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

今天的长崎已经忘却了伤痛。
我们也是。
面对原爆,日本人处于非常悲痛却又矛盾的状态。
战后日本的高速经济发展,有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的帮助。
在这部电影中,面对美国来的所谓亲戚时,一家人中的态度也就随着年龄分化开来。从奶奶不想去美国的态度,到爸爸妈妈去了夏威夷之后不停夸赞别墅到担心美国的亲戚们知道爷爷死于原爆的态度,最后到孩子们听到看到原爆的消息时的愤怒但仍抑制不住想去美国的态度。
孩子们与奶奶的对话,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兄弟的故事。
其中一个是关于私奔后的兄弟。孩子们去看了烧毁后的小屋,而烧毁的东西,它永远都在。
而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眼睛的。孩子们的猜想最后都错了。那只眼睛是原爆那天的天空中爆炸后的光芒。
影片处处都充满了象征。这些象征让人压抑而又痛苦。
而美国人克拉克的到来,则把整部片推倒了高潮。
克拉克是来道歉的。虽然美国从来没有公开道歉过。他对奶奶说了对不起。这也是导演借他的口对所有的日本人道了歉。
“美国人扔下了原子弹是为了结束战争,战争已经结束了45年了。但现在他们不仍然继续么!为了战争,人们什么都做,最后大家都会灭亡。”这是奶奶对推崇美国的儿女们说的话。
我不禁想起了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日本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是败给了我们,他们一直都认为他们败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人的原子弹。
对于日本人而言,原子弹是痛苦的回忆。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它却提早结束了漫长的战争。
影片借助奶奶之口,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战争,但却避开了战争以及原爆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侵略战争结束后,我们也并没有迎来和平。而是自我残杀的国内战争。我常常在想,如果抛开民族,抛开压迫以及剥削老说,那么每场战争都是人类的自相残杀,而战争却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因为杀戮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在影片的最后看到在暴风雨中奔跑的奶奶和她高举的伞之后,我还是哭了。
如果真的有造物主,他会不会后悔创造了人类这样的贪婪而又丑恶的生物?可是他会不会又因为人类对于美还有和平的追求而又于心不忍?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就像《四月的某时》一样,让我看了后长久不能忘怀。
我们也是。
面对原爆,日本人处于非常悲痛却又矛盾的状态。
战后日本的高速经济发展,有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的帮助。
在这部电影中,面对美国来的所谓亲戚时,一家人中的态度也就随着年龄分化开来。从奶奶不想去美国的态度,到爸爸妈妈去了夏威夷之后不停夸赞别墅到担心美国的亲戚们知道爷爷死于原爆的态度,最后到孩子们听到看到原爆的消息时的愤怒但仍抑制不住想去美国的态度。
孩子们与奶奶的对话,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兄弟的故事。
其中一个是关于私奔后的兄弟。孩子们去看了烧毁后的小屋,而烧毁的东西,它永远都在。
而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眼睛的。孩子们的猜想最后都错了。那只眼睛是原爆那天的天空中爆炸后的光芒。
影片处处都充满了象征。这些象征让人压抑而又痛苦。
而美国人克拉克的到来,则把整部片推倒了高潮。
克拉克是来道歉的。虽然美国从来没有公开道歉过。他对奶奶说了对不起。这也是导演借他的口对所有的日本人道了歉。
“美国人扔下了原子弹是为了结束战争,战争已经结束了45年了。但现在他们不仍然继续么!为了战争,人们什么都做,最后大家都会灭亡。”这是奶奶对推崇美国的儿女们说的话。
我不禁想起了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日本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是败给了我们,他们一直都认为他们败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人的原子弹。
对于日本人而言,原子弹是痛苦的回忆。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它却提早结束了漫长的战争。
影片借助奶奶之口,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战争,但却避开了战争以及原爆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侵略战争结束后,我们也并没有迎来和平。而是自我残杀的国内战争。我常常在想,如果抛开民族,抛开压迫以及剥削老说,那么每场战争都是人类的自相残杀,而战争却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因为杀戮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在影片的最后看到在暴风雨中奔跑的奶奶和她高举的伞之后,我还是哭了。
如果真的有造物主,他会不会后悔创造了人类这样的贪婪而又丑恶的生物?可是他会不会又因为人类对于美还有和平的追求而又于心不忍?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就像《四月的某时》一样,让我看了后长久不能忘怀。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