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影评
我是一所民办大学的老师,水平不高,时间不长,学生不多,学校不好,待遇不高。 这里的学生分划很严重,有钱的上学开着凯迪拉克,没钱的学生直到毕业都交不齐学费。学校里有女生去做**,每个周五的晚上坐着门口的黑车去三里屯的酒店上班。学校里有精神有疾病的少年,每天背着手走在学校的走廊里像个大腹便便的中年领导那样四处巡查。有学生的父母三年才能回国见孩子一次,整个大学期间,这个学生拿着花不完的钱,打着没有数的架,然后去向不知道哪里的明天。前两年有学生在校内和校外意外死亡,我不认识死去的孩子,只看见他们的班主任在教师大会上哭的像个淋湿的木偶。 这些都不是电影中的情节,我想,任何一个老师,都会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接触到这些人和这些事。老师们常打趣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师生。 我本身是个不“正经”的老师。 我教的是计算机,可我在课堂上给他们放过摇滚乐,告诉过他们什么是伍德斯托克。一开始,男孩子们说,伍德斯托克上,大家都裸体,好爽。后来我介绍完了以后,那个男孩子问我,哪里可以听到伍德斯托克上面的歌手唱的歌。 前两周的一次课,一个女孩坐在那里抱怨民办学校的文凭不够硬,觉得自己是被家长忽悠了,家长又是被学校忽悠了。我给她说了我的故事,说了我朋友的故事,告诉她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拥有什么。然后我特批她如果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努力、而且比文凭还重要的事情,那她可以以后不来上我的课,或者在不干扰其他同学的条件下,在我的课上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后来上周的课,我看到她一直在下面写东西,小说还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她很开心的样子。 我想说的是什么来着? 哦对了,作为一个所谓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厌恶学校的。因为是民办,我看着太多的孩子被送进机器里,然后出来都是一个样子,他们拿着各种证件和证书,奔波在招聘会上。然后在最炎热的夏天,流着满头大汗跟我说,“出去找工作我才发现,我什么玩意儿也不会!”。 我想说的是,如今的教育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渐行渐远了,而如今的学校,越来越像是“企业”。在我们这的招生部门,学生在他们口里不叫做学生,而是“客户”。 其实现在的很多老师,应该说大部分,还是非常好的。他们愿意教授知识,他们愿意把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学生们,并让他们自行判断吸收。他们鼓励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言论。只是每个老师采用的方法不同,有人严苛,有人放纵,有人循循善诱,有人喋喋不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骂着老师,却在毕业之后许久想起那些我们骂过的老师,心里还会有所怀念。 说了半天,其实我一点都没说到点子上。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作为老师的无力感和孤独感,也让我回忆起了很多作为老师的欣慰和快乐。 但我终究还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个传统的老师,我已经开始厌倦和厌烦很多形式化和填鸭式的工作。所以,我早晚也是要告别这个行业的。 我在课堂上常和学生说的一个观点是:你们在我的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学到了,那也仅仅是一门课而已。你们这一辈子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但你们一定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了解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你们要了解自己,就必须要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其他人和其他事,所有你们现在还未知的,就是你们未来要探索的。悦己而后悦世人,知世人而后知己。 这句话送给你们,也送给我自己。
11年后的后记
2012年写下上面这篇「不是影评」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这篇影评会这么火,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冲到豆瓣这么一个「苛刻」的平台的 TOP 250(写字的时候是 No.90)。我现在看到的数据,这篇文章在11年的时光里,被 48w 人看过,15000多个「有用」,260个「没用」,被收藏了4000多次,转发了近千次。
11年很长,11年也很短。
写完这篇影评后不到两个月,我就离开了学校和原来的工作,以一个低到即使在三、四线城市都很难接受的薪资加入了一个刚成立的音乐互联网公司。我在北京呆到了2021年,期间一直在音乐行业工作,经历过公司解散、自己创业、做演出厂牌、创业失败、继续打工,可能读过这篇文章的你,也在不知不觉的时候,用过我做的产品、看过我办的演出。也是在这期间,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并且结婚,决定丁克至今。2021年,因为对生活未来的规划有了新的念头,我带着妻子和两只猫,搬到了深圳开始新的「打工」生活。没错,还是在音乐行业。就像刚毕业的时候我选择北漂的初心一样,我喜欢的音乐在哪里,我就去哪里。
评论里很多朋友陆陆续续问过我从学校辞职后做了什么,上面算是对大家认真的回答了。
11年也能对一个人产生很多的改变,外露的,内敛的。
如今回看自己当年写的文字,就像一封当年「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信」。当年描述的一些学校里的情况,我想至今应该也还多少存在于中国的各个院校当中。未来没有脱胎换骨,「未来」只是「当下」在客观现实下、时间维度上的延伸。
但「未来」也有很多令「过去」的我意想不到的发展。比如2012年的时候,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竟然至今都没有看到《超脱》导演 Tony Kaye 的下一部电影;我也想不到当年大杀四方的 iPhone 4s,现在已经出到了14;想不到电动汽车竟然成为了主流,想不到北京的进京证居然1年只能办12次。当然,我那时候也完全不会想到,我会和作为这篇文章读者的你一起,共同经历一个长达3年的yq时期。
11年里,我也没有再重看过这部电影,任何一次。
我总是觉得,人在某一个年龄节点(或是某一个心理节点)的时候,会有一个改变:在这个节点之前,喜欢畅想未来;在这个节点之后,偏爱追忆过去。对我自己来说,我好像卡在了这个节点上,过去和未来同时在发生,回忆和畅想经常在打架。
那就试着和大家做一个约定吧,10年之后,再补一篇「后记的后记」。
如果豆瓣还在。
PS:直到今天,我还不能「知人」,但基本能做到「悦己」了。所以,「知己悦人」可能是我对下个十年的自己的祝愿吧。
再 PS:写完提交的时候,发现豆瓣的自动审核提示我有违规内容,于是我不得不修改了一下原文中一些表达有点露骨的措辞。这个情况在11年前我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存在。
2023年3月15日 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