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 about keep away from Avatar

詹姆斯.卡梅隆拍的不是阿凡达,是寂寞的致敬。
——题记
题目叫做FAQ about keep away from Avatar,来源于昨日看的一部让我激动的近乎疯狂的影片,名为《FAQ about Time travel》即“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话题”,那么本文的题目就对应为,有关远离阿凡达的热门话题。
关于《阿凡达》,上篇文章中说过了。在Chris和奇特的影响下,我基本不想看了。后来在评论中爆发争论,我觉得看看也好,这样能更好的批判这个作品。 Chris跟我说,省点儿银子吧,有必要吗?看完之后你只能更厌倦罢了。我于是在睡前幻想着天上可能掉下来一张不要钱的电影票,等我睡醒之后,发现,天上掉下来了。
当然,天上不会掉,只不过Riverside大人单位发了一张票,而她已然看过了两遍,想想群里也就我没看过,就转手给了我,令我激动的不行。
顶着睡眠只有4小时带来的困倦,戴上了那个沉重的3D眼镜。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入场前大屏幕提示少喝水,以免错过精彩;我暗自担心,即使有精彩,又能有多少。
两个半小时之后,当其他观众还在看着片尾字幕的时候,我抱起衣服就冲出了放映厅。长出了一口气,走到街上,拨通了奇特的电话,说了如下一句话:
“俗不可耐,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俗的片子么?”
观影途中,我看到了大量的似曾相识的段落。用手机记录了下来,汇总一下有如下这般:
1.人类的机器人战士,只比黑客帝国多了个驾驶舱玻璃。连操控方式都相同。
2.人类的阿凡达控制方式,连接形式与黑客帝国和EVA是如此的相似,尤其是后者,“同步率”这个词甚至都没有换。
3.潘多拉星球的外星人,长的和十五年前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里的外星歌唱家一样蓝,只不过身上有了印第安人的油彩和弓箭。
4.人类电脑操作终端上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触屏控制,《黑客帝国2》《第九区》《钢铁侠》《007量子危机》都出现了,毫无新意。只不过沾了个3D的光,看起来有点儿空间感。
5.地球人飞船的样子,真是像极了游戏《光晕》里UNSC的鹈鹕运兵船。
6.潘多拉星球,那浮在天上一块块的陆地,我怎么觉得这么像是仙剑里蜀山派的地方?一个陆地在天上飘着的世界,重力是那样的稳定。
7.能量守恒定律,从笛卡尔算起,惠更斯,戴维,卡诺,迈尔,焦耳,霍尔姆赫兹,开尔文勋爵,克劳修斯,我不相信以上任何一位科学家与詹姆斯卡梅隆有什么血统关系或瓜葛,用得着这样来致敬吗?
8.生命之树,树精灵。暴雪公司是不是给赞助了?还是说卡梅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魔兽暗夜玩家?想想影片最后那场战斗中,男主角骑的“魅影”怎么看都像奇美拉,女主角怎么看都像是女猎手,更不要提地上成群的弓箭手了。天啊,原来卡梅隆还是Moon的粉丝,竟然喜欢狂出弓箭手女猎,然后爆奇美拉的战术... ...
9.魅影骑士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五次,在最危急的时刻,龙出现了。这怎么觉得和崔西.克莱曼的《龙枪编年史》背景这么像啊。
10.灵魂之树里有外星人祖先的声音,整个潘多拉星球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整个数据网络里的节点,整个星球有着整体意识,表现为“圣母”。这是对阿西莫夫在《基地与地球》中的“盖亚世界”理念彻头彻尾的抄袭!
11.接入,断开,断开,接入。高空下落,平地飞行,卡梅隆就对《黑客帝国》是如此的念念不忘吗?
12.为什么主角又叫Jack?难道这是卡梅隆的教名吗?
我承认,有些问题可能是巧合,但是,巧合毕竟要是少数,何况,我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巧合。
Chirs说此片科幻想象力为0,故事老套程度为100.我想说我完全同意,外加一句,谁说这是科幻片,我跟他急。求求你们,别把那些出现了太空,外星人的影片就都算是科幻。他只是“幻”,一点儿都不“科”。
豆瓣上,我给这个片子三星。两颗星给了视觉特效,一颗星给了配乐。这个片子没有故事性可言,看完开头基本就能想到结尾。这个片子没有演员的表演性可言,都电脑模拟了,上哪儿去看演员的表演功力?
观影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这是非常棒的视觉大餐,它的特效水准在当今确实无可匹敌,但是除去这些,此片俗不可耐。这个片子的成本如此之高,我很怀疑有多少用来收买了各国的一线电影宣传媒体以及金球奖的评委。詹姆斯.卡梅隆没有任何想象力,他用了这么多年,没有去好好构思剧本,而是在等一个成熟的技术。
就视觉效果,这是极品。就故事而言,这是极品烂片。卡梅隆拍的不是阿凡达,他拍的是寂寞的致敬。
以上
Morpheus
——题记
题目叫做FAQ about keep away from Avatar,来源于昨日看的一部让我激动的近乎疯狂的影片,名为《FAQ about Time travel》即“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话题”,那么本文的题目就对应为,有关远离阿凡达的热门话题。
关于《阿凡达》,上篇文章中说过了。在Chris和奇特的影响下,我基本不想看了。后来在评论中爆发争论,我觉得看看也好,这样能更好的批判这个作品。 Chris跟我说,省点儿银子吧,有必要吗?看完之后你只能更厌倦罢了。我于是在睡前幻想着天上可能掉下来一张不要钱的电影票,等我睡醒之后,发现,天上掉下来了。
当然,天上不会掉,只不过Riverside大人单位发了一张票,而她已然看过了两遍,想想群里也就我没看过,就转手给了我,令我激动的不行。
顶着睡眠只有4小时带来的困倦,戴上了那个沉重的3D眼镜。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入场前大屏幕提示少喝水,以免错过精彩;我暗自担心,即使有精彩,又能有多少。
两个半小时之后,当其他观众还在看着片尾字幕的时候,我抱起衣服就冲出了放映厅。长出了一口气,走到街上,拨通了奇特的电话,说了如下一句话:
“俗不可耐,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俗的片子么?”
观影途中,我看到了大量的似曾相识的段落。用手机记录了下来,汇总一下有如下这般:
1.人类的机器人战士,只比黑客帝国多了个驾驶舱玻璃。连操控方式都相同。
2.人类的阿凡达控制方式,连接形式与黑客帝国和EVA是如此的相似,尤其是后者,“同步率”这个词甚至都没有换。
3.潘多拉星球的外星人,长的和十五年前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里的外星歌唱家一样蓝,只不过身上有了印第安人的油彩和弓箭。
4.人类电脑操作终端上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触屏控制,《黑客帝国2》《第九区》《钢铁侠》《007量子危机》都出现了,毫无新意。只不过沾了个3D的光,看起来有点儿空间感。
5.地球人飞船的样子,真是像极了游戏《光晕》里UNSC的鹈鹕运兵船。
6.潘多拉星球,那浮在天上一块块的陆地,我怎么觉得这么像是仙剑里蜀山派的地方?一个陆地在天上飘着的世界,重力是那样的稳定。
7.能量守恒定律,从笛卡尔算起,惠更斯,戴维,卡诺,迈尔,焦耳,霍尔姆赫兹,开尔文勋爵,克劳修斯,我不相信以上任何一位科学家与詹姆斯卡梅隆有什么血统关系或瓜葛,用得着这样来致敬吗?
8.生命之树,树精灵。暴雪公司是不是给赞助了?还是说卡梅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魔兽暗夜玩家?想想影片最后那场战斗中,男主角骑的“魅影”怎么看都像奇美拉,女主角怎么看都像是女猎手,更不要提地上成群的弓箭手了。天啊,原来卡梅隆还是Moon的粉丝,竟然喜欢狂出弓箭手女猎,然后爆奇美拉的战术... ...
9.魅影骑士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五次,在最危急的时刻,龙出现了。这怎么觉得和崔西.克莱曼的《龙枪编年史》背景这么像啊。
10.灵魂之树里有外星人祖先的声音,整个潘多拉星球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整个数据网络里的节点,整个星球有着整体意识,表现为“圣母”。这是对阿西莫夫在《基地与地球》中的“盖亚世界”理念彻头彻尾的抄袭!
11.接入,断开,断开,接入。高空下落,平地飞行,卡梅隆就对《黑客帝国》是如此的念念不忘吗?
12.为什么主角又叫Jack?难道这是卡梅隆的教名吗?
我承认,有些问题可能是巧合,但是,巧合毕竟要是少数,何况,我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巧合。
Chirs说此片科幻想象力为0,故事老套程度为100.我想说我完全同意,外加一句,谁说这是科幻片,我跟他急。求求你们,别把那些出现了太空,外星人的影片就都算是科幻。他只是“幻”,一点儿都不“科”。
豆瓣上,我给这个片子三星。两颗星给了视觉特效,一颗星给了配乐。这个片子没有故事性可言,看完开头基本就能想到结尾。这个片子没有演员的表演性可言,都电脑模拟了,上哪儿去看演员的表演功力?
观影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这是非常棒的视觉大餐,它的特效水准在当今确实无可匹敌,但是除去这些,此片俗不可耐。这个片子的成本如此之高,我很怀疑有多少用来收买了各国的一线电影宣传媒体以及金球奖的评委。詹姆斯.卡梅隆没有任何想象力,他用了这么多年,没有去好好构思剧本,而是在等一个成熟的技术。
就视觉效果,这是极品。就故事而言,这是极品烂片。卡梅隆拍的不是阿凡达,他拍的是寂寞的致敬。
以上
Morpheus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