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人为《里斯本丸沉没》说两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篇文章几乎是《里斯本丸沉没》上映以来,我在这里的论坛上发的对各个帖子的评论、回复的合集,大多数是替这部电影、替导演、替舟山人说两句的。本人是舟山人,没办法100%客观对待这部电影、这段历史,请大家包含)
举着火炬的女神像是美国的“自由女神”,举着火炬的男神像呢?那是舟山东极庙子湖岛上的“柴伯公”像。
岛如其名,东极岛地理上叫中街山列岛,是整个舟山群岛最向东探向太平洋的四座小岛。
相传很久以前,渔夫柴伯公捕鱼来到附近海域不幸触礁,不得不流落到此荒岛上。从此以后,每当风急浪高、雾浓雨稠之时,过往的渔民们就能看到那个远处的小岛上会有火光和浓烟,为他们指明方向,犹如神仙显灵,救苦救难。可是几十年后,早已习惯了这一现象的渔民们发现“神仙”似乎许久不“显灵”了,于是心生好奇,上岛查看,才发现柴伯公手握火把倒在了小岛最高处的木堆旁。真相大白后,大家心怀崇敬和感恩,在此处竖起了雕像。
这是世界各地常见的文化现象,一个民间传说逐渐向戏剧化甚至是神话发展,反映的是却是当地人民最朴素的精神内核,于海岛渔民文化而言,就是推己及人、互帮互助、为人为己。这并不是渔民有多伟大,只是早年间出海打鱼的风险要远高于周而复始的农耕生活。用我的爷爷奶奶辈老人的话说,渔民每次出海,那是一只脚踏在棺材里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去沿海城市或景点旅游时,有各种望夫崖、盼归石之类的小景点。渔民们也往往更“迷信”,潮汕那边盛行妈祖文化,而舟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看到有人在海上落难,不管那么多,第一时间去营救,这是渔民们相互之间一种默认的约定。因为也许下一次你或者你的家人就是在海里的那个人,迟疑片刻,就是生死之别;渔民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担惊受怕,念念相望,所以灾难来临时,就更珍视生命和时间。用舟山渔民的话说:海里出事,不管什么,先去救人,这是规矩。当然,更深层的,这些也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纯朴、善良、忠厚、保守的性格土壤。
也正因如此,当渔民们完成营救数百名盟军士兵,外人看来的壮举后,故事的然后是没有然后,无人提起,无人所知。当然,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英双方分属冷战的两大阵营,这些事自然会沉没。直到40年后,改革开放的中国舟山,突然迎来一位英国老人,他是当时的幸存者之一,特地来东极岛感谢当年的救命恩人,政府方面才第一次了解到事情的存在,但毕竟过去几十年,此事并没有广泛宣传。再后来,2005年时,凤凰卫视为此事拍了纪录片。请注意,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是谁,因为是凤凰卫视,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一定向省委书记汇报,因此,此事一定留在了他的记忆中。后来出访英国,他提了此事;英方幸存者家属致信,他回复了。里斯本丸事件,成为国家记忆,这是肯定的,但始终没有广泛宣传也很容易理解。凤凰卫视在内地的影响力小,两国政府也不太有很好的契机,为此事开展特别的宣传或纪念。
但有一些人,因此阴谋论地认为,英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出于某些原因,刻意回避这一历史,也从未表达过谢意,因此怀疑事件的真实性或者幕后种种,甚至因此去否定方励导演拍摄这部影片,这是没有道理的。退一万步讲,就算当前两国政府的关系确实并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种种理念和利益上有种种分歧,也没有政府会忽视民意,不受民意的影响,这样的电影只要能打动民众,就一定有其影响力,因此一定兼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一些人因为只是无法理解舟山渔民救人的行为,便极其主观地否认这一客观事实,进而展开所谓的考证和分析,得出诸如“渔民是在日军的组织之下”,或者“东极岛有汪伪政府公职人员”这种荒谬的结论。也有人居然说渔民们忘记了历史和屈辱,救了同样是殖民者、侵略者的英国人。好吧,舟山渔民没有这件事表现出来的那么伟大、道德感爆棚、人道主义精神拉满,不仅如此,有时还很有粗鄙、浅薄、势利的一面。
以下,我来帮他们补充更多的材料好了。
- 早在明朝的时候葡萄牙人、英国人就来到舟山岛,以舟山为据点,开辟远东贸易集散地,渔民们也开心的和他们做起了生意,舟山后来被史学家称为“16世纪的上海”,后来政府实行海禁,舟山人还是偷偷和洋人交易,算是最早的走私,损害国家利益吧;
- 鸦片战争前,英国人在定海城南的海滩上建房子,做贸易,渔民们管他们叫“红毛人”,那房子叫“红毛馆”,一时非常有名。舟山人先是看热闹,接着偷偷卖红毛人东西,给他们补给,再后来排着队来,朝廷明令禁止都没啥作用,鸦片这个东西,大概也是舟山人先吸上的;
- 鸦片战争爆发,舟山三总兵英勇抗击侵略者确实可歌可泣,不过舟山老百姓的态度其实挺暧昧,大多数时候是自己躲起来保全性命,洋人和清兵,他们也说不好帮哪边,只知道自保,敌我不分,是非不分;
- 49年,50年,国民党政府人员,军官有不少是从舟山撤走去台湾的,也有些基层小吏来到舟山后留了下来。走的人,临走时也顺便带走了舟山当地的年轻女孩。80年代他们回来探亲,个个都是“台湾老板”。舟山人当着面热情款待,争着蹭红包、小礼品(后来才知道,就是老板住的宾馆里的牙膏、牙刷、拖鞋、毛巾之类);背后,他们更是老后悔了,女人们羡慕去台湾的姐姐妹妹,后悔当年自己没跟着去,男人们更是后悔自己留下来,没当成大老板不说,好多还挨了整,吃了苦。
- 有一年老江视察舟山,当地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说舟山要对标香港,多少年后赶超香港。很多舟山人也是那时才知道签《南京条约》的时候,英国人最早是要的舟山,清政府坚持不给,才换成香港的。舟山人大部分第一反应就是,命不好。要是当年给了英国,就是换成我们个个是香港大老板、大明星了,四大天王高低都得是我们舟山人。
......
以上都是事实,但这影响东极岛渔民救英国人吗?不影响。
疫情期间,太平洋上来了一艘货运船,上面20个船员几乎都发烧了,当时各地严控,出入境更是几乎隔断,任凭船长如何向岸边发送sos都没有码头敢让他们停靠救治,直到这艘船来到舟山海域,舟山市政府决定让其停靠,并派医疗队救治,病情严重的甚至被转移到了舟山的医院。舟山市政府的这个决定是冒着一定政治风险的,某种程度上挑战了防疫政策,好在后来上报省委及中央,得到肯定,还做了宣传。可见舟山人海上有难必救的思想是刻在骨子里的。有人说,救治船员那是舟山市政府的行为,和渔民的传统不见得有什么关系。这有可能,但更可能得是,一个好的基层政府,应该是能充分融入当地文化,充分体察当地民意的政府。作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舟山,远洋捕捞仍然是支柱产业之一。政府理应对渔民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了“里斯本丸”。
https://www.douyin.com/video/6994704748075060511
所以,《里斯本丸沉没》不仅仅基于事件经过的事实,也基于舟山渔民救人的情感和动机的事实,从而找到了致敬舟山渔民最好的方式。换句话说,这部纪录片可以看成82年前舟山渔民救人壮举的延续和完结。这就是为什么电影里渔民救人出场很晚,篇幅很短,方励却不停地在说,这是一个中国故事,必须由中国人来拍。
很多人觉得应该浓墨重彩地歌颂渔民的伟大,可是渔民们真诚地认为这事儿没那么了不起;
也有人认为即使是纪录片,本片的技巧也是贫乏的,构思也是寻常的,思想也是表浅的,可是渔民们救人的瞬间,哪有那么多想法,他们甚至一开始就是为了捞一些布匹和木材;
还有人甚至认为导演这么拍是为了讨好英国人,是“舔狗”,是“臣妾主义”,这就好像批评渔民救人是为了讨好英国人一样荒谬。(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度君子之腹的小人们要小心批评,因为那更容易暴露你的一些思维方式。骂人“臣妾”的,大概是以为人总是要有所依附的,而本质上,他们只是习惯依附权力而已)
所以你看,自始至终,导演是和渔民站一块儿的,只不过渔民们当时是朴素的救人的行动,而导演通过电影,把其中的道理和逻辑讲了出来。林阿根腼腆,朴实,他只有一句台词:“13岁时,我父亲出海再也没有回来,也是死在了海上。所以他15岁时,看到了落水的英国人,想也没想就冲去救人了。”,但这句话,堪称本片灵魂!
因为片中英国人所经历的生离死别,正是过去渔民们所经历的,从英伦到舟山,隔着整个欧亚大陆,却隔不断人类在生命、亲情、爱情上的共情。所以,在我看来,如果说影片还有所缺少的话,那就是故事中另一族岛民——日军,他们的家人、后辈的讲述和故事挖掘少了一些,他们也同样因为战争,遭遇了相似的磨难,尽管这个战争是他们的同胞挑起的,这和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并不矛盾。但是没办法苛求,方导是中国人,在情感上很难做到,这完全能够理解。(一个中国人,对二战中的日本人,做不到100%的情感上的客观和平等对待,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那个“荒漠阳光”却以此为借口,大谈“事实是什么”,添油加醋,无限放大,实在是无耻卑劣至极!)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里斯本丸沉没》就是很好的样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从“我”开始,到全人类,总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抓住这些东西,就可以更好地和世界对话,让世界倾听,你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存在。这就是《易经》中“君子以同而异”的道理。否则就是自说自话,留给别人的是不断累加的刻板印象、标签脸谱。
(此处应该有那张动物园里被人围观的大猩猩图片,一时没搜到)
这个道理,中国人其实最懂,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不知为何,如今却被很多人忘记了。一带一路,不仅仅要修铁轨航道,更要修情感和心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的不是“车同轨、书同文”,而是心同频,情共振。
我是舟山人,舟山人是粗俗、狭隘、迷信的“岛民”,在他们的老规矩里,“沉没”是个忌讳,不能随便提。各位慢些取笑,因为没有人比“岛民”更懂“沉没”意味着什么。