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一代》是好东西
《风流一代》不是拍给所有人的,电影在选择观众,而在贾樟柯选择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它就已经无视了市场,他有这个资本。花钱去买体验买开心的消费者角色在作者登场的时候已经无效了,所以他们说什么涛声依旧、爱妻男、操着一口过时的论调说他讨好西方,都太人云亦云。 我喜欢风流一代的一点就是它的业余性,我也能剪、我也能拍——来自维尔托夫和德西卡的回响,扛着摄影机上街去。也采用了更现代化、更民主的媒介,诸如手机录像、监控录像。另外,毫不节制的配乐和声效也是贾樟柯电影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当初《小武》里他要塞太多流行歌就被剪辑师以“与她的专业经验相违背”为理由坚决否定,最后大家接受了,而且效果非常好。叶倩文的《浅醉一生》在其出处《喋血双雄》里重复到了一种近乎喜剧的效果,而在贾樟柯的电影里,我听到这首歌就想流泪,他在《风流一代》里依然塞满了、重复着那些已经消失的电台声、金曲、土味电子乐,这完全是一种反抗——我没有忘。 就像有人说邵艺辉根本不懂导戏不懂空间不懂场面调度但她却拍出了今年最好的电影,尽管很多人说那不是电影,《小武》曾经也不是电影。 而贾樟柯这次用一种并不高明的方法论做出了一次激进的尝试,给我的感觉就像崔健、像戈达尔,他们仍在坚守一些东西。我从未亲历过贾樟柯所描绘的世界,但他所有的元素都指向了我的根源,我已经无数次地死在昨天,又懵懵懂懂地为明天而活,直到巧巧的那一吼将我未出生的记忆埋葬。 “仅仅是站立在出生的土地,天空压下来考验我的耐力,你的身体弯曲为我哭泣,你的心却要我继续。”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