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证明的未知错误
成功学图书向来好卖。人们买这类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把别人的经验嫁接到自己身上。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只是我怀疑一个没有反思的人,看了别人的故事,能从自己往昔失败的经历发现被忽视的细节吗?没有反思习惯的人,看了这类故事,也难能有什么收获。
一个人成功有很多原因,必然的原因一定包括对能力、勤奋、资源、经验等等要素的综合运用。如果效果好,人们会反复应用这些因素,由此强化了这些因素的价值,并把它们作为经验储存下来。
可是这些经验也不会“一句顶一万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BEING THERE》要讲的一个问题。
人是复杂的动物。有些人为了轻易操控别人,罔顾自身的复杂,却要求别人头脑简单、有一说一。给人贴标签是最便捷判断一个人的方法,但是通过贴标签来分解一个人,却略过了其本身是个有血有肉、有变幻的情绪、有利益纠葛、有未实现的理想、有良心或者没有良心这些前提,所以把人标签化看似简省、快速,实则忽略了很多细节。
多数时候,人们只看得到成功人士的闪光点,其不为人知的背面反倒被忽略,这里更可能隐藏着真相。比如我们小时候就听过的那些科学家的糗事,“把手表当作鸡蛋给煮了”、“要喝茶水不小心却喝了墨水”之类的故事。一度我对此很诧异,聪明的头脑怎么会犯这种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呢?后来我意识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是自己想怎样便会怎样的之后,突然就理解了那些聪明人为什么会做糊涂事。聪明人犯错,是因为他们不在当下,他们在自己的思维中,在工作中,在计划中,在算计中,他们时刻考虑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是保护眼前的一点利益。你看见了那个人在那里,你看见的只是肉体的人,而其精神不在那里。这样的事情在普通人身上也时刻体现,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才想起来行李还在刚才那辆出租车里,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才想起来刚才去超市花了钱,手里却没拿着买到的商品。
碰巧一个出租车司机也有这个疑问,我在车上说出了这个想法——顾客那么容易就丢了东西,你可能觉得他缺心眼,可那时人家在思考怎样获得更大利益,或者理顺各种关系。这个司机很赞同,可是我得承认自己这个解答有点多余。尚未成功的人们需要从已经成功的人身上看到不足,他们才会对自身满意。这份小心思没价值,也许还阻挡了人们进步,然而很多人摆脱不掉它,所以我自警的同时也想告诉看不到希望的人们:领导也亲自上厕所,你们不必神化他们,如果他们不是亲自去做,就要用到导尿管之类的东西了。
成功人士较少出现低级的错误,这是他们比别人成功的一个原因。但是他们犯下大错误会怎么样呢?
一个人很少生病,如果得病就可能是绝望的症(我不喜欢绝症这个说法,而且真有绝症吗);一个人一辈子顺风顺水,一个打击就可能再也翻不了身;一个人自私自利,如果人们在其得势的时候巴结奉承,那在其虎落平阳的时候很可能也会落井下石。(一个人要进步、成功,必然取长补短,改造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要崛起、要有实力、要被尊重,同样要正视阴暗面,允许批评,不断改进。这样人们才能不吃三聚氰胺、不被精神病、不被扭曲——可是现实不是这样的,傻逼的多数人不允许别人批评国家,因此他们保障了自己安全地、自由地、畅快地、幸福地大吃特吃三聚氰胺的权利。)
杉斯是一个脑瘫患者,虽然从小被房东收养,为其照顾花园,可是房东只是把杉斯当作免费的园丁,他没有驾照、没有信用卡、没有医疗记录,穿着房东1928年的手工外套和警用内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劳作,却始终是个黑户。只是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他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地劳作,有吃的有穿的就知足常乐(领导最喜欢你知足常乐了)。可是有一天房东突然去世,杉斯没有得到任何馈赠,包括一个栖身之所,一无所有一片茫然的他被抛入社会,很自然地让人担心他怎么适应外面的环境。可是这样的担心毫无必要。
在背景绚烂、绯恻的音乐声中,杉斯大步流星地堕入了社会,误打误撞地结识了总统顾问本。本有着庞大的家业、崇高的地位、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身体健康日下,来日无多。一般来说,取得如此成就的人都会经验丰富、眼光独到、交际灵活;经验丰富使他宽容平和,眼光独到使他获取利益如探囊取物,而交际灵活的表现则是更喜欢暗示、隐喻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国人崇尚的“话到嘴边留三分”。
只是这样高超的人际技巧,在杉斯这里找不到凭借、完全无法发力,所以当杉斯讲园艺时,习惯隐喻的本把他的话当作隐喻,并且自己为这些原本不存在的隐喻找出了合情合理的阐释。当人们喜欢什么,就自然为其辩解,就算有很多明显漏洞,也会被人们忽视,以各种借口填埋。骗子的招数从来都充满漏洞,只是人们为了拿到骗子手里掌握的东西,才会对不合情理的问题视而不见。有时候不是骗子骗了他们,而是他们自己骗了自己——当然罪果要归罪到骗子身上。影片中不只有本为杉斯背书,很多时候杉斯处于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都有人或者外在的干扰为其解释。所有喜欢、巴结杉斯的人都在竭力维护其完美。
杉斯对权势、金钱、情绪完全没有观念,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保持着礼貌、优雅、宽容、不解释等让别人舒适、让自己神秘的好习惯。人们把自己的想像、观点投放到杉斯这里,得到的正是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杉斯什么都没有,他只是像镜子一样把面前的景物稍加改变,以另一个面貌反馈给自恋的人们。人们发现自己千奇百怪的想法被杉斯证实后,才确信自己的主张,还变得自信、坚决了,从此更离不开杉斯的支持。总统甚至因为无法得到杉斯的资料而失去性趣,对爱人的呼唤无以回应;更有甚者,一个男人勾引他,愿意在他面前弯下身子,而杉斯却适时地提到自己喜欢“看”,于是那个男人兴奋地去找另一个男人,为其表演男男合作。与此同时,关于杉斯的传说愈演愈烈,“会8种96460380语言”,“他在医学领域如同政经领域一样造诣不凡”。
这时疾病由最初杉斯一个人独享脑瘫,成为了集体的共享无脑。权威人士的重视塑造了杉斯的地位;杉斯的神秘难测为其增添了光彩,也造成了人群的恐慌;人们添油加醋地传播越来越偏离真相,掀起越来越大的个人崇拜热潮。这就是人性。(我前些年给孩子买了本金近先生的《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当当网地址,讲的就是狐狸不小心“打”了猎人,从此它的威名在人群中愈传愈烈的事情。我觉得金近先生非常了解人性,这本书应该有助于孩子保持清醒,避免陷入人云亦云导致迷信。)
但并非所有人都陷入对杉斯的迷信。本的私人医生就知道完整的真相,并保持着旁观的清醒,只是听到本对杉斯的评价后,放弃了说出真相。他的沉默与注视成为这部影片绝妙的旁白,在一片阿谀和光彩中,只有他坚持着逻辑能力,坚持着自己去发现真相,而不是别人告诉他的结果。只不过这个清醒者反倒成了另类,当有病的杉斯与本、总统纵论局势时,他却在接受安全人员的检查。
看这部电影,总让人心悬着,担心杉斯无法收场。我还另外担心,杉斯给伊芙那么大希望,人家作出那么大牺牲,如果最终无法使她美好的幻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那将是怎样一个伤痛的事情!可是自欺欺人的是,杉斯从不曾许诺什么,他总是无辜的,虽然在其他人看来,他暧昧的态度就是在许诺,但他毕竟没有说出来。当伊芙主动投怀送抱,杉斯无路可退时,“喜欢看”又成为他的盾牌。每当遭遇危机,“旁观地看”这一选择总是把杉斯从泛滥的河流中捞起,使他驻足川上。只是伊芙自慰给他看,实在是个彻底的无语的悲剧,她越疯狂、越快乐、越解脱、越自由,反讽的效果越强烈、越悲哀。因为一切憧憬都是幻象,伊芙通过自慰获得的人性解放,会是真正的解放吗?
电影说出这些内涵已经很了不起,只是《BEING THERE》还有更隐晦的含义。如何对待残疾人,应该称得上是评价一个社会的指标。残疾人是弱势,是少数派,他们能否得到善待,体现着社会的宽容、包容与体制的人道程度。纳粹德国不仅杀害犹太人,还杀害本国的精神病人,为纳粹辩护的人们即使借口不知道屠杀犹太人,至少也知道身边病人的离奇失踪。看过纪录片《苏联的故事》的朋友大概会记得萧伯纳主张社会中一些人毫无价值,如果他们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怎么处理他们包括杀害他们,都是正当的做法。可是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就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这部电影充满人道关怀与离奇的悖论,就是在为被遗忘的弱势人群做一份辩解。编剧、导演、演员以荒诞的故事演绎了一个反抗的传奇。片中杉斯·园丁自我介绍时被伊芙误听为昌西·格达纳,就是传奇的开端,同时也转入更隐蔽的表述。本博有一篇文章《读<现代性与大屠杀>(林贤治)》,当中有一段话“鲍曼多次描述了这样一种现代“园艺”国家观,说是作为一个国家,广大被统治者只是“园丁”从事设计、培植和喷杀杂草等活动的对象。”本文杉斯的园丁身份,以园艺技术制造的悬念,都是对身为被统治者、被遗忘的弱势群体的关怀。而杉斯在片中礼貌、优雅、宽容、不解释的表现,使《假装的艺术》中的理论显得非常肤浅。与此契合的是,电影语言、拍摄手法,乃至插入的影像、音乐,都极其精妙,很好地托衬了情节与气场。
杉斯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只看到了自己。
一个人成功有很多原因,必然的原因一定包括对能力、勤奋、资源、经验等等要素的综合运用。如果效果好,人们会反复应用这些因素,由此强化了这些因素的价值,并把它们作为经验储存下来。
可是这些经验也不会“一句顶一万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BEING THERE》要讲的一个问题。
人是复杂的动物。有些人为了轻易操控别人,罔顾自身的复杂,却要求别人头脑简单、有一说一。给人贴标签是最便捷判断一个人的方法,但是通过贴标签来分解一个人,却略过了其本身是个有血有肉、有变幻的情绪、有利益纠葛、有未实现的理想、有良心或者没有良心这些前提,所以把人标签化看似简省、快速,实则忽略了很多细节。
多数时候,人们只看得到成功人士的闪光点,其不为人知的背面反倒被忽略,这里更可能隐藏着真相。比如我们小时候就听过的那些科学家的糗事,“把手表当作鸡蛋给煮了”、“要喝茶水不小心却喝了墨水”之类的故事。一度我对此很诧异,聪明的头脑怎么会犯这种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呢?后来我意识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是自己想怎样便会怎样的之后,突然就理解了那些聪明人为什么会做糊涂事。聪明人犯错,是因为他们不在当下,他们在自己的思维中,在工作中,在计划中,在算计中,他们时刻考虑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是保护眼前的一点利益。你看见了那个人在那里,你看见的只是肉体的人,而其精神不在那里。这样的事情在普通人身上也时刻体现,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才想起来行李还在刚才那辆出租车里,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才想起来刚才去超市花了钱,手里却没拿着买到的商品。
碰巧一个出租车司机也有这个疑问,我在车上说出了这个想法——顾客那么容易就丢了东西,你可能觉得他缺心眼,可那时人家在思考怎样获得更大利益,或者理顺各种关系。这个司机很赞同,可是我得承认自己这个解答有点多余。尚未成功的人们需要从已经成功的人身上看到不足,他们才会对自身满意。这份小心思没价值,也许还阻挡了人们进步,然而很多人摆脱不掉它,所以我自警的同时也想告诉看不到希望的人们:领导也亲自上厕所,你们不必神化他们,如果他们不是亲自去做,就要用到导尿管之类的东西了。
成功人士较少出现低级的错误,这是他们比别人成功的一个原因。但是他们犯下大错误会怎么样呢?
一个人很少生病,如果得病就可能是绝望的症(我不喜欢绝症这个说法,而且真有绝症吗);一个人一辈子顺风顺水,一个打击就可能再也翻不了身;一个人自私自利,如果人们在其得势的时候巴结奉承,那在其虎落平阳的时候很可能也会落井下石。(一个人要进步、成功,必然取长补短,改造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要崛起、要有实力、要被尊重,同样要正视阴暗面,允许批评,不断改进。这样人们才能不吃三聚氰胺、不被精神病、不被扭曲——可是现实不是这样的,傻逼的多数人不允许别人批评国家,因此他们保障了自己安全地、自由地、畅快地、幸福地大吃特吃三聚氰胺的权利。)
杉斯是一个脑瘫患者,虽然从小被房东收养,为其照顾花园,可是房东只是把杉斯当作免费的园丁,他没有驾照、没有信用卡、没有医疗记录,穿着房东1928年的手工外套和警用内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劳作,却始终是个黑户。只是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他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地劳作,有吃的有穿的就知足常乐(领导最喜欢你知足常乐了)。可是有一天房东突然去世,杉斯没有得到任何馈赠,包括一个栖身之所,一无所有一片茫然的他被抛入社会,很自然地让人担心他怎么适应外面的环境。可是这样的担心毫无必要。
在背景绚烂、绯恻的音乐声中,杉斯大步流星地堕入了社会,误打误撞地结识了总统顾问本。本有着庞大的家业、崇高的地位、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身体健康日下,来日无多。一般来说,取得如此成就的人都会经验丰富、眼光独到、交际灵活;经验丰富使他宽容平和,眼光独到使他获取利益如探囊取物,而交际灵活的表现则是更喜欢暗示、隐喻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国人崇尚的“话到嘴边留三分”。
只是这样高超的人际技巧,在杉斯这里找不到凭借、完全无法发力,所以当杉斯讲园艺时,习惯隐喻的本把他的话当作隐喻,并且自己为这些原本不存在的隐喻找出了合情合理的阐释。当人们喜欢什么,就自然为其辩解,就算有很多明显漏洞,也会被人们忽视,以各种借口填埋。骗子的招数从来都充满漏洞,只是人们为了拿到骗子手里掌握的东西,才会对不合情理的问题视而不见。有时候不是骗子骗了他们,而是他们自己骗了自己——当然罪果要归罪到骗子身上。影片中不只有本为杉斯背书,很多时候杉斯处于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都有人或者外在的干扰为其解释。所有喜欢、巴结杉斯的人都在竭力维护其完美。
杉斯对权势、金钱、情绪完全没有观念,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保持着礼貌、优雅、宽容、不解释等让别人舒适、让自己神秘的好习惯。人们把自己的想像、观点投放到杉斯这里,得到的正是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杉斯什么都没有,他只是像镜子一样把面前的景物稍加改变,以另一个面貌反馈给自恋的人们。人们发现自己千奇百怪的想法被杉斯证实后,才确信自己的主张,还变得自信、坚决了,从此更离不开杉斯的支持。总统甚至因为无法得到杉斯的资料而失去性趣,对爱人的呼唤无以回应;更有甚者,一个男人勾引他,愿意在他面前弯下身子,而杉斯却适时地提到自己喜欢“看”,于是那个男人兴奋地去找另一个男人,为其表演男男合作。与此同时,关于杉斯的传说愈演愈烈,“会8种96460380语言”,“他在医学领域如同政经领域一样造诣不凡”。
这时疾病由最初杉斯一个人独享脑瘫,成为了集体的共享无脑。权威人士的重视塑造了杉斯的地位;杉斯的神秘难测为其增添了光彩,也造成了人群的恐慌;人们添油加醋地传播越来越偏离真相,掀起越来越大的个人崇拜热潮。这就是人性。(我前些年给孩子买了本金近先生的《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当当网地址,讲的就是狐狸不小心“打”了猎人,从此它的威名在人群中愈传愈烈的事情。我觉得金近先生非常了解人性,这本书应该有助于孩子保持清醒,避免陷入人云亦云导致迷信。)
但并非所有人都陷入对杉斯的迷信。本的私人医生就知道完整的真相,并保持着旁观的清醒,只是听到本对杉斯的评价后,放弃了说出真相。他的沉默与注视成为这部影片绝妙的旁白,在一片阿谀和光彩中,只有他坚持着逻辑能力,坚持着自己去发现真相,而不是别人告诉他的结果。只不过这个清醒者反倒成了另类,当有病的杉斯与本、总统纵论局势时,他却在接受安全人员的检查。
看这部电影,总让人心悬着,担心杉斯无法收场。我还另外担心,杉斯给伊芙那么大希望,人家作出那么大牺牲,如果最终无法使她美好的幻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那将是怎样一个伤痛的事情!可是自欺欺人的是,杉斯从不曾许诺什么,他总是无辜的,虽然在其他人看来,他暧昧的态度就是在许诺,但他毕竟没有说出来。当伊芙主动投怀送抱,杉斯无路可退时,“喜欢看”又成为他的盾牌。每当遭遇危机,“旁观地看”这一选择总是把杉斯从泛滥的河流中捞起,使他驻足川上。只是伊芙自慰给他看,实在是个彻底的无语的悲剧,她越疯狂、越快乐、越解脱、越自由,反讽的效果越强烈、越悲哀。因为一切憧憬都是幻象,伊芙通过自慰获得的人性解放,会是真正的解放吗?
电影说出这些内涵已经很了不起,只是《BEING THERE》还有更隐晦的含义。如何对待残疾人,应该称得上是评价一个社会的指标。残疾人是弱势,是少数派,他们能否得到善待,体现着社会的宽容、包容与体制的人道程度。纳粹德国不仅杀害犹太人,还杀害本国的精神病人,为纳粹辩护的人们即使借口不知道屠杀犹太人,至少也知道身边病人的离奇失踪。看过纪录片《苏联的故事》的朋友大概会记得萧伯纳主张社会中一些人毫无价值,如果他们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怎么处理他们包括杀害他们,都是正当的做法。可是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就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这部电影充满人道关怀与离奇的悖论,就是在为被遗忘的弱势人群做一份辩解。编剧、导演、演员以荒诞的故事演绎了一个反抗的传奇。片中杉斯·园丁自我介绍时被伊芙误听为昌西·格达纳,就是传奇的开端,同时也转入更隐蔽的表述。本博有一篇文章《读<现代性与大屠杀>(林贤治)》,当中有一段话“鲍曼多次描述了这样一种现代“园艺”国家观,说是作为一个国家,广大被统治者只是“园丁”从事设计、培植和喷杀杂草等活动的对象。”本文杉斯的园丁身份,以园艺技术制造的悬念,都是对身为被统治者、被遗忘的弱势群体的关怀。而杉斯在片中礼貌、优雅、宽容、不解释的表现,使《假装的艺术》中的理论显得非常肤浅。与此契合的是,电影语言、拍摄手法,乃至插入的影像、音乐,都极其精妙,很好地托衬了情节与气场。
杉斯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只看到了自己。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净是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