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敌人》:西式婚宴上的冷火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艾米(徐静蕾饰)老家成都,当艾米的亲属长辈在热烈地讨论是否应该以西式婚宴举办艾米与Derek(黄立行饰)的婚礼时,身为真实成都人的刘仪伟却建议两人的婚宴应该吃火锅庆祝。
不经意的一句台词,却彻底击中了此片命脉。在笔者看来,《亲密敌人》的确是一出西式婚宴的冷火锅,它是如此不协调、笨拙、不对味,于观众而言,着实是一桌拼贴了无数标签却浑然不知其为何物的残羹冷饭,创作者所能做的,便是将不伦不类的残羹冷饭一律倾倒在火锅中,任由观众品尝。至于个中滋味究竟为何,他们已不愿再深究。
影片设置的背景为处于金融危机风暴中的香港——中西方融合的前沿国际化大都市。影片在初始阶段,便辅以快速剪辑的镜语营造出香港快节奏高压力的大都市图景:都市白领在高楼林立的健身房挥汗如雨,职业女性脚踩高跟鞋快速地穿梭于高楼大厦写字楼,香港市民争相购买股票。紧随其后,本片主要人物先后登场,所有人都被贴上英文标签,艾米与Derek二人情场分手后,职场再见,效忠不同的投行,面临着职场上的针锋相对,同场竞争。片方在宣传时,特意强调“商战”,主线为商战,副线为情爱,用托马斯•沙兹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一句话说,是“透过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经济冲突处理性别的矛盾与情爱。”为突出“商战”的绚丽效果,电影的叙事空间是游动的,创作者不惜花重金,把分体空间设定为跟随男女主角辗转的全球各地。香港是工作中心自不必说,主角们靠着海南航空的两张赞助票愣是从香港飞到伦敦这样低级的商业性植入我们也先不提。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男女主角俨然是空中飞人,以工作的名义招摇撞骗,行游四方,逛遍全球。五星级酒店、香槟红酒欧式大餐、豪华跑车、豪华住宅,一系列属于社会上层的标签,瞬间闪瞎你的眼。拿国外的MTV式风景哄骗观众也就罢了,就连女主角的老家成都也难逃厄运,被当地政府改造成为堪比欧洲的华丽景色。欧式街道、新的产业区,宽阔的马路,成都不再是朴野市侩生活味的城市,它变得陌生而可怕。艾米的家显然也是一派好莱坞乌托邦式的家庭架构,在美式别墅的花园里,亲戚朋友款款走来,举手投足间俨然是西方家庭的味道,连见面都改成了贴面礼与拥抱。创作者绞尽脑汁为观众打造一个自以为的“高端”环境,“时尚的气质”,站在自我的阶级属性去臆想大众,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说之前的国产romantic还停留在三里屯、国贸级别时,那《亲密敌人》则在影像与语言两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把视角放准全球,在语言系统上也进行了革新。后九七时代的大陆女与ABC(american born china)男的爱情故事,全片将近一半都以英文台词进行,这就使得全片的语言系统显得冗杂而尴尬。艾米的香港同事说着不地道的国语,梁咏琪时不时穿插几句粤语,李治廷说着港灿的拗口国语,本是操一口京片儿的徐静蕾与英达、苏小明等人却不知为何空降成都。这些尚且是国语范畴,当徐静蕾飙出英文台词时,你是否又有一种重新考六级听力的胃部不适?徐导演的执着,不仅仅是在于要把电影拍成与“静蕾体”一样好看,还要在一票华语女星都不敢张嘴开洋腔的自卑时代里,勇敢地背诵出一首首带有京腔的犹如四六级作文般的台词。
徐静蕾是内地少有的、以演员身份出身的年轻女导演,自2003年开始当导演后,在八年间先后执导过《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五部作品,前三部为艺术电影,以《杜拉拉升职记》为分水岭,标志着徐静蕾从艺术电影创作者转型为商业片导演。在《杜拉拉升职记》收获到1.5亿票房后,更加扩大了她对商业电影的野心。作为女性导演,她着迷于女性独立角色的书写,迷恋于塑造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我和爸爸》里的少女小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学生,《梦想照进现实》里的电视剧女演员,《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每个角色都带有创作者自我指涉性的延续,倔强、勇敢、感性,基本气质大致相同。《亲密敌人》同样延续了以往女性角色的气质,但是又与前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部主流商业电影中,女性可以参照为“花木兰模式”的变形,演变为“商战+恋爱”模式,艾米是女强人序列中的一员,她不甘心“一年365天只有28天在一起,在一起时也天天工作打电话”的感情,不想在感情上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宁愿跳槽到另一家投行,选择与前男友在事业上较量抗衡。这意味着女性权力的崛起,她与Derek竞争,试图僭越性别秩序,身上贴满了伪好莱坞的标签,但到头来还不是轻叹一声“我好累”,在影片最后接受了Derek的求婚,殊不知却在自身所预设的男性中心标准下维护而肯定着男性权威,最终以好莱坞式的父权制影像语言编码方式让女强人在反抗男性中心话语的同时坠入男性中心意识形态的罗网。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般,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同存在。面对日益完善的消费社会和庞大而不可小觑的消费文化,也许它们并无法带来女性的真正解放,相反却是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压抑。通篇看来,女主角艾米的逻辑是混茫而错乱的,她始终无法说服自己,身为导演的徐静蕾同样也说不圆这个弥天大谎。我们丝毫看不到艾米与Derek之间的爱情有多么感天动地,却常常感受到人老珠黄青春不再的女主角努力收起隆起小腹穿紧身礼服的无奈与倦怠。爱情的解决是借由两人事业上的合作走向和解,更为讽刺的是,男主角求婚居然是用一纸合同,婚姻细则皆被资本侵蚀异化,在物化的时代,爱情却无法成为抵抗异化的救命稻草。时代发展太快,这样的空洞无奈也许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现实的几分残酷。在影片结尾,导演又象征性地出了几行字幕,鼓励大家要在2012年“在一起”,以画蛇添足般的笨拙结束了自己都无法证明的伪命题。我们是否可以说,走出内地的“杜拉拉2.0”脱离了群众,不但没有给予观众、尤其是都市白领心理上的安慰,相反却在物化的环境中给了她们当头一棒,“高端”与“时尚”变得虚假而难以忍受,如空中楼阁般的剧情设置会让观众很受伤。无论是商战还是情爱,于艾米而言,并不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叙事策略上,也无关痛痒,而恰恰被徐静蕾忽视的那一部分“头等大事”、那些市民性的根本欲望,在电影中得不到一丝展现。而回忆起《失恋33天》里东方新天地的喷泉旁的那个甜吻,或许后者更能激发一个观众对于影像的认同感。
唯一能让观众获得认同感的。第一,是这么高端的人,也用联想电脑。第二,这么高端的人,居然也用微信。
不经意的一句台词,却彻底击中了此片命脉。在笔者看来,《亲密敌人》的确是一出西式婚宴的冷火锅,它是如此不协调、笨拙、不对味,于观众而言,着实是一桌拼贴了无数标签却浑然不知其为何物的残羹冷饭,创作者所能做的,便是将不伦不类的残羹冷饭一律倾倒在火锅中,任由观众品尝。至于个中滋味究竟为何,他们已不愿再深究。
影片设置的背景为处于金融危机风暴中的香港——中西方融合的前沿国际化大都市。影片在初始阶段,便辅以快速剪辑的镜语营造出香港快节奏高压力的大都市图景:都市白领在高楼林立的健身房挥汗如雨,职业女性脚踩高跟鞋快速地穿梭于高楼大厦写字楼,香港市民争相购买股票。紧随其后,本片主要人物先后登场,所有人都被贴上英文标签,艾米与Derek二人情场分手后,职场再见,效忠不同的投行,面临着职场上的针锋相对,同场竞争。片方在宣传时,特意强调“商战”,主线为商战,副线为情爱,用托马斯•沙兹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一句话说,是“透过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经济冲突处理性别的矛盾与情爱。”为突出“商战”的绚丽效果,电影的叙事空间是游动的,创作者不惜花重金,把分体空间设定为跟随男女主角辗转的全球各地。香港是工作中心自不必说,主角们靠着海南航空的两张赞助票愣是从香港飞到伦敦这样低级的商业性植入我们也先不提。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男女主角俨然是空中飞人,以工作的名义招摇撞骗,行游四方,逛遍全球。五星级酒店、香槟红酒欧式大餐、豪华跑车、豪华住宅,一系列属于社会上层的标签,瞬间闪瞎你的眼。拿国外的MTV式风景哄骗观众也就罢了,就连女主角的老家成都也难逃厄运,被当地政府改造成为堪比欧洲的华丽景色。欧式街道、新的产业区,宽阔的马路,成都不再是朴野市侩生活味的城市,它变得陌生而可怕。艾米的家显然也是一派好莱坞乌托邦式的家庭架构,在美式别墅的花园里,亲戚朋友款款走来,举手投足间俨然是西方家庭的味道,连见面都改成了贴面礼与拥抱。创作者绞尽脑汁为观众打造一个自以为的“高端”环境,“时尚的气质”,站在自我的阶级属性去臆想大众,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说之前的国产romantic还停留在三里屯、国贸级别时,那《亲密敌人》则在影像与语言两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把视角放准全球,在语言系统上也进行了革新。后九七时代的大陆女与ABC(american born china)男的爱情故事,全片将近一半都以英文台词进行,这就使得全片的语言系统显得冗杂而尴尬。艾米的香港同事说着不地道的国语,梁咏琪时不时穿插几句粤语,李治廷说着港灿的拗口国语,本是操一口京片儿的徐静蕾与英达、苏小明等人却不知为何空降成都。这些尚且是国语范畴,当徐静蕾飙出英文台词时,你是否又有一种重新考六级听力的胃部不适?徐导演的执着,不仅仅是在于要把电影拍成与“静蕾体”一样好看,还要在一票华语女星都不敢张嘴开洋腔的自卑时代里,勇敢地背诵出一首首带有京腔的犹如四六级作文般的台词。
徐静蕾是内地少有的、以演员身份出身的年轻女导演,自2003年开始当导演后,在八年间先后执导过《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五部作品,前三部为艺术电影,以《杜拉拉升职记》为分水岭,标志着徐静蕾从艺术电影创作者转型为商业片导演。在《杜拉拉升职记》收获到1.5亿票房后,更加扩大了她对商业电影的野心。作为女性导演,她着迷于女性独立角色的书写,迷恋于塑造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我和爸爸》里的少女小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学生,《梦想照进现实》里的电视剧女演员,《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每个角色都带有创作者自我指涉性的延续,倔强、勇敢、感性,基本气质大致相同。《亲密敌人》同样延续了以往女性角色的气质,但是又与前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部主流商业电影中,女性可以参照为“花木兰模式”的变形,演变为“商战+恋爱”模式,艾米是女强人序列中的一员,她不甘心“一年365天只有28天在一起,在一起时也天天工作打电话”的感情,不想在感情上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宁愿跳槽到另一家投行,选择与前男友在事业上较量抗衡。这意味着女性权力的崛起,她与Derek竞争,试图僭越性别秩序,身上贴满了伪好莱坞的标签,但到头来还不是轻叹一声“我好累”,在影片最后接受了Derek的求婚,殊不知却在自身所预设的男性中心标准下维护而肯定着男性权威,最终以好莱坞式的父权制影像语言编码方式让女强人在反抗男性中心话语的同时坠入男性中心意识形态的罗网。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般,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同存在。面对日益完善的消费社会和庞大而不可小觑的消费文化,也许它们并无法带来女性的真正解放,相反却是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压抑。通篇看来,女主角艾米的逻辑是混茫而错乱的,她始终无法说服自己,身为导演的徐静蕾同样也说不圆这个弥天大谎。我们丝毫看不到艾米与Derek之间的爱情有多么感天动地,却常常感受到人老珠黄青春不再的女主角努力收起隆起小腹穿紧身礼服的无奈与倦怠。爱情的解决是借由两人事业上的合作走向和解,更为讽刺的是,男主角求婚居然是用一纸合同,婚姻细则皆被资本侵蚀异化,在物化的时代,爱情却无法成为抵抗异化的救命稻草。时代发展太快,这样的空洞无奈也许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现实的几分残酷。在影片结尾,导演又象征性地出了几行字幕,鼓励大家要在2012年“在一起”,以画蛇添足般的笨拙结束了自己都无法证明的伪命题。我们是否可以说,走出内地的“杜拉拉2.0”脱离了群众,不但没有给予观众、尤其是都市白领心理上的安慰,相反却在物化的环境中给了她们当头一棒,“高端”与“时尚”变得虚假而难以忍受,如空中楼阁般的剧情设置会让观众很受伤。无论是商战还是情爱,于艾米而言,并不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叙事策略上,也无关痛痒,而恰恰被徐静蕾忽视的那一部分“头等大事”、那些市民性的根本欲望,在电影中得不到一丝展现。而回忆起《失恋33天》里东方新天地的喷泉旁的那个甜吻,或许后者更能激发一个观众对于影像的认同感。
唯一能让观众获得认同感的。第一,是这么高端的人,也用联想电脑。第二,这么高端的人,居然也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