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输大了

Michael Haneke 的《隐藏摄像机》(英译Hidden) 是一部选择用高清数码摄像机拍摄的“主流大片”。说它是“大片”,因为这部电影的从投资,制作到发行,都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电影,而更接近于主流电影的运作:成本较高,明星演员,制作精良,最后的推广也相当成功,在欧美的主流影院都有上映,还得了戛纳大奖。由于当时很多影院都不具备放映高清的硬件设施,电影最终影印成胶片上映。
胶片版的Hidden其实已经损失了电影的部分意义所在。数码摄像机的应用在很多方面都改变了主导“拍摄”这一行为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创作的模式,所以说胶片和数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同数字电影不具备胶片电影的特性一样,很多数码摄像机所能表达的意义也正是胶片电影所缺失的。Hidden 就是一个绝妙的案例。
很多人选择用数码替代胶片多是出于实际的考虑。但是作为一部“大片”,有名有实力的Michael Haneke大概不会是因为实际操作的原因,比如成本,而选择用数码拍摄,而是单纯出于艺术的考虑。对于这部电影,数码摄像机确实是传达导演思想的最佳媒介,因为数码摄像机是电影情节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看这个故事,是通过两台摄像机,一台是导演的摄像机,另一台是电影中偷拍者的摄像机。这两台摄像机的关系是什么?而我们和偷拍者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问题。讲故事的画面和故事中偷拍得到的画面纠缠在一起,使观众无法确定自己到底看得是哪一个。比如倒数第二个广角长镜头,童年Majid被强行塞进汽车带走,这是不是有人在偷拍呢?
所以看DVD格式的Hidden, 反而比在影院看胶片版的体验要更加有趣和复杂。在很多情况中,胶片比数码更容易显现出戏剧化的视觉效果,然而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数码摄像机本身成为了戏剧元素,那么胶片不得不靠边儿站了。但是这绝对不会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数码赢过胶片的情况。发掘数码艺术的潜力,使它不被当作是胶片“替代品”还任重而道远......
胶片版的Hidden其实已经损失了电影的部分意义所在。数码摄像机的应用在很多方面都改变了主导“拍摄”这一行为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创作的模式,所以说胶片和数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同数字电影不具备胶片电影的特性一样,很多数码摄像机所能表达的意义也正是胶片电影所缺失的。Hidden 就是一个绝妙的案例。
很多人选择用数码替代胶片多是出于实际的考虑。但是作为一部“大片”,有名有实力的Michael Haneke大概不会是因为实际操作的原因,比如成本,而选择用数码拍摄,而是单纯出于艺术的考虑。对于这部电影,数码摄像机确实是传达导演思想的最佳媒介,因为数码摄像机是电影情节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看这个故事,是通过两台摄像机,一台是导演的摄像机,另一台是电影中偷拍者的摄像机。这两台摄像机的关系是什么?而我们和偷拍者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问题。讲故事的画面和故事中偷拍得到的画面纠缠在一起,使观众无法确定自己到底看得是哪一个。比如倒数第二个广角长镜头,童年Majid被强行塞进汽车带走,这是不是有人在偷拍呢?
所以看DVD格式的Hidden, 反而比在影院看胶片版的体验要更加有趣和复杂。在很多情况中,胶片比数码更容易显现出戏剧化的视觉效果,然而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数码摄像机本身成为了戏剧元素,那么胶片不得不靠边儿站了。但是这绝对不会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数码赢过胶片的情况。发掘数码艺术的潜力,使它不被当作是胶片“替代品”还任重而道远......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