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其不真不善
在漫长的岁月里,里芬斯塔尔一次次辩解:“我只是一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误的”。同情她的人最喜欢附和的,也是这两句话。大概他们都忘了戈培尔当年的话:“(《意志的胜利》)就反映现实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这是部与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电影……它成功地摆脱了陷入简单宣传的危险,将我们伟大时代的激越的旋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与性别无关,历史不是不肯原谅她,是不敢遗忘。
艺术也许是无罪的,迷信艺术,却是有罪的。对美的狂热迷恋,恰恰是通向法西斯的一扇大门。希特勒就说过“艺术是一项崇高的,需要狂热去献身的使命”。
悲剧的根源,就在她把美当成宗教,笃信“真善美”三位一体,只要发现“美”,以为“真”、“善”必居左右。在她心中,美的地位高于元首高于“党”。结果却是献身给法西斯。马克斯•韦伯说得好:“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其不真不善,唯其不美不善,才成其为真。”
里芬斯塔尔曾经这样感叹:“已经活到100岁没觉得什么高兴,反倒宁愿在1939年9月1日之前就已经死去: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之前是我的顶峰,从此之后一直是下坡路和数十年的挣扎和沉默。”其实,正是她这几十年的挣扎和沉默,证明了生命即使充满错误和伤口,仍能显示出不可思议的美,这种美,比她毕生迷恋的极致之美,更好。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本是世间最悲哀的两件事,她却一个人全碰上了。
与性别无关,历史不是不肯原谅她,是不敢遗忘。
艺术也许是无罪的,迷信艺术,却是有罪的。对美的狂热迷恋,恰恰是通向法西斯的一扇大门。希特勒就说过“艺术是一项崇高的,需要狂热去献身的使命”。
悲剧的根源,就在她把美当成宗教,笃信“真善美”三位一体,只要发现“美”,以为“真”、“善”必居左右。在她心中,美的地位高于元首高于“党”。结果却是献身给法西斯。马克斯•韦伯说得好:“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其不真不善,唯其不美不善,才成其为真。”
里芬斯塔尔曾经这样感叹:“已经活到100岁没觉得什么高兴,反倒宁愿在1939年9月1日之前就已经死去: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之前是我的顶峰,从此之后一直是下坡路和数十年的挣扎和沉默。”其实,正是她这几十年的挣扎和沉默,证明了生命即使充满错误和伤口,仍能显示出不可思议的美,这种美,比她毕生迷恋的极致之美,更好。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本是世间最悲哀的两件事,她却一个人全碰上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