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小托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一直对身边的人说,看电影有时候是一种修行。有些听了好多遍,被各种影评当教科书分析了千百万遍的电影,你却迟迟无法点开播放键,那是因为你的修为还没到,福报还没到。看电影也需要辣么一点点缘分天注定的感觉。就像突然有一天你失恋了,所有的情歌一夜之间全听懂了,开始迷上一个叫做李宗盛的老男人,那些娓娓道来的叨叨絮语,似歌非歌,不流畅的节奏中的留白像白驹过隙般,能装下整个宇宙的悲伤爱情故事。
《天堂电影院》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电影里小托托和艾佛特亦父亦友的关系,堪称一段理想化的父子之情。谁不曾想在幼时,调皮捣蛋时,有人为自己解围;困顿时,有人给自己讲人生的道理,就像时刻守卫在身边的大白,当然艾佛特没有大白那么庞大坚不可摧的身体,毕竟他只是意大利小镇上一个普通的放映老人,会因为不会算数而求助,会因为意外起火而双目失明。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角色,平凡的一生,没有波澜起伏的职业生涯,安定的,一成不变的人,事和生活环境,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就像你知道清晨一睁开眼就可以看到日出那么的理所当然。
但平凡的艾佛特却用电影带给小镇上人们快乐,远离战争与时代变迁的痛苦,用电影带给自己另一种生命的充实。电影是承载,是回忆,而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生活的难在于你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是切肤之痛般的真实流淌,而不是像电影里一个黑幕一个转场三十年就过去了。三十年的光阴让幼年无法无天,会赖皮撒娇捣蛋的小托托,变成了为初恋不顾一切荷尔蒙蓬发的青年托托,被现实打败的爱情却成就了现在这个不苟言笑,白发苍苍,感情内敛的老托托,那些初心只有在片尾那个美人的侧影和艾佛特为他剪辑的亲吻电影中倾泻而出,泪的闪烁仍旧隐忍。
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都是电影里的那个小托托。从天真无邪到莽撞冲动,再到受过伤后,疼痛过后的淡漠。最后老托托回到告别了30年的家乡,母亲说忘记她吧。知子莫若母,无论相隔千万里,心里的苦终究是掩盖不了,哪怕早已功成名就。父亲曾跟我说过,每个男人心目中永远只会有一个女人,无论千帆过尽,无论身边的枕边人最终是谁都无法撼动那个女人在心中的地位。艾琳娜很幸运,她就像《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在至尊宝心里留下的那一滴泪,那种爱过却不可得的遗憾才让人生显得痛苦又真实,就像谁说的没有疼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在电影里感知着他人的生命潮起潮涌,悲伤离合,进而学会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人生短短几十年,固然不能像电影里那样轻描淡写的开始结束,时代的年轮从每个人的心上碾压过,你甚至发不出抗议的声响。年轻人们在轰然倒下的天堂电影院门口喧闹着呼喊着,那是上一个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啼声。但那一张张老态龙钟,曾经也年少意气风发过的故人,早已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我们抓不住时间,甚至改变不了一丁点生命的列车向生命尽头驶去的宿命。但生活终归是让人留念的,不舍的。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与世界反叛,西方世界里对父权的挑战标志着一个成年男子的真正成长,一个脱离了父亲权威的男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我们从襁褓中孕育褪茧而出,我们的每一次成长都意味着老事物的消亡,世界就是在此消彼涨中平衡,生生不息。
艾佛特跟小托托说,离开这里吧,不然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艾佛特在用他的方式帮助小托托脱离襁褓。毕竟,对于小托托来说,天堂电影院就是他全部的世界,他全部世界的中心。而当老托托时隔三十年回到小镇上,他说,我感觉我从未离开过这里。这是关于故乡的一种情怀,融入血液无法斩断的丝丝连连,老托托回家时,镜头里那随着母亲下楼迎接老托托延绵不断解开的毛衣线,一层又一层,死死剥茧,把那么多年的思念一丝一丝的绽放出来,把那么多年的心结一层一层的解散开来。
作为文艺青年必备电影清单里朱塞佩•托纳多雷的三部曲:《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无论是代表着反叛精神的西西里,还是代表着出世精神的钢琴师,还是如你我般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托托,我们生而为人,终究是逃不过成长的疼痛。
只愿你我无论前行的再远,都莫忘初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堂电影院》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电影里小托托和艾佛特亦父亦友的关系,堪称一段理想化的父子之情。谁不曾想在幼时,调皮捣蛋时,有人为自己解围;困顿时,有人给自己讲人生的道理,就像时刻守卫在身边的大白,当然艾佛特没有大白那么庞大坚不可摧的身体,毕竟他只是意大利小镇上一个普通的放映老人,会因为不会算数而求助,会因为意外起火而双目失明。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角色,平凡的一生,没有波澜起伏的职业生涯,安定的,一成不变的人,事和生活环境,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就像你知道清晨一睁开眼就可以看到日出那么的理所当然。
但平凡的艾佛特却用电影带给小镇上人们快乐,远离战争与时代变迁的痛苦,用电影带给自己另一种生命的充实。电影是承载,是回忆,而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生活的难在于你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是切肤之痛般的真实流淌,而不是像电影里一个黑幕一个转场三十年就过去了。三十年的光阴让幼年无法无天,会赖皮撒娇捣蛋的小托托,变成了为初恋不顾一切荷尔蒙蓬发的青年托托,被现实打败的爱情却成就了现在这个不苟言笑,白发苍苍,感情内敛的老托托,那些初心只有在片尾那个美人的侧影和艾佛特为他剪辑的亲吻电影中倾泻而出,泪的闪烁仍旧隐忍。
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都是电影里的那个小托托。从天真无邪到莽撞冲动,再到受过伤后,疼痛过后的淡漠。最后老托托回到告别了30年的家乡,母亲说忘记她吧。知子莫若母,无论相隔千万里,心里的苦终究是掩盖不了,哪怕早已功成名就。父亲曾跟我说过,每个男人心目中永远只会有一个女人,无论千帆过尽,无论身边的枕边人最终是谁都无法撼动那个女人在心中的地位。艾琳娜很幸运,她就像《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在至尊宝心里留下的那一滴泪,那种爱过却不可得的遗憾才让人生显得痛苦又真实,就像谁说的没有疼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在电影里感知着他人的生命潮起潮涌,悲伤离合,进而学会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人生短短几十年,固然不能像电影里那样轻描淡写的开始结束,时代的年轮从每个人的心上碾压过,你甚至发不出抗议的声响。年轻人们在轰然倒下的天堂电影院门口喧闹着呼喊着,那是上一个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啼声。但那一张张老态龙钟,曾经也年少意气风发过的故人,早已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我们抓不住时间,甚至改变不了一丁点生命的列车向生命尽头驶去的宿命。但生活终归是让人留念的,不舍的。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与世界反叛,西方世界里对父权的挑战标志着一个成年男子的真正成长,一个脱离了父亲权威的男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我们从襁褓中孕育褪茧而出,我们的每一次成长都意味着老事物的消亡,世界就是在此消彼涨中平衡,生生不息。
艾佛特跟小托托说,离开这里吧,不然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艾佛特在用他的方式帮助小托托脱离襁褓。毕竟,对于小托托来说,天堂电影院就是他全部的世界,他全部世界的中心。而当老托托时隔三十年回到小镇上,他说,我感觉我从未离开过这里。这是关于故乡的一种情怀,融入血液无法斩断的丝丝连连,老托托回家时,镜头里那随着母亲下楼迎接老托托延绵不断解开的毛衣线,一层又一层,死死剥茧,把那么多年的思念一丝一丝的绽放出来,把那么多年的心结一层一层的解散开来。
作为文艺青年必备电影清单里朱塞佩•托纳多雷的三部曲:《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无论是代表着反叛精神的西西里,还是代表着出世精神的钢琴师,还是如你我般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托托,我们生而为人,终究是逃不过成长的疼痛。
只愿你我无论前行的再远,都莫忘初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