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精神障碍患者臆想成坏人的我是怎么看这部影片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说起来,我会去看本片,还要感谢老婆因为喜欢肖央的片子。因为涉及到精神障碍患者的片子,我通常都看了简介和预告就会本能的避开——这倒不是说我对此类病患有什么歧视心理,实在是因为工作缘故(以前是交警,现在在法院工作),让我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多少有一点儿PTSD。
而且在片子的一开头,我就通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了片中一个很不合理的设定:哪怕是故事发生的那个《精神卫生法》还没颁布的年代,一家公司也不可能一个电话就把人扔进精神康复院,连直系亲属都救不出来。再加上片中男主角何立为不经意间表现的偏执,所以猜想这部电影应该表面是一部《飞越疯人院》,实际却是类似《禁闭岛》的故事!
我正得意洋洋的想和老婆炫耀一番自己的睿智时,才发现故事好像只进行了一半。
主线慢慢展开:男主人公患有精神障碍是真的,但他被前公司侵权窃取了创意这事儿也完全是千真万确。何立为要以一个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身份一边维护自己的权益,一边与看上去愈发严重的幻觉作斗争。

当我意识到影片的主线是这个的时候,心里还挺吃惊一下的。就如我所说,作为一名从事民商事审判的法院工作人员。遇到何立为那样身患精神类疾病的同时,又遭遇自己公司霸凌、侵权的事情并不是太罕见的情况。
但现实比电影更残酷的是,虽然没人把他们送进精神康复院,可他们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的困难一点儿不比片中的何立为少,这包括但不限于:因为自己的偏执拒绝请律师导致抓不住胜诉的关键点、自己亲人并不理解,以为这只是在发病、陈述事实时加入了明显不真实的臆想、甚至因为个别病理原因把法院一方也当作敌人……

比如就在几个月前,我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位女士就是这种。其实交流起来并没啥异常,但是对于案子说到激动之处就发出一种明显不着调的脑洞。但好在案件本身事实清楚,她毫无悬念的胜诉了,本来她只需等几天到判决生效后,拿着文书就可以通过执行拿到钱了。结果因为邮递员送裁判文书时误敲了对门家的门,让她在头脑中脑补出了一个神秘组织针对她个人的惊天阴谋,且认为我就是这个阴谋中的一环。
在那之后,她完全放弃了案子本身的下一步推进,开始去各种地方投诉加举报我和那些我根本不知道是谁的“同伙”。同事说:她这个人呢,遭受了一系列侵权伤害是真的,但在那之后生了病也不是假的,她自己独居没人管,又不愿接受治疗,真的没有办法了。至于我受到的骚扰自然不必担心,要不了多久我就被忘了……
电影里对何立为从“失权”到“维权”的刻画也相当真实,漫长的14年,他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鬓角发白的中年,从不承认自己患病到接受另一个人格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这14年他像影片中那棵长着长着把高墙推倒的大树一样,沉默无声的对抗着自己的命运,最终得益于《精神卫生法》的颁布获得了自己应有的权益。
法律进步的背后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和家庭,感谢导演通过何立为的视角记录下这个过程,这是一部充满话题性的电影,相信每个人看完都会有各自的思索。

PS:最后说一个影片中除了我可能没人关注的小细节,作为重度游戏玩家的我,很认真的听了主角何立为和曹经理对于《丢手绢》创意爆发的激烈观念。因为在影片发生的千禧年前后,围绕着网络游戏这一全新概念,该怎么制作游戏,产生过无数路线之争。其中一个巨大的争论就是网络游戏究竟是像曹经理说的那样,该给玩家们提供足够多的引导;还是像何立为说的那样,网游只需要让玩家之间产生连接即可,玩家之间自然会产生足够多的故事,让大家产生足够多的动力继续下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游戏公司到玩家,何立为这派看法的人是压倒性的多数,可问题是,秉持这一观点的游戏哪怕开局很成功,也都活不长。直到《魔兽世界》出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曹经理说的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