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中二病患者

一开始并不看好这部剧,中二病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虚构的多拉马中都不会讨人喜吧,毕竟我们是在中庸思想的灌输下长大的,略见世事的也知道现实和理想间的沟壑有多宽。
不过有点不同的是男主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他是37岁,有过丰富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按理说,这样的资历是不应该患上中二病的。之前在大商社的工作,因为自己的失误伤害了客户,深感愧疚,在一个领域寻不到理想国(这一点多拉马阐释的不够明白,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还是不知道前因后果是什么,所以我也只能这样理解了。)于是以此为契机,立志成为医生, 重新开始寻找新的理想国。他其实深了体制,没有下田医生的冲动稚嫩,提出的建议也都是一针见血的,可以说是在体制中寻找突破,是体制内的改变。比如加强和患者的交流之类的。总体来说还是很理想的中二病患者。
日剧不就是励志说教嘛,而且现实中的确还是要有这样的人来证明给理想的力量是可以超越现实的,来唤醒我们曾拥有的理想。如果全是黑暗,那也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已经被社会磨掉了所有美好的幻象,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动物,但是最初的梦想还是会静静地躺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当然,剧集的结局是理想化了,不过我也相信最后大家多多少少是会受到鼓舞受到影响的。人本来就是群体动物,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更何况成为医者的初衷本来就是救死扶伤吧。
有时候也不全是体制的问题,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不可能是万能的,不可能救好全部的病人,医生也是人啊,医学界更是充满了未知,误诊的几率是应该被允许存在的。但大前提是医生要有端正的态度,有应有的医德。现在的医患纠纷和体制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个态度和医德上,不认真对待患者,把生命当儿戏,还没有游戏重要。医院行政化,医院也成了追名逐利的地方,那谁还能好好的坚持着救死扶伤呢,当周围的人都开始变心,就算不想你也只能被动的跟着迷失了最初的自己。因为这已经成为新的生存法则,就像新见医生说的,我也是要为自己活命的啊。但有时候又只能手握权利才能推动改革,想要改变又必须身陷其中,无奈和矛盾之处。(大学行政化不也是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嘛。)
不过让我对这片改观的最初是来自患者的沉重感。渡边一计作为guest的那集真的让我有沉重感负身的压抑感。患病了只能把命托付给医生,不相信不愿意也还是没有其他办法,还不如全身心的相信。所以,医生如果态度好,认真对待患者,和患者多多交流的话对患者也是一种安慰吧。最后的伊达先生对死亡的恐惧,抱着下田医生的手臂哀求着“医生,救救我吧”的时候太心疼了,再固执的老人在死亡面前也软弱下来了。谁都不可避免走到这一部步,谁都不可能真的做到大无畏地面对死亡。
不过有点不同的是男主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他是37岁,有过丰富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按理说,这样的资历是不应该患上中二病的。之前在大商社的工作,因为自己的失误伤害了客户,深感愧疚,在一个领域寻不到理想国(这一点多拉马阐释的不够明白,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还是不知道前因后果是什么,所以我也只能这样理解了。)于是以此为契机,立志成为医生, 重新开始寻找新的理想国。他其实深了体制,没有下田医生的冲动稚嫩,提出的建议也都是一针见血的,可以说是在体制中寻找突破,是体制内的改变。比如加强和患者的交流之类的。总体来说还是很理想的中二病患者。
日剧不就是励志说教嘛,而且现实中的确还是要有这样的人来证明给理想的力量是可以超越现实的,来唤醒我们曾拥有的理想。如果全是黑暗,那也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已经被社会磨掉了所有美好的幻象,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动物,但是最初的梦想还是会静静地躺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当然,剧集的结局是理想化了,不过我也相信最后大家多多少少是会受到鼓舞受到影响的。人本来就是群体动物,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更何况成为医者的初衷本来就是救死扶伤吧。
有时候也不全是体制的问题,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不可能是万能的,不可能救好全部的病人,医生也是人啊,医学界更是充满了未知,误诊的几率是应该被允许存在的。但大前提是医生要有端正的态度,有应有的医德。现在的医患纠纷和体制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个态度和医德上,不认真对待患者,把生命当儿戏,还没有游戏重要。医院行政化,医院也成了追名逐利的地方,那谁还能好好的坚持着救死扶伤呢,当周围的人都开始变心,就算不想你也只能被动的跟着迷失了最初的自己。因为这已经成为新的生存法则,就像新见医生说的,我也是要为自己活命的啊。但有时候又只能手握权利才能推动改革,想要改变又必须身陷其中,无奈和矛盾之处。(大学行政化不也是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嘛。)
不过让我对这片改观的最初是来自患者的沉重感。渡边一计作为guest的那集真的让我有沉重感负身的压抑感。患病了只能把命托付给医生,不相信不愿意也还是没有其他办法,还不如全身心的相信。所以,医生如果态度好,认真对待患者,和患者多多交流的话对患者也是一种安慰吧。最后的伊达先生对死亡的恐惧,抱着下田医生的手臂哀求着“医生,救救我吧”的时候太心疼了,再固执的老人在死亡面前也软弱下来了。谁都不可避免走到这一部步,谁都不可能真的做到大无畏地面对死亡。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