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边的信
第一部Now Now Now,因为没找到上映馆,等到坐到椅子上的时候已经演到男女生打水仗的那一段了,结束的莫名其妙,不予评价。
第二部薄饼,本来应该是很好的题材和切入点,以家常菜为线索来寻找过去的传统,探讨世代间的隔阂和理解,本应该是一部质朴的作品,但是导演却想塞进太多的东西;做薄饼的时候袅袅的烟气和各种配菜的镜头还算务正业,其余部分过于依赖配乐、人物情感的转变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演员表演挺生硬的,最后一个镜头十足的公益广告气氛,这部短片拿去做薄饼的广告挺不错的,太深入就肤浅了。(主演小哥好帅!!导演也挺萌的,说这个是我家的故事,但是我们父子关系很好哦)
和第二部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第三部了,通篇没有一点音乐煽情,用一种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无声的记录了一个缅甸的老人,一定要穿上家乡的寿衣才能安息的故事。导演对于光影和色彩的运用挺出色的,虽然屋子里面很暗,但是仿佛能看到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甚至情感的起伏;父亲在屋外一直在念的,隐隐约约能够分辨是云南的什么,请带走我家的病人让他不受罪;还有老人最后闭眼的时候,一般作品可能就开始放背景音乐煽情了;但是这部还是无声,让出场人物渐渐开始变大的哭泣声,以及在一旁安慰不哭不哭的父亲的声音原原本本地传递给观众,反而更加感到凄凉和悲痛。电影最后,妹妹和哥哥通话准备报丧的情节也安排得非常巧妙,听着远处哥哥用兴奋的声音说着给爷爷买鞋,妹妹说:恩,我们都好,爷爷也好。那一刻真的是唏嘘不已。是这六个故事当中最真挚朴实却又直击人心的作品。
第四部的节奏忽然明快了起来。虽然这故事发展的挺浅显的,但是对于连中文都说不好的导演,能用这个广播剧的形式诠释在新加坡的移民的故事,倒也合情合理而且挺有惊喜。中间还穿插了对于文化传承断层,特别是语言断层的现象,新移民和老移民之间的互相不理解,虽然只是点到即止,倒也让人深思。许导演在回答观众提问的时候讲到,新加坡不仅仅有中国人,我们也有马拉西亚人有印度人啊之类的。熊猫的故事不仅仅是中国移民也是其他移民的故事。所以我觉得徐导演可能是这六个导演里面对中国文化最淡漠,对原乡的理解最不够的(去掉陈子谦,他的作品包装的太多了,反而看不出导演的意图和理解)。
第五部作品是最最最最印象深刻的,类似噪音的背景音和不断切换的镜头让人觉得莫名心慌甚至感到恐惧;但是郁达夫的文章一出来,我就莫名觉得心安了,一开始觉得抓不到电影脉络的感觉不见了,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能够一起和导演走到这个或许是他的梦境或许是想象,不得不说,小说和影像结合;时而兴奋、迷幻,时而孤独、不安的的情感表达都很完整。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议在我能够读中文的基础上,我所理解的不仅仅是影像传达给我的,更是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在文字的基础上加上影像和我自己的感受,才能理解到文字和影像背后的妙义。而不管是英文字幕还是韩文字幕的翻译,都没有原文的精神世界,这就是”原乡“的力量。
最后一部作品则是最为期待的蔡明亮导演的作品。说实话我看不懂,红色的衣服挺吓人的,好几个镜头我都被忽然出来的红衣服吓到了,但是近看的话又有莫名的美感。其实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在看影评,上面说红色是现代美学的表现,但是对我来说,更像是传统的带有某种宗教的意味。所以在影片结束之后我想问导演,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电影结束之后,有一个观众提问,这样大量使用长镜头和无台词的手法,怎么才能保证您拍摄电影的意图能够完整传达到观众那里,要如何和观众交流。蔡导演说,”长镜头只是一种拍摄的手法,你们应该注意short cut,不明白为什么这多么人都在纠结长镜头一定要让我解释其中的意味;另外我也不知道哪个红衣服的人是谁,在干嘛,当然我是有我自己的考量在里面,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作为观众,你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能导演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要觉得这个电影boring那么他就是boring“。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优秀的导演不向观众妥协,观众也无需向导演妥协,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或许才能更多得思考和理解电影的深意。第二天我在看以蔡导演为主角的past present,里面王小棣导演说,”我也不是百分之百理解蔡明亮的作品,但是,生活中的事情你又都明白吗?偶尔不明白不是也挺好的。”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又想起来行在水上,想起来我当时看电影的时候真是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在思考这种房子代表了什么,这个衣服代表了什么,这个出场人物代表了什么,而无视了整个电影的整体流程和影像的美。
啊拉,最后一个评论为了掩饰我没有艺术修养理解不了电影,好像扯了太多了。
总之,对于原乡,可以解读成遥在远方的那片土地、渗入骨髓的习惯风俗、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一脉传承的语言文字,记忆中的饭菜小吃;对于离散,陈翠梅导演的【马六甲夜话】中最后一幕的文字或许是最好的理解”我不属于任何地方,所以我又属于任何地方。“
在异国看到更多异国人拍摄的有关中华的某种传统和文化,本源的探究,还是觉得很受启发很有意思。
关键我还拿到了蔡明亮导演,李康生,以及陈翠梅导演的签名。啊哈!
第二部薄饼,本来应该是很好的题材和切入点,以家常菜为线索来寻找过去的传统,探讨世代间的隔阂和理解,本应该是一部质朴的作品,但是导演却想塞进太多的东西;做薄饼的时候袅袅的烟气和各种配菜的镜头还算务正业,其余部分过于依赖配乐、人物情感的转变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演员表演挺生硬的,最后一个镜头十足的公益广告气氛,这部短片拿去做薄饼的广告挺不错的,太深入就肤浅了。(主演小哥好帅!!导演也挺萌的,说这个是我家的故事,但是我们父子关系很好哦)
和第二部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第三部了,通篇没有一点音乐煽情,用一种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无声的记录了一个缅甸的老人,一定要穿上家乡的寿衣才能安息的故事。导演对于光影和色彩的运用挺出色的,虽然屋子里面很暗,但是仿佛能看到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甚至情感的起伏;父亲在屋外一直在念的,隐隐约约能够分辨是云南的什么,请带走我家的病人让他不受罪;还有老人最后闭眼的时候,一般作品可能就开始放背景音乐煽情了;但是这部还是无声,让出场人物渐渐开始变大的哭泣声,以及在一旁安慰不哭不哭的父亲的声音原原本本地传递给观众,反而更加感到凄凉和悲痛。电影最后,妹妹和哥哥通话准备报丧的情节也安排得非常巧妙,听着远处哥哥用兴奋的声音说着给爷爷买鞋,妹妹说:恩,我们都好,爷爷也好。那一刻真的是唏嘘不已。是这六个故事当中最真挚朴实却又直击人心的作品。
第四部的节奏忽然明快了起来。虽然这故事发展的挺浅显的,但是对于连中文都说不好的导演,能用这个广播剧的形式诠释在新加坡的移民的故事,倒也合情合理而且挺有惊喜。中间还穿插了对于文化传承断层,特别是语言断层的现象,新移民和老移民之间的互相不理解,虽然只是点到即止,倒也让人深思。许导演在回答观众提问的时候讲到,新加坡不仅仅有中国人,我们也有马拉西亚人有印度人啊之类的。熊猫的故事不仅仅是中国移民也是其他移民的故事。所以我觉得徐导演可能是这六个导演里面对中国文化最淡漠,对原乡的理解最不够的(去掉陈子谦,他的作品包装的太多了,反而看不出导演的意图和理解)。
第五部作品是最最最最印象深刻的,类似噪音的背景音和不断切换的镜头让人觉得莫名心慌甚至感到恐惧;但是郁达夫的文章一出来,我就莫名觉得心安了,一开始觉得抓不到电影脉络的感觉不见了,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能够一起和导演走到这个或许是他的梦境或许是想象,不得不说,小说和影像结合;时而兴奋、迷幻,时而孤独、不安的的情感表达都很完整。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议在我能够读中文的基础上,我所理解的不仅仅是影像传达给我的,更是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在文字的基础上加上影像和我自己的感受,才能理解到文字和影像背后的妙义。而不管是英文字幕还是韩文字幕的翻译,都没有原文的精神世界,这就是”原乡“的力量。
最后一部作品则是最为期待的蔡明亮导演的作品。说实话我看不懂,红色的衣服挺吓人的,好几个镜头我都被忽然出来的红衣服吓到了,但是近看的话又有莫名的美感。其实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在看影评,上面说红色是现代美学的表现,但是对我来说,更像是传统的带有某种宗教的意味。所以在影片结束之后我想问导演,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电影结束之后,有一个观众提问,这样大量使用长镜头和无台词的手法,怎么才能保证您拍摄电影的意图能够完整传达到观众那里,要如何和观众交流。蔡导演说,”长镜头只是一种拍摄的手法,你们应该注意short cut,不明白为什么这多么人都在纠结长镜头一定要让我解释其中的意味;另外我也不知道哪个红衣服的人是谁,在干嘛,当然我是有我自己的考量在里面,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作为观众,你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能导演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要觉得这个电影boring那么他就是boring“。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优秀的导演不向观众妥协,观众也无需向导演妥协,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或许才能更多得思考和理解电影的深意。第二天我在看以蔡导演为主角的past present,里面王小棣导演说,”我也不是百分之百理解蔡明亮的作品,但是,生活中的事情你又都明白吗?偶尔不明白不是也挺好的。”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又想起来行在水上,想起来我当时看电影的时候真是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在思考这种房子代表了什么,这个衣服代表了什么,这个出场人物代表了什么,而无视了整个电影的整体流程和影像的美。
啊拉,最后一个评论为了掩饰我没有艺术修养理解不了电影,好像扯了太多了。
总之,对于原乡,可以解读成遥在远方的那片土地、渗入骨髓的习惯风俗、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一脉传承的语言文字,记忆中的饭菜小吃;对于离散,陈翠梅导演的【马六甲夜话】中最后一幕的文字或许是最好的理解”我不属于任何地方,所以我又属于任何地方。“
在异国看到更多异国人拍摄的有关中华的某种传统和文化,本源的探究,还是觉得很受启发很有意思。
关键我还拿到了蔡明亮导演,李康生,以及陈翠梅导演的签名。啊哈!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