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活着
有关精神病人的影片,不得不让人想起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越疯人院》。但《七区病房》这部纪录片不同,它不像前者着重于自由精神的抒发和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它更在于关注精神病人的特殊生活状态。
片中着重观察几个人:新疆、王小玲、朱华强……他们失去了自由,但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反而有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如王小玲,曾经逃出过病房,在厦门逛了一圈,但发现外面没地方睡,没东西吃,很不适应,晚上自己又跑回来……虽然病房在社会人的眼里是残酷的,但对于这些精神病人而言,社会又何尝不是更残酷的“病房”。他们出于本能,在没有办法生存的情况下,又自动回到了束缚他们的地方。
该片对护士——监护者的角色并没有批判。而借用护士的口述来解释其中一些病人的状况。但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对护士的解释采取完全接纳的态度,因为从拍摄病人的画面中并不能得到完整的对护士所言的印证。而那个在护士口中患“狂躁症”的重庆人让人印象颇深。他并没有大喊大叫,从他说话的语气里能够感受到一种焦虑。他一直想出去,但家里人从来没有把他接走。他看起来也许最不像精神病人,从他身上更能看出被抛弃后的恐惧。
病房里并不是暗无天日,当然更不是充满阳光,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助和无力改变。
作者的态度是模糊的。一方面,镜头很冷静地去观察他们条件极差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作者试图去探讨这种状况形成的一些原因,却没有得到更多的答案。导演问护士为什么没有给进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鉴定,而护士回答只是条件所限,警察没有提出这项要求。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出于一种无奈、一种无助和生活在其中的病人们的一种简单的快乐。这种快乐也是一种无奈。
相比于病房中的人们,社会中“正常”的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另一间大“病房”。也许这也是作者对我们当下的生存困境的某种隐喻。他们一样的是,我们必须为了信念而活着,简单地活着。
片中着重观察几个人:新疆、王小玲、朱华强……他们失去了自由,但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反而有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如王小玲,曾经逃出过病房,在厦门逛了一圈,但发现外面没地方睡,没东西吃,很不适应,晚上自己又跑回来……虽然病房在社会人的眼里是残酷的,但对于这些精神病人而言,社会又何尝不是更残酷的“病房”。他们出于本能,在没有办法生存的情况下,又自动回到了束缚他们的地方。
该片对护士——监护者的角色并没有批判。而借用护士的口述来解释其中一些病人的状况。但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对护士的解释采取完全接纳的态度,因为从拍摄病人的画面中并不能得到完整的对护士所言的印证。而那个在护士口中患“狂躁症”的重庆人让人印象颇深。他并没有大喊大叫,从他说话的语气里能够感受到一种焦虑。他一直想出去,但家里人从来没有把他接走。他看起来也许最不像精神病人,从他身上更能看出被抛弃后的恐惧。
病房里并不是暗无天日,当然更不是充满阳光,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助和无力改变。
作者的态度是模糊的。一方面,镜头很冷静地去观察他们条件极差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作者试图去探讨这种状况形成的一些原因,却没有得到更多的答案。导演问护士为什么没有给进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鉴定,而护士回答只是条件所限,警察没有提出这项要求。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出于一种无奈、一种无助和生活在其中的病人们的一种简单的快乐。这种快乐也是一种无奈。
相比于病房中的人们,社会中“正常”的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另一间大“病房”。也许这也是作者对我们当下的生存困境的某种隐喻。他们一样的是,我们必须为了信念而活着,简单地活着。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