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剧,不容易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不知道英国人看这部剧的感觉和我们这些异国人看起来有什么不同,不过抛开其他的不说,类似的“时代剧”在英国拍了又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谁的故事都写了个遍。这种时候,观众已经酒足饭饱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这道菜,本剧的编剧压力还真不是一般地大,但是毫无疑问唐顿庄园还是赢了。
说起“创新”,这部剧毫无优势:常见的选材,似曾相识的大家族矛盾,继承权,爱情,等级观念,人心善恶,时代更迭,哪个关键词不是其他剧里面也能包括的。但我们还是看了下去,并且看得热血沸腾欲罢不能,为剧中人物曲折的命运不知道捏了几把汗。它确实很好看,编剧在对着一堆常见素材的时候真的就这样化腐朽为神奇。
虽然只是个人观点,但这部剧取胜的地方,可能还真的不在于剧情多么惊心动魄多么精于算计,而在于它包含的人性。要知道,精巧的剧情安排顶多让观众为之叹服,但你要从心底抓住观众,依靠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最简单浅显的感情。看过这部剧的观众们只要回想一下剧情,一些镜头就一定会历历在目:Grantham伯爵目送战友上了汽车,犹豫再三却还是追上前去挽留;争强好胜保守古朴的祖母把奖项颁给了园丁老人,因为她认识到“这样会让大家都更开心”;三女儿帮助小女仆寻找秘书的职位,她们屡败屡战,终于实现愿望;帮忙的厨师知道汤里被“加了料”,没有责备帮厨小姑娘反而安慰她“忠心是好事”;心怀不轨的贴身女仆O'brain良心发现但却为时已晚,她或许会一生背负心灵的枷锁……
还有很多我们能回忆起来的瞬间,这些内容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新意,可是在我们看到的时候还是为之动容。这部剧的故事很多都“鸡毛蒜皮”,可正是这些地方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让他们变得鲜活可爱,充满个性。原本看介绍以为这将是一部大家族冷酷的血雨腥风剧,没想到它却充满了每个人都会有的温情一面。无论是尊贵显赫的伯爵,还是厨房被呼来唤去的帮厨小姑娘,每个人都活得充满人性,而不是为了剧情不得不出现的一张脸谱。每个看过剧的人都能轻松地说出每个人物的性格,哪怕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也能回忆起他们的形象举止。能做到这一步这对于创作者来说,需要多大的功力,又是多大的成功啊!
个人认为,这部剧最出彩的人物当属Grantham伯爵了,他有原则有风度,是个称职的一家之主;同时,他并不是冷酷的贵族,他尊重他的仆人,与他们分享图书,帮助他们摆脱困难;而面对受伤的女儿,他大发雷霆又满心疼惜。这个人物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非常有分寸,在夫人不幸流产两人失去孩子的时候,他也一样要作为一家之主来面对这些,他明明可以告诉老朋友Bates自己的痛苦,哪怕让他多陪伴自己几分钟,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个成熟的人。
谈到Thomas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要牙痒痒了。看完第一季仔细一想:没错,这家伙才是BOSS啊!
不过站在编剧的角度来说,创作出这个人物真不容易。因为他只是稍微动了动,就把一块大石头给推下山坡,中途还引发连锁反应无数。这么好的剧情推动器到哪儿找啊?!不仅如此,这孩子完全一个人背了黑锅,不断地反衬出伯爵和老战友主仆情深;暗示Mary和Matthew的感情之路绝对不会一帆风顺;让大家认识到帮厨小姑娘是多么天真无邪,William是多么善良能干,从来不觊觎高位却帮助别人;而O'brain比起来,也算是有良心了。
虽说这种设定摊开了看或许有点老套,但它真的很好用。少了他,这座大宅子的生活就真的成了鸡毛蒜皮的日常剧,大家和睦共处,其乐融融……但是我们还看什么啊!所以说,虽然人性的光辉都被分配给其他人物了(而且光辉各不相同,人人都可爱可敬),Thomas才是让我们意识到那些东西的直接原因。要知道,能把人恨得牙痒痒还不觉得刻意突兀,这样的人物不容易啊!
在这里忍不住多说几句,虽然很多剧里都有一个Thomas,但真能做到像Thomas这样“像个人”的真的不多。一个人做坏事,你真以为用一句“那是因为寂寞啊~”就能打哈哈么,人的行为必须是有动机的,放进一部剧里才不会显得苍白。Thomas的动机有两个:一是他觊觎贴身仆人的位置,不料晚了一步让Bates鸠占鹊巢,因此他心怀怨恨,和Bates结下了仇;第二,他本身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不惜多次铤而走险。此外,应该说是性格原因,他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但却频频受到打击,因此性格已经扭曲了。反观其他作品,有些反派频频对主角使绊却不交代原因,好像他们就是天生反人类反社会,这样的剧看着,肯定觉得苍白啊。
说起“时代特色”,这部剧做得非常不错。不仅涉及了20世纪初正在消弭的等级制度,也说到了女性权益,政治生活,社会风貌(尤其是人物对于电话等新事物不同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当然,一看到剧情时间在1914,就知道肯定不会少了一个重头戏——一战。当然这个大坑直到E07才抖出来,想必下一部,战争对于人物命运的改变能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一家族的命运至此被真正地放入了历史,这部剧也因此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最后一幕,伯爵向参加聚会的众人念出英国宣战的消息,剧情戛然而止,恰到好处令人称赞。虽然之前管家抱住Mary安慰她的那一幕同样适合结尾,但现在看来却明显力道不足了。风起云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现在我们作为观众,也只希望最后,好人能有好报,人人都能有个好结局。
说起“创新”,这部剧毫无优势:常见的选材,似曾相识的大家族矛盾,继承权,爱情,等级观念,人心善恶,时代更迭,哪个关键词不是其他剧里面也能包括的。但我们还是看了下去,并且看得热血沸腾欲罢不能,为剧中人物曲折的命运不知道捏了几把汗。它确实很好看,编剧在对着一堆常见素材的时候真的就这样化腐朽为神奇。
虽然只是个人观点,但这部剧取胜的地方,可能还真的不在于剧情多么惊心动魄多么精于算计,而在于它包含的人性。要知道,精巧的剧情安排顶多让观众为之叹服,但你要从心底抓住观众,依靠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最简单浅显的感情。看过这部剧的观众们只要回想一下剧情,一些镜头就一定会历历在目:Grantham伯爵目送战友上了汽车,犹豫再三却还是追上前去挽留;争强好胜保守古朴的祖母把奖项颁给了园丁老人,因为她认识到“这样会让大家都更开心”;三女儿帮助小女仆寻找秘书的职位,她们屡败屡战,终于实现愿望;帮忙的厨师知道汤里被“加了料”,没有责备帮厨小姑娘反而安慰她“忠心是好事”;心怀不轨的贴身女仆O'brain良心发现但却为时已晚,她或许会一生背负心灵的枷锁……
还有很多我们能回忆起来的瞬间,这些内容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新意,可是在我们看到的时候还是为之动容。这部剧的故事很多都“鸡毛蒜皮”,可正是这些地方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让他们变得鲜活可爱,充满个性。原本看介绍以为这将是一部大家族冷酷的血雨腥风剧,没想到它却充满了每个人都会有的温情一面。无论是尊贵显赫的伯爵,还是厨房被呼来唤去的帮厨小姑娘,每个人都活得充满人性,而不是为了剧情不得不出现的一张脸谱。每个看过剧的人都能轻松地说出每个人物的性格,哪怕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也能回忆起他们的形象举止。能做到这一步这对于创作者来说,需要多大的功力,又是多大的成功啊!
个人认为,这部剧最出彩的人物当属Grantham伯爵了,他有原则有风度,是个称职的一家之主;同时,他并不是冷酷的贵族,他尊重他的仆人,与他们分享图书,帮助他们摆脱困难;而面对受伤的女儿,他大发雷霆又满心疼惜。这个人物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非常有分寸,在夫人不幸流产两人失去孩子的时候,他也一样要作为一家之主来面对这些,他明明可以告诉老朋友Bates自己的痛苦,哪怕让他多陪伴自己几分钟,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个成熟的人。
谈到Thomas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要牙痒痒了。看完第一季仔细一想:没错,这家伙才是BOSS啊!
不过站在编剧的角度来说,创作出这个人物真不容易。因为他只是稍微动了动,就把一块大石头给推下山坡,中途还引发连锁反应无数。这么好的剧情推动器到哪儿找啊?!不仅如此,这孩子完全一个人背了黑锅,不断地反衬出伯爵和老战友主仆情深;暗示Mary和Matthew的感情之路绝对不会一帆风顺;让大家认识到帮厨小姑娘是多么天真无邪,William是多么善良能干,从来不觊觎高位却帮助别人;而O'brain比起来,也算是有良心了。
虽说这种设定摊开了看或许有点老套,但它真的很好用。少了他,这座大宅子的生活就真的成了鸡毛蒜皮的日常剧,大家和睦共处,其乐融融……但是我们还看什么啊!所以说,虽然人性的光辉都被分配给其他人物了(而且光辉各不相同,人人都可爱可敬),Thomas才是让我们意识到那些东西的直接原因。要知道,能把人恨得牙痒痒还不觉得刻意突兀,这样的人物不容易啊!
在这里忍不住多说几句,虽然很多剧里都有一个Thomas,但真能做到像Thomas这样“像个人”的真的不多。一个人做坏事,你真以为用一句“那是因为寂寞啊~”就能打哈哈么,人的行为必须是有动机的,放进一部剧里才不会显得苍白。Thomas的动机有两个:一是他觊觎贴身仆人的位置,不料晚了一步让Bates鸠占鹊巢,因此他心怀怨恨,和Bates结下了仇;第二,他本身有小偷小摸的毛病,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不惜多次铤而走险。此外,应该说是性格原因,他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但却频频受到打击,因此性格已经扭曲了。反观其他作品,有些反派频频对主角使绊却不交代原因,好像他们就是天生反人类反社会,这样的剧看着,肯定觉得苍白啊。
说起“时代特色”,这部剧做得非常不错。不仅涉及了20世纪初正在消弭的等级制度,也说到了女性权益,政治生活,社会风貌(尤其是人物对于电话等新事物不同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当然,一看到剧情时间在1914,就知道肯定不会少了一个重头戏——一战。当然这个大坑直到E07才抖出来,想必下一部,战争对于人物命运的改变能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一家族的命运至此被真正地放入了历史,这部剧也因此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最后一幕,伯爵向参加聚会的众人念出英国宣战的消息,剧情戛然而止,恰到好处令人称赞。虽然之前管家抱住Mary安慰她的那一幕同样适合结尾,但现在看来却明显力道不足了。风起云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现在我们作为观众,也只希望最后,好人能有好报,人人都能有个好结局。
写得真好~“希望最后,好人能有好报,人人都能有个好结局。”
唐顿最开始看得时候会觉得有点琐碎,甚至觉得情节慢,可里面总有些东西让人觉得很感动。
傲慢的玛丽虽然一开始看着让人觉得讨厌,但慢慢地随着剧情的展开,她的其他方面也展现出来,而且也因为土耳其大使的死让她发生了一些改变……
希望她也能有个好结局,希望战争不要改变得太多、太彻底。
写的真流畅,赞美一个。
第一季是铺垫,第二季加入了战争,但我认为该剧不会花太多笔墨在战争场面上,期待Matthew会加入战争,返回庄园后和Marry再相逢的那一刻。
同时也在想,也许对政治热情的三女儿会参与战争中,当个护理人员什么的,和Matthew之间有火花,并且会持久于接下来的整个剧。第六集已经做下了铺垫。
我猜想表哥会跟sybil在一起啊
已经有铺垫了
不过Marry真是的。妹妹嫁不出去了,还得继续跟她作对
lz很赞 对整替分析的 很到位
我深有同感 确实 那个托马斯 一个人作坏事 是有因有据的 而且不是那么坏的夸张 那种天生骨子里 就一肚子坏水的 是有原因的 都是为了好的出路 而且最后他也不是 跟着那个谁去 部队里面当医生护理了吧?
刚开始我也确实感觉有点 故事琐碎 看不下去了 但是当 马修 出场时 剧情复杂起来 还有马修的母亲 也是很善良 很可爱的人(去医院治病救人) 他俩人的加入 是唐顿庄园有了 新的气色 剧情更耐看了 到后来我实在抑制不住自己 就一个通宵 把 七集都看完了
对于马修和大女儿的恋情 我其实希望编剧最后 写成 马修和三女儿的 爱情
因为我个人感觉 马修和三女儿是 同路人 他们都具 自己的爱好 有新时代的思想 没有那种 对金钱对权力的可耻的想法(不像大女儿迟迟不给马修答复,直到知道她母亲流产后才 找马修)他俩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可能在第二季中他俩的 对手戏可能会多一些
而大女儿 美丽聪明机智 很有社交手腕 一个标准的庄园女主人 每天在家种种花养养鱼赛赛马 挺好 但是加上第一季他给马修留下的 拜金主义印象(当金钱与爱情让她选择的时候他 犹豫再三) 真的很难以让马修再次 接纳她 还有当土耳其王子 要求同她发生关系时 她居然同意了 好一个 银当 啊 最后捅娄子了 自己知道 反省了 要是大女儿总是犯了错 再反省 那就没劲了
如果第二季里大女儿 改变自己 也参与到 可以跟马修 接轨的事情中 还是希望他俩在一起的
Mary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啊……她和二小姐之间的斗争,让人看了都觉得愚蠢,这样互相落井下石,不过拼个两败俱伤罢了。相比之下三小姐可爱多了,希望他有个好归宿。其实真正适合mathew的应该是sybil吧,不在乎门第,有着先进思想的sybil。
我觉得大女儿在给马修答复的时候犹豫,不大是出于地位的考虑,而是和土耳其浪荡公子的那段事情。总之,我对玛丽的好感随着剧情发展而增加不少,她虽傲慢,但心地有爱,正义感,有思想也绝不保守(讽刺父亲:爸爸大概认为仆人只应当看圣经和加信吧)。
我觉得大女儿在给马修答复的时候犹豫,不大是出于地位的考虑,而是和土耳其浪荡公子的那段事情。总之,我对玛丽的好感随着剧情发展而增加不少,她虽傲慢,但心地有爱,正义感,有思想也绝不保守(讽刺父亲:爸爸大概认为仆人只应当看圣经和加信吧)。
+1
3rd < 1st, 2nd will have a normal life
希望马修和大女儿一起,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爱,虽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也希望Matthew和Mary 一起,我倒是觉得Sybil 有可能会和那个很有潜力的司机一起。
这剧才英国的反响也超好的哦^ ^
这个比那个挖花边的和那个论证大小姐为什么最赞的评论要靠谱,楼主所论述的那些人性闪光点也是我观剧时感触最深的。
写的很好,赞一个,真的是深入的去看,去思考这部剧了,当我看完的时候,感觉还不是很深,只知道豆瓣上的评分很高,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部的魅力确实远不止此,期待第三季~~
很赞同!编剧真的很厉害~~!每个人物不论阶层高低都显得那么鲜活,刻画的都有一定深度,让人深深的为人物的命运所牵动。同时情节又展开的那么自然流畅,让人实在想知道下文~
作为一部经典剧收藏也不为过^ ^
看完你写的之后我就不打算写了。
都说到点子上了。
=u=说得好。。。这样我终于可以心平气和的认可托马斯的存在了。。。
一直是带客观角度观赏,细细品味里面人物的各种悲欢离合,看过后懂得了很多~一言难尽~
哪里都少不了赵姨娘+贾环 坏蛋二人组。。。
看了Downton Abbey,感觉每个好看的剧里面都需要有一个像Thomas这样的人,才能推动故事的发展,他也很不容易的,“一个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坏事,不做好事……”
我一看到那个怀有什么社会主义理想的司机,就心生厌恶。爱看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书。三小姐如果和他在一起一定不幸福。
是啊,我也觉得我特讨厌那司机,我觉得那司机太自私。
是啊,我也觉得我特讨厌那司机,我觉得那司机太自私。
------------------------------------------------------------------------
他的言行和理想让我对那些个早期无产革命者有了再重新、深刻、可以说是彻底改变的看法。我在看最后一集了,真不希望三小姐做了什么让她后悔的事。
三小姐一定要有个好结局!
看来司机同学爱看马克思可是扣分不少啊,哈哈哈。好感动里面贝森和mary的感情,贝森说大小姐小时候离家出走那段,she give me a kiss in full payment。。。好有爱。。。老太太的台词笑点最多
嗯 真正的好作品剧情都不会太复杂 关键在演员的表现。不过话说回来,英剧里的勾心斗角跟中国古代众妃嫔相比,真是弱爆了。。。
看完一遍能让我马上又看一遍的剧真的很少很少啊…但Downtown 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好剧,收藏了~
哪里都少不了赵姨娘+贾环 坏蛋二人组。。。
+1 哈哈
喜欢这种细节又温暖的评论
喜欢里面mathew的颜,太是我的菜了
楼上,俺也稀罕马修~~~
有谁也在看 《大西洋帝国》 ? 太错乱了。几乎同时期的 美国 和 英国
讲人性,才能共鸣。老夫人和夫人,演绎相当到位,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戏,让人看到了女人即便将老,也无须恐惧。
同时期的中国呢?楼上说到了美国的《大西洋帝国》,三方比较着看,会很有意思!
很認同Lz的評論,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比較完整的展現英國貴族生活風貌之外,各個人物的刻畫,個性鮮明,優缺點共存,劇情的發展因為個性向前推進不會顯得突兀,每個人都像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立體的人,這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真不觉得Tomas在背黑锅,只能说奸计未逞
只是对妹妹和善良人的欣赏,不是恋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