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解构逻辑哲学”的标签,一个非影评角度的解说。

为了不枉费牛津一游,看了《The Oxford Murders》。当下无法给它贴上任何标签。侦探片、惊悚片、哲学片还是爱情片?
直到前几天看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忽然意识到教授在牛津演讲中的思想家就是维特根斯坦。教授演讲之精彩和攻击性,就像一个伏笔,一个预言,使一切逻辑解体。然而你必须看到影片最后,才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把它当侦探片来看,必然要对结局蝴蝶效应式的解释表示失望和错愕,因为它使你前一个半小时所作的任何逻辑推理,都变得荒谬可笑和毫无意义。
-------------------维特根斯坦:逻辑是臆想,哲学是病态-------------------
教授在演讲中描绘了一个哲学革命中神话般的英雄。
维特根斯坦。鹰般独行,狂躁多疑,不参加任何团体,没有朋友,没有情人,没有婚姻。他是同性恋者,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情结伴随终生。
他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不作战,却在战火纷飞中完成了《逻辑哲学论》手稿。被意大利人俘虏时,他正骑在炮筒上,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他似乎见不到周围的生灵的呼号和历史的悲剧。他自己的解释是:“是因为我有自杀倾向,而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自杀方式了。”
这本不到十万字的《逻辑哲学论》,一句“凡是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都应当沉默”,解决了一个时代不休的哲学争论。
什么是“不可说的”?价值、宗教、想象、伦理,都是神圣的,不需,不可言说的,因为生命和思辨的形而上的感性经验,永远高于那些可以建立体系和方法的自然科学。
维特根斯坦如是说,一个哲学家,就像被困在房间里的人,窗户太高爬不出去,烟筒太窄也钻不出去。可只要他一回头,就可以看见:原来大门是一直敞开着的。
"不要想,要看!"。维特根斯坦潇洒从容的将哲学还原到了简洁单纯的最高境界。千百年的哲学家,从未想过哲学思辨逆向行驶,甚至解构,也会是一种升华。
可他却是彻彻底底的反哲学斗士。“哲学在于语言的误用” ,“什么是哲学?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他颠覆了整个哲学界的形而上学讨论,指出哲学问题的根源是一种病态,是神智不清的庸人自扰,是日常语言的误用,哲学家不过就是制造语言游戏的高级病人。“语言游戏”的观点也成为后现代“哲学家”用于解释与解构哲学问题,消解权威文化中心的万灵丹。
-----------------------推理:没有“真相”---------------------------------
科学是解放了形而上的信仰,却又挖了新的陷阱,使我们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事实真相,对逻辑推理的套路化过度依赖。这和纯粹形而上的信仰,一样可悲。实际上,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事实真相?有的只是现象和对现象的解读。影片对制造“概念”和“事实”进行批判。他们就像“语言游戏”造就哲学问题一样,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讽刺。
所以,与其从纯粹侦探影片的角度来审视它,我倒更想给他一个“解构逻辑哲学”的标签~
直到前几天看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忽然意识到教授在牛津演讲中的思想家就是维特根斯坦。教授演讲之精彩和攻击性,就像一个伏笔,一个预言,使一切逻辑解体。然而你必须看到影片最后,才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把它当侦探片来看,必然要对结局蝴蝶效应式的解释表示失望和错愕,因为它使你前一个半小时所作的任何逻辑推理,都变得荒谬可笑和毫无意义。
-------------------维特根斯坦:逻辑是臆想,哲学是病态-------------------
教授在演讲中描绘了一个哲学革命中神话般的英雄。
维特根斯坦。鹰般独行,狂躁多疑,不参加任何团体,没有朋友,没有情人,没有婚姻。他是同性恋者,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情结伴随终生。
他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不作战,却在战火纷飞中完成了《逻辑哲学论》手稿。被意大利人俘虏时,他正骑在炮筒上,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他似乎见不到周围的生灵的呼号和历史的悲剧。他自己的解释是:“是因为我有自杀倾向,而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自杀方式了。”
这本不到十万字的《逻辑哲学论》,一句“凡是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都应当沉默”,解决了一个时代不休的哲学争论。
什么是“不可说的”?价值、宗教、想象、伦理,都是神圣的,不需,不可言说的,因为生命和思辨的形而上的感性经验,永远高于那些可以建立体系和方法的自然科学。
维特根斯坦如是说,一个哲学家,就像被困在房间里的人,窗户太高爬不出去,烟筒太窄也钻不出去。可只要他一回头,就可以看见:原来大门是一直敞开着的。
"不要想,要看!"。维特根斯坦潇洒从容的将哲学还原到了简洁单纯的最高境界。千百年的哲学家,从未想过哲学思辨逆向行驶,甚至解构,也会是一种升华。
可他却是彻彻底底的反哲学斗士。“哲学在于语言的误用” ,“什么是哲学?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他颠覆了整个哲学界的形而上学讨论,指出哲学问题的根源是一种病态,是神智不清的庸人自扰,是日常语言的误用,哲学家不过就是制造语言游戏的高级病人。“语言游戏”的观点也成为后现代“哲学家”用于解释与解构哲学问题,消解权威文化中心的万灵丹。
-----------------------推理:没有“真相”---------------------------------
科学是解放了形而上的信仰,却又挖了新的陷阱,使我们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事实真相,对逻辑推理的套路化过度依赖。这和纯粹形而上的信仰,一样可悲。实际上,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事实真相?有的只是现象和对现象的解读。影片对制造“概念”和“事实”进行批判。他们就像“语言游戏”造就哲学问题一样,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讽刺。
所以,与其从纯粹侦探影片的角度来审视它,我倒更想给他一个“解构逻辑哲学”的标签~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