和稀泥的说,当然各有各的拥趸。明亮鲜艳的色泽,卡通般的故事基调,插科打诨的台词和会做糊涂事的英雄,不能说那样不好,最起码能娱乐到很多人——OK,在那个世界有那么一群英雄,他们好帅好正义好能打胸都好大好想舔不拉不拉。但当黑暗笼罩一切,在观众的心理上,他们挥出的拳头更重,承受的伤痛更强烈,所受的煎熬也容易穿透银幕,震颤我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变得更接近我们了(当然不是3D眼镜的功效)。至少在那两个多小时里,我仿佛真正生活在一个超级英雄行走的世界里,满怀激动又惶恐无比。这种感觉,稀有而珍贵,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文/方聿南)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