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神人格分裂的唤命日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去年看见北川景子与深田恭子两位女神共演新作《Roommate》,心中早决断无论多烂多无趣都要耐心看完。现在,我很负责任告诉你,这部作品不算烂也不恐怖。
从预告片、宣传海报或多或少已经意识到故事应该是与精神分裂有关,所以我是带着这个假定审视的,在本以为出Bug的位置,剧情后面居然有作补充解释,因此剧本还算完整。就故事性而言是错综反转元素略为平淡,若是双人双格,会比单人三格会更精彩,但既然接受了这一设定,只能接受吧。
鉴于故事交错展开,那么我来做个正序梳理说明:
“室友”一词在影片中有两重含义:一是现实中的合租或同居者,二是内心世界的共生人格。为便于更好理解,先整理故事中相关的虚实人物如下:
春海:存在人物,有患有人格分裂,作为主体人格正常生活;
丽子:虚拟人物,由春海产生的善良后继人格,是自我安慰的心灵壁垒;
玛丽:虚拟人物,由春海产生的残暴后继人格,以潜意识暗示暴力达到消除不安;
绘里:影片中所说的“可能第四人格”,存在人物,患有人格分裂初期征兆,影片中借用“玛丽”之种催眠自己行凶。
丽子、玛丽都是春海内心世界的室友,由于春海一直处于生活模式因此相对独立。
春海与绘里有现实中的室友关系(片中提及过绘里曾住在房间内及交换日记),而实际上与绘里共处的应该是玛丽人格。
故事正序,萩尾春海学生时期被渣男强暴,在她身心受创之时产生了丽子人格伴随身边,又长期受恶母冷暴力与体罚折磨,让她渐渐生成玛丽人格杀死了母亲。
故事开端的凶案事件三年前,春海对自己精神异常苦恼于记忆障碍而求助于Harmonia综合诊所精神科,此处说明春海之前一直都不清楚自己有多重人格障碍,妄想非常严重。
凶案事件三个月前,工藤谦介开车意外撞倒了精神恍惚的春海,随后春海入院并失去之前的记忆与意识,由此认识了护士安藤理香与保险经纪长谷川伸一。
春海不擅长与生人打交道,生活上有工作和钱的顾虑,丽子人格重新出现是鼓舞她振作。关于给母亲打电话诉苦、合租建议、互通日记等应该属于故事给出线索铺垫的设定。
凶案事件两个月前,在生活上开始有情绪波动,久违的玛丽人格现身偶尔替代了丽子在观众前黑化。一直纠缠理赔事件的长谷川引起的春海潜意识烦躁“那个保险男不像好人”;将饲养宠物的联系到小时候恶劣的母女关系;在餐厅看见幸福的理香产生了嫉妒,还记得在洗手间,是丽子人格第一次被别人搭话,有逃避特点的她就很自然被阴暗的玛丽人格占据了。
因为丽子和玛丽是互斥人格造成了争吵,但春海此时仍然未意识到。关于玛丽人格杀死了宠物狗的疑问,我理解是春海对外界排斥的回响让玛丽觉醒开端。
凶案事件一个月前,这里有个Bug位,春海收到丽子发给她的短信“何时回家?”镜头还特写到手机屏展示,要么是导演的疏忽,要么是说明人格分裂到没撤的地步了!
此这段时间开始,春海第一次见到并对绘里产生兴趣,暗线为春海和玛丽与绘里暗地里进行沟通了。
当负能量积聚得越多,是玛丽人格越占主导杀死了理香;事后的种种迹象让春海把罪加在丽子身上谴责她,显然后果是让丽子哭着消失了。
凶案事件三周前,正常人格的春海因为害怕而去了工藤处打工;暗线发展是玛丽与绘里深交,绘里住进了春海隔壁的空房间。此期间可以认定只有春海和玛丽存在,并造成杀害长谷川的凶案。长谷川在春海内心隐征为难缠的恶男,他的死纯粹是春海病态抗拒酿成的,死得有点冤。另外,自残行为看做是自我矛盾否定而成,她连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说,此时玛丽人格消失了。
凶案事件后,引出了绘里刺杀山崎的“第四人格”事件,就是谜底揭晓的内容了。绘里的经历是春海童年经历的写照,由此解释到为何她们会产生人格分裂:
“那孩子到现在还在讨厌自己被叫做绘里,明明这是她真正的名字”
“因为,这是那个混蛋在耳边无数次呼唤过的名字,所以才给自己取了别的名字”
关于工藤所谓的“看透了”海春,我反倒是看不透导演想表达的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心中春海、丽子、玛丽是三个不同的人。
最后,人格分裂果然好恐怖,就算让你跟女神在一起,都要随时有被背后捅一刀的觉悟才行呢。
从预告片、宣传海报或多或少已经意识到故事应该是与精神分裂有关,所以我是带着这个假定审视的,在本以为出Bug的位置,剧情后面居然有作补充解释,因此剧本还算完整。就故事性而言是错综反转元素略为平淡,若是双人双格,会比单人三格会更精彩,但既然接受了这一设定,只能接受吧。
鉴于故事交错展开,那么我来做个正序梳理说明:
“室友”一词在影片中有两重含义:一是现实中的合租或同居者,二是内心世界的共生人格。为便于更好理解,先整理故事中相关的虚实人物如下:
春海:存在人物,有患有人格分裂,作为主体人格正常生活;
丽子:虚拟人物,由春海产生的善良后继人格,是自我安慰的心灵壁垒;
玛丽:虚拟人物,由春海产生的残暴后继人格,以潜意识暗示暴力达到消除不安;
绘里:影片中所说的“可能第四人格”,存在人物,患有人格分裂初期征兆,影片中借用“玛丽”之种催眠自己行凶。
丽子、玛丽都是春海内心世界的室友,由于春海一直处于生活模式因此相对独立。
春海与绘里有现实中的室友关系(片中提及过绘里曾住在房间内及交换日记),而实际上与绘里共处的应该是玛丽人格。
故事正序,萩尾春海学生时期被渣男强暴,在她身心受创之时产生了丽子人格伴随身边,又长期受恶母冷暴力与体罚折磨,让她渐渐生成玛丽人格杀死了母亲。
故事开端的凶案事件三年前,春海对自己精神异常苦恼于记忆障碍而求助于Harmonia综合诊所精神科,此处说明春海之前一直都不清楚自己有多重人格障碍,妄想非常严重。
凶案事件三个月前,工藤谦介开车意外撞倒了精神恍惚的春海,随后春海入院并失去之前的记忆与意识,由此认识了护士安藤理香与保险经纪长谷川伸一。
春海不擅长与生人打交道,生活上有工作和钱的顾虑,丽子人格重新出现是鼓舞她振作。关于给母亲打电话诉苦、合租建议、互通日记等应该属于故事给出线索铺垫的设定。
凶案事件两个月前,在生活上开始有情绪波动,久违的玛丽人格现身偶尔替代了丽子在观众前黑化。一直纠缠理赔事件的长谷川引起的春海潜意识烦躁“那个保险男不像好人”;将饲养宠物的联系到小时候恶劣的母女关系;在餐厅看见幸福的理香产生了嫉妒,还记得在洗手间,是丽子人格第一次被别人搭话,有逃避特点的她就很自然被阴暗的玛丽人格占据了。
因为丽子和玛丽是互斥人格造成了争吵,但春海此时仍然未意识到。关于玛丽人格杀死了宠物狗的疑问,我理解是春海对外界排斥的回响让玛丽觉醒开端。
凶案事件一个月前,这里有个Bug位,春海收到丽子发给她的短信“何时回家?”镜头还特写到手机屏展示,要么是导演的疏忽,要么是说明人格分裂到没撤的地步了!
此这段时间开始,春海第一次见到并对绘里产生兴趣,暗线为春海和玛丽与绘里暗地里进行沟通了。
当负能量积聚得越多,是玛丽人格越占主导杀死了理香;事后的种种迹象让春海把罪加在丽子身上谴责她,显然后果是让丽子哭着消失了。
凶案事件三周前,正常人格的春海因为害怕而去了工藤处打工;暗线发展是玛丽与绘里深交,绘里住进了春海隔壁的空房间。此期间可以认定只有春海和玛丽存在,并造成杀害长谷川的凶案。长谷川在春海内心隐征为难缠的恶男,他的死纯粹是春海病态抗拒酿成的,死得有点冤。另外,自残行为看做是自我矛盾否定而成,她连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说,此时玛丽人格消失了。
凶案事件后,引出了绘里刺杀山崎的“第四人格”事件,就是谜底揭晓的内容了。绘里的经历是春海童年经历的写照,由此解释到为何她们会产生人格分裂:
“那孩子到现在还在讨厌自己被叫做绘里,明明这是她真正的名字”
“因为,这是那个混蛋在耳边无数次呼唤过的名字,所以才给自己取了别的名字”
关于工藤所谓的“看透了”海春,我反倒是看不透导演想表达的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心中春海、丽子、玛丽是三个不同的人。
最后,人格分裂果然好恐怖,就算让你跟女神在一起,都要随时有被背后捅一刀的觉悟才行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榜上有名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